潍坊滨海区水资源保障分析及对策

2014-04-07 22:42:23孙延芳
山东水利 2014年7期
关键词:工业用水潍坊市需水量

周 岩,孙延芳

(潍坊市水利局,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潍坊市北部,全区面积677 km2,总人口约20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国家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优先发展重点区域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41亿元。由于滨海区淡水资源缺乏,所需淡水几乎全部依靠外部调入,因此,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保障滨海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战略课题。

1 滨海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潍坊市水资源状况

潍坊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64.8 mm,天然水资源量为27.28亿m3,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10 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也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目前,全市年用水总量约15亿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约9亿m3,采补基本平衡。从近10年的用水构成情况看,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分别占总用水量的85%、13%和2%,其中农业灌溉用水依然是潍坊市的用水大户,多年平均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1%。

1.2 滨海区水资源状况

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81.2 mm,平均径流量9 800万m3,大多以汛期洪水的方式经白浪河、弥河、虞河等河流入海,水质较差,加之缺少水利工程,基本无法有效利用。区内无浅层地下淡水,只有少量的深层淡水或微咸水,由于补给困难、开发成本高,不宜作为可持续利用的淡水资源。

1.3 滨海区供用水现状

目前滨海区主要水源地为峡山水库和寿光寒桥2处。全年供水总量约3 900万m3,其中本区地下微咸水约100万m3,峡山水库调入森达美水库水约3 000万 m3,寒桥水约 800万 m3;从近几年的用水构成情况看,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分别占总用水量的92.1%、7.6%和0.3%,其中工业用水量占90%。

2 未来发展供需水平衡分析

2.1 需水量预测

1)生活需水量。到2020年,全区总人口将达到100万,按节水型社会建设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标准100 L/人·d计,测算到2020生活需水量为3 650万m3。2)生产需水量。主要是工业生产需水。2020年工业产值1万亿,相应工业增加值约2 000亿元。按2012年滨海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9.3 m3/万元计,测算2020年地区生产需水量约为5.86亿m3;按目前国内(省内)先进工业用水效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 m3/万元计,测算2020年地区生产需水量约为1亿m3;按目前世界先进工业用水效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75 m3/万元计,测算2020年地区生产需水量约为0.75亿m3。3)生态需水量。根据山东省《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生态用水规划》到2020年,滨海区生态需水量为3 900万m3。

综上分析,分别按滨海区现状工业用水效率、国内目前先进工业用水效率、世界目前先进工业用水效率测算,到2020年滨海区需水总量分别为 6.62 亿 m3、1.76 亿 m3、1.51 亿 m3。

2.2 可供水量分析

1)潍坊市域内地表、地下水。地表水源地为峡山水库,现状年供水量3 000万m3,95%保证率许可水量5 110万m3;地下水有寿光寒桥水源地,现状年供水量分别为800万m3、95%保证率许可水量1 000万m3。2)引黄、引江客水。滨海区分配引黄、引江水量分别为9 300万m3和4 000万m3,保证率为95%。3)非常规水资源。目前,滨海区年直接利用海水量1.5亿m3,替代淡水资源量约750万m3。到2020年年利用中水量约6 600万m3,全区95%保证率下可收集雨水总量约为570万m3。综上分析,到2020年滨海区95%保证率可供水量约为2.66亿m3。

2.3 供需水平衡分析

按现状工业用水效率计算,预计2020年缺水量为3.96亿m3;按国内先进工业用水效率计算,预计2020年盈余水量0.9亿m3;按世界先进工业用水效率计算,预计2020年盈余水量1.15亿m3。

3 解决措施

3.1 工程措施

1)北部水网工程。将潍河、白浪河、弥河3条主干河流进行并联,充分利用3条河流的雨洪弃水,拦截入海径流,增加向滨海区的供水,多年平均可调蓄水量2.8亿m3。

2)引黄、引江配套工程。省政府分配潍坊市引黄、引江用水指标分别为3.07亿m3、1亿m3,而目前潍坊市实际年平均利用引黄水量只有0.1亿m3,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之一是配套工程不完善。应抓紧研究滨海区引江、引黄工程措施。

3)白浪河综合整治工程。对白浪河中下游河道进行高标准综合整治,一是改善白浪河行洪安全问题,二是解决潍坊市中心城区所处理中水的调蓄问题。目前中段治理已经基本结束,下游治理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4)开发利用非常规水,增加替代水源。一是中水。经测算,现状潍坊市中心城区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年排入白浪河的中水为4 100万m3,到2020年可达到6 600万m3,届时滨海区自身产生的中水预计为6 000万m3。二是雨水。经测算,滨海区规划建成后年平均可收集利用雨水2 848万m3。三是海水。海水利用包括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两部分,现状滨海区年直接利用海水约1.5亿 m3,折合淡水 750万m3,海水淡化方面基本没有开展。

3.2 非工程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单位产值用水量。目前,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5 m3,远低于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耗水量大的化工产业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低能耗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比重较小。建议滨海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型项目。

2)实施分质供水。按照“优水优用”的原则,对不同水源进行配置。家庭生活饮用、洗漱利用优质地表水,以目前的峡山水库供水为主;冲厕、环境卫生等用水利用中水或海水。工业用水按照行业对水质的不同要求,用水顺序依次为:引黄引江客水、淡化海水(包括直接利用)、中水。生态用水全部利用中水。滨海区本地的地下深层淡水作为储备资源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临时利用。

3.3 管理措施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对各类水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进行严格、科学、依法管理,通过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管理,对用水量大、用水效率低的项目加以限制,促进整体用水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

2)制定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增加水利投入。对全市和滨海区不同水源的供水价格进行改革,提高企业节约用水、利用客水、非常规水的积极性。完善投入机制,政府要增加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对水利和供水的投入。

3)政策引导,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法规体系,强化政策引导,提高全社会节约用水的意识。城市规划与小区建设要建设中水、海水、雨水利用系统。

猜你喜欢
工业用水潍坊市需水量
中国工业用水强度下降的省际贡献差异与空间相关性
水利经济(2021年5期)2021-10-11 12:09:56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辽宁省工业用水回弹效应测算与控制策略
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工业用水强度的脱钩关系与动态响应
组合预测模型在区域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廊坊市工业用水节水措施与节水效益分析
帕满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