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璐
[摘 要] 以美国电子书馆配为研究对象,对美国电子书馆配渠道类型、成员以及美国电子书馆配销售的模式进行总结和梳理,最后通过对比国内电子书馆配现状,提出三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电子书馆配 数字出版 馆配业务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2-0089-04
1 引 言
数字阅读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力量,正日渐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根据《2013全球电子书报告:现状与未来展望》,2012年电子书销售总额约占美国图书交易总额的20%[1]。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图书馆业务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改变。尽管纸质书仍占据美国图书馆藏的87.1%,电子书所占馆藏比例却在十年内增加了两倍[2]。 由此,电子书馆配逐渐占据图书馆配市场的重要份额,且已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发行渠道及馆配系统。
美国电子书馆配市场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3年,第一个数字图书出版商——目录字节公司(BiblioBytes)成立。1998年,新媒体公司(Nuvo Media)推出了火箭书(Rocket book)。自此,数字阅读走进人们的生活。从事电子书出版的出版商不断涌现,一些出版商将目光瞄准电子书馆配领域,开始为图书馆提供专业图书的电子版。
到1998年,网络图书馆公司(NetLibrary)成立,主要业务是向图书馆用户提供在线电子图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业电子书馆配商。1999年,电子图书馆公司(Ebrary Inc.)和诺威尔(Knovel)成立,后者主要提供工程类电子书资源。2000年,超速公司(OverDrive)搭建了数字内容仓储(Content Reserve),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数字图书馆仓储,面向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下载服务。2001年,ProQuest 创建了电子书数据库塞弗瑞(Safari),重点提供IT业的电子图书。
2007年,随着亚马逊推出Kindle阅读器,美国的电子书市场迅速扩大。2009年,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纸质书[3],到2012年,约有1000多种电子书发行量超过25000册[4]。图书馆对电子书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大,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和技术提供商进入电子书馆配市场,他们或向图书馆提供集成的电子书资源,或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2 美国电子书馆配渠道
和传统图书流通渠道一样,馆配电子书流通渠道是指电子书从出版商手中转移至图书馆用户手中并实现电子书价值的路径。这是电子书馆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主要渠道成员
电子书流通渠道的构成包括:内容提供商、馆配商和图书馆用户。其中,内容提供商多是传统出版商,馆配商是本文重点介绍的渠道成员。
在我国,“图书馆配商”一词来源于台湾的中盘商,指联结上游出版社和下游图书馆,分销图书并提供专业化图书的中间商[5]。而在美国,馆配商被称为图书馆供应商(library vendor)。美国的电子书馆配市场较为成熟,有着相当数量的电子书馆配商。这些馆配商在业务环节和所提供的服务方面各有侧重。根据业务范围的差异,可以分为这样几类:综合类电子书馆配商、专业类电子书馆配商以及馆配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2.1.1 综合类电子书馆配商
这一类电子书馆配商的业务重点在于向图书馆用户提供各个学科、类型的电子书资源以及借阅和订购方案。其中,网络图书馆公司是此类馆配商的典型代表。
网络图书馆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美国主要的电子书馆配商之一,2003年,网络图书馆公司被全球最大的在线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atalog,OCLC)收购,成为它的一个下属部门。2009年12月,爱布斯科公司(EBSCO)正式收购了网络图书馆公司。到2013年,网络图书馆公司提供来自400多个出版商的电子书,数量超过6万种[6]。这些电子书中的90%都是在1990年之后出版的,每月约增加2000种。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科学、技术、医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工商、文学、历史、艺术、社会与行为科学、哲学与教育学等。其中,商业与经济类电子书所占比重最大[7]。早期,网络图书馆公司通过与内容提供商进行谈判与合作获得了大量图书版权,并将其纸质版转化为电子版。除此之外,它所开发的技术平台能够帮助图书馆便捷地获取电子资源。从服务方式来看,网络图书馆公司所提供的是网络服务和定制服务,避免了大多数中文检索系统采取的镜像服务方式所带来的镜像服务器重复建设问题。网络图书馆公司仅需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即可向图书馆提供稳定的网络服务。从订购方式来看,网络图书馆公司允许以集团为单位进行订购,集团内的图书馆用户均可获得订购电子书的永久拥有权[8]。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等都是网络图书馆公司的用户[9]。
在美国,此类的电子书馆配商占多数,其他还包括电子图书公司(Ebrary)、个人图书馆公司(MyLibrary)、智图公司(Libwise) 等。
2.1.2 专业类电子书馆配商
此类电子书馆配商与综合类电子书馆配商的区别在于所提供的大多是专业类电子书及其订购和借阅方案。塞弗瑞 和诺威尔是这类馆配商的典型代表。
2001年,ProQuest 创建了电子书数据库塞弗瑞 。到2013年,提供超过24000种电子书和视频文件[10],主要为IT方面的电子书。超过100家出版商与其达成合作,涵盖全世界85%的科技出版商。它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奥雷利公司(OReilly & Associates,Inc.)和培生技术集团( The Pearson Technology Group),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IT出版商[11]。诺威尔成立于1999年。到2013年,共提供来自约100家国际出版商的4000多种电子书,大部分是工程类著作,其电子书更新速度较快[12]。endprint
在订购方式上,塞弗瑞和诺威尔均允许以集团方式进行购买,集团内成员可共享所订购的图书,但不提供图书的永久拥有权及永久访问权。在服务方式上,与网络图书馆公司相同,塞弗瑞和诺威尔所提供的也是网络服务和定制服务。同时,塞弗瑞允许同一本书在同一时间被多名用户阅读;而诺威尔的用户可以直接根据数据库内容汇编生成二次产品[13]。
2.1.3 馆配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这类馆配商的业务重点是为用户提供数字借阅系统、资源管理平台等技术服务。尽管他们通常也提供电子书内容资源,但技术服务是其主要竞争优势。数字媒体传播商超速公司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各类型技术解决方案,是此类馆配商的典型代表。
超速公司于1986年成立。2000年,超速公司开发了内容仓储(Content Reserve),提供来自1000多家出版商的电子书和有声书[14]。在此基础上,它又搭建了数字图书馆仓储(Digital Library Reserve),面向图书馆提供内容下载服务。其业务范围包括:软件开发、数字内容管理等。它通过与兰登书屋、哈伯·柯林斯等2000多家出版商达成合作,获得超过1000000种电子书资源。
尽管拥有丰富的电子书资源,超速公司业务的重点仍是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15],其图书馆用户包括企业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超速公司为这两类用户提供成套的数字阅读解决方案,包括协助图书馆建立电子书馆藏,为图书馆提供齐全的电子书目录,保障读者可以利用超速公司平台方便地借阅电子书并在任何电子设备上阅读[16],提供对图书馆员工的培训[17]。超速公司还为图书馆提供由客户定义的虚拟资源网站,即虚拟分馆,图书馆可借助虚拟分馆对用户进行实时分析报告,了解用户使用情况。据超速公司在2012年伦敦书展上所作的报告,虚拟分馆可对1.8万多家图书馆的内容进行检索,发现并浏览样本图书内容。在2012年3月,平均每天有来自219个国家的近34万用户浏览“虚拟分馆”的网站。
2.2 馆配渠道类型
与传统的B2L(Business to Library)发行渠道一样,馆配电子书发行渠道以流通环节是否有中间商参与为标准,同样可分为直接发行渠道和间接发行渠道。
在直接渠道中,出版商直接向图书馆用户发行数字内容,并制定电子书产品组合方案、电子书价格,为图书馆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出版商通过建立直接发行渠道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时能直接获得来自图书馆用户的信息反馈。但通常只有大型出版商才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建立直接发行渠道,如威利·布莱克威尔(Wiley-Blackwell)以及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 Group)。
在间接渠道中,电子书馆配商通过协议与合作方式取得出版商的内容资源,整合后通过数字发行平台提供给图书馆用户。在如今的电子书市场产业链中,上下游角色逐渐模糊,且相互融合与渗透,电子书馆配市场也不例外。这两种发行渠道的结构如图1所示。
3 美国电子书馆配业务
电子书馆配业务是馆配商在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流程的总和,既包括从内容提供商手中获得电子书资源,也包括销售环节等。下文将介绍馆配电子书的销售模式以及辅助的特色服务。
馆配商通常根据用户需求制订灵活的销售方式,包括设计不同的产品组合及订购方式。同时,销售模式也是馆配电子书定价的基础。总体来说,电子书馆配的销售模式有如下五种。
3.1 单本销售(single e-books)
馆配商提供的按本销售模式使得图书馆用户能根据需求灵活选择所需电子书,同时也提高了所购电子书的使用效率。大部分情况下,按本购买的电子书价格取决于纸质书的价格,但某些情况下电子书的价格会超过其纸质版本的价格[18]。
一些美国电子书馆配商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各种电子书订购方案服务。早期,网络图书馆公司开发了电子书订购工具“直选”(TitleDirect) 和“配选”(TitleSelect ),前者是该公司70000余种电子书刊的在线订购平台;后者是一种概要分析工具,图书馆员可以按主题、出版商和出版日期创建电子书订购概要,该工具将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每30天、60天或90天)向馆员发送与概要相匹配的电子书单。作为技术提供商的超速公司建设了内容仓储(Content Reserve) 平台。这是一个功能全面的数字资源订购和管理平台。出版商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上传电子书、有声书等数字资源,并在制定版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提供给15000多个图书馆用户[19]。随着PDA订购方式的普及,网络图书馆公司、电子图书馆公司(E-book Library,EBL)和Ebrary等馆配商均提供此种订购服务。除此之外,YBP图书馆服务公司(YBP Library Services)开发了全球在线书目信息(Global Online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GOBI ),为专业及研究型图书馆提供专业的电子书选购指导。通过这个平台,YBP整合了超过10000000种电子书,向图书馆用户开放。图书馆在购进电子书之前,可以浏览全文。同时,任何具有合作关系的图书馆都可通过GobiTween和合作报告联合购买YBP的电子书[20]。
3.2 数据库销售(e-book collections)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电子书馆配销售模式。在此种销售模式下,馆配商提供的数据库包括单学科电子书集成库和多学科电子书集成库。图书馆用户还可以购买按出版商汇集的集成库[21]。由于收集并购买同类电子书并整合为数据库是一件极其耗费人力资源的工作,很多图书馆用户选择通过前一种模式购进电子书。
3.3 年度订阅(annual subscription)
这种销售模式给了图书馆用户足够多的时间去考察所购电子书集成库的使用率以决定来年是否购买。在此种销售模式下,馆配商还向图书馆提供系统平台,并收取电子访问费用。endprint
3.4 一次性销售(one-time purchase)
针对具有长期使用价值且短时间内不需要更新的电子书资源,馆配商通常将其一次性售卖给图书馆。图书馆用户既可以使用自行开发的系统平台,也可以购买馆配商提供的平台,需要向馆配商支付平台维护费用。这种售卖方式中,图书馆用户通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22]。
3.5 基于用户驱动的销售(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
本世纪初,馆配商网络图书馆公司提出了用户驱动采购模式(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简称PDA)。这种销售模式可以帮助图书馆用户解决采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种模式中,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浏览或购买馆配商提供的电子书资源,馆配商将其反馈给图书馆用户,图书馆则据此购买电子书。
目前,Ebrary、电子书图书馆公司、网络图书馆公司等馆配商都采用这种销售模式。位于艾伦代尔市的大河谷州立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与EBL达成合作协议,对PDA采购模式进行试用。结果证明,所购图书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但在我国,PDA模式还未得到广泛应用[23]。
图书馆用户获得馆配商提供的电子书资源并不意味着馆配商业务就此告一段落。为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阅和浏览方案通常也在电子书馆配商的业务范围之内。电子书图书馆公司为图书馆用户提供的借阅方案同时顾及了内容管理模式和馆藏情况。电子书图书馆公司所提供的是“非线性借阅”(Non-Linear Lending)方案,不同于传统的纸质书借阅方式,一次只能将一本书借给一个用户。非线性借阅仅限制用户对每本书的总借阅时间,可将一本书借阅给多名用户。电子书图书馆公司允许读者浏览所有书目并进行全文检索。读者既可在线通过EBL的PDF浏览器进行阅读,也可以下载 Adobe Acrobat ebooks到电脑、PAD上进行离线阅读[24]。而ebrary 则开发了SaaS模型,图书馆通过注册SaaS可以利用电子图书公司强大的检索系统,高效地在线发布其数字资源,供读者浏览、借阅。同时,图书馆可以方便地对这些电子书资源设置权限及进行使用率统计。这些电子书资源甚至还能以多种语言呈现[25]。
4 小 结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电子书馆配市场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发展成熟。宏观层面来看,如今的美国电子书馆配市场上,馆配商或专攻专业类电子书销售,或提供综合类电子书,或重点为用户提供数字借阅系统、资源管理平台等技术服务,进而形成各司其职、良性发展的电子书馆配业形态和系统。从微观业务层面来看,这些馆配商根据用户需求制订灵活的销售模式,并通过技术方案的提供帮助图书馆客户整合及利用电子书资源,进而确保馆配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及馆配渠道畅通无阻。
我国的电子书馆配发行起步较晚。但自上世纪90年代起,诸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以及读秀数据库等陆续兴起。从数据资源库建设方面来看,这些数字图书馆通过与出版商和作者合作,整合了大量电子书资源,都已颇具规模;从技术方案开发和提供方面来看,这些数字图书馆主要着力于阅读器的开发和优化、检索功能的完善等。
相较于成熟的美国电子书馆配体系,国内馆配商还需从以下方面发力。其一,完善服务功能,为图书馆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以及借阅浏览方案。其二,长期以来,国内数字图书馆在规模上求大求全,导致内容重复建设,核心优势不明确。各馆配商可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突出自身特色。其三,国外的大部分馆配商均未开发特定的阅读器,国内电子书馆配商在开发和优化阅读器的同时往往带来格式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国内机构可考虑协商开发统一的文件格式和阅读器,以给机构和个人用户带来便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对美国电子书馆配系统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为国内电子书馆配业务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注 释
[1][4]R€黡iger Wischenbart. 2013全球电子书报告:现状与未来展望[R]. klopotek, 2013
[2]Lindsey Gemme.Digital trends at the library[EB/OL].[2013-08-16]. http://www.trivalleycentral.com/eloy_enterprise/education/digital-trends-at-the-library/article_bcb0828e-ef21-11e2-a3e6-0019bb2963f4.html.
[3]陈少华.2008北美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出版广角,2009(4)
[5]胡惠芳,邓小迎,吴金华.对图书馆配商能力评价的讨论[J].图书情报工作,2007(10)
[6]长江大学图书馆.OCLC NetLibrary 电子图书[EB/OL].[2013-10-18]. http://lib.yangtzeu.edu.cn/Detail.aspx Newsid=139
[7]关志英.三种西文电子图书系统的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2003(5)
[8]王鹏.中外电子图书的比较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9)
[9]Netlibrary [EB/OL].[2013-05-09].http://lib.sytu.edu.cn/files/gc-netlibrary.asp
[10]safari books online.safari books online/home[EB/OL].[2013-10-17].http://www.safaribooksonline.com/
[11]safari books online.safari books online/About us[EB/OL].[2013-10-17].http://www.safaribooksonline.com/about-usendprint
[12]Knovel. About Knovel[EB/OL].[2013-5-11].http://why.knovel.com/company/about-knovel.html
[13]王晋生,于澄洁.中西文电子图书系统比较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5(4)
[14]Over Drive.Over Drive/Content Reserve [EB/OL].[2013-05-12]. https://www2.contentreserve.com/Home/DigitalContentDistribution
[15]Over Drive.Over Drive/Who We Are[EB/OL].[2013-05-08]. http://www.overdrive.com/company/who-we-are/
[16]Over Drive.Over Drive/Public Library[EB/OL].[2013-05-12]. http://www.overdrive.com/libraries/public-libraries/
[17]Over Drive/FQA [EB/OL].[2013-05-13]. http://www.overdrive.com/libraries/corporate-libraries/faq/
[18][22]Paula Mikkonen .Analyzing e-book pricing options and models based on FinELib [EB/OL].[2013-05-16].
http://www.ifla.org/IV/ifla72/papers/154-Mikkonen-en.pdf
[19] Over Drive.Over Drive/Content Reserve [EB/OL].[2013-5-16] .https://www2.contentreserve.com/Home/DigitalContentDistribution
[20]YBP Library Services.YBP/GOBI [EB/OL].[2013-05-16]. http://www.ybp.com/gobi3.html
[21] 叶兰,孙坦,黄国彬,等.电子图书定价模式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7(12)
[23] 胡银霞.基于PDA的电子书采选策略[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2(5)
[24] Ebook Library.Ebook Library/Home[EB/OL].[2013-05-16].http://www.eblib.com/p=index
[25] ebrary.ebrary/Software as a Service[EB/OL].[2013-05-17]. http://www.ebrary.com/corp/saas.jsp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