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宪俊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河北 沧州 061001)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冉宪俊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河北 沧州 061001)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患儿进行预防护理、中西医结合皮肤护理、临床观察、饮食护理等,并对患儿家长进行出院宣教。结果15例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均在7~14d治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剥脱性皮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临床治愈。
新生儿 剥脱性皮炎 中西医结合护理
剥脱性皮炎又称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或Ritter氏病。该疾病由凝固酶阳性第Ⅱ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71型感染所致,表皮松解毒素,即剥脱毒素,造成皮肤损伤。多发于夏秋季且易发生于婴儿,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性疾病。新生儿皮肤娇嫩,免疫力低下,再加上与感染源接触,消毒隔离不到位,在1~2d内可蔓延至躯干及四肢。多数患儿皮损触痛明显,同时伴有发热等症状,并且伴随表皮大片脱落,若不及时治疗,严重患儿甚至引发肺炎、蜂窝织炎、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炎症。我院对15例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患儿15例,其中男10例(66.67%)女5例(33.33%),年龄为出生10~28d。经过诊断分析,其诱发原因为:母亲有感染源、尿布不清洁、蚊虫叮咬、洗澡次数少、一次性纸尿布使用过多等。临床表现为:发病前多有皮肤或黏膜化脓感染,出现皮肤红肿、疱疹,并多伴有发热、体温偏高等体征;起病急,多在口周或眼睑四周发生红斑,在颈部、腹股沟处有少许皮疹,1~2d内蔓延至颜面、躯干及四肢,全身皮肤出现大片红斑,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表皮起皱,大片烫伤样皮肤脱落[1]。手足皮肤呈手套式剥脱,以后渗液结痂,有大片痂皮脱落,糜烂处颜色由鲜红逐渐变为紫红色及暗红色,不再剥脱,开始出现糠状脱屑。多数患儿口腔黏膜可见溃疡面。本组15例患儿经过7~14d中西医治疗及护理,均取得明显疗效,且未留下皮肤疤痕,痊愈出院。
1.2 药物治疗 患儿每天都有大量表皮脱落、渗液,为了控制感染、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遵医嘱正确选用抗生素(青霉素或头孢曲松)治疗,并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2]。若患儿眼部有黄色分泌物,以托百士滴眼。治疗过程中静脉穿刺等操作尽量安排技术熟炼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采用静脉留置针,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及皮肤损伤。
1.3 结果 15例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7~14d均得到有效治疗,全部治愈。
2.1 预防护理 将患儿置单独病室,空气消毒机消毒,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h;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湿度在55%~65%,温度在28~30℃。每日用1 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擦拭床旁桌椅;随时清理脱落的痂皮、皮屑,每日更换污染的床单、被服。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消毒,戴一次性手套,戴口罩、帽子;定时翻身,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以防皮肤感染、破溃面积增大及出现感染性皮肤病。适当束缚上、下肢,防止患儿抓伤皮肤,人为撕脱未脱落表皮。
2.2 中西医结合皮肤护理 患儿全身有皮疹、水疱且表皮剥脱渗液,采取暴露疗法,将患儿置于开放式辐射台上,避免衣物与被服摩擦,方便医生护士操作,观察病情。(1)每日不定时检查皮疹及水疱情况。对小水疱或松弛、渗液少的水疱,待其自然吸收;对于大水疱在无菌操作下低位穿刺抽吸,保持疱壁的完整性;(2)对渗液较少的糜烂面可予油剂、奥美沙星或红霉素软膏保护,对较深的创面局部用碘伏消毒并用纱布包裹;(3)对于渗液较多的糜烂面结合配制中医药膏用无菌纱布湿敷。配置方法:将生大黄加水300ml,煎沸20min,过滤。再加水300ml,煎沸15min,过滤。两次滤液浓缩至100ml,然后每100g凡士林中加入30ml大黄浓缩液,使其成为30%的大黄膏,再将轻粉、五倍子、铜绿研成细末,掺入大黄膏内。然后将药膏平摊于消毒纱布上,贴于创面,用绷带固定。急性期,每4~6h更换一次;随病情好转,逐渐改为8~12h更换一次。
2.3 饮食护理 因患儿多数存在口腔黏膜溃疡,口唇肿胀、糜烂、疼痛,影响进食,所以喂奶时采取少量多餐,减少患儿因饥饿出现活动增多,导致皮损加重。喂奶时注意头部稍抬高,偏向一侧,防止患儿误吸,奶的温度适宜,选择软奶头,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喂奶后加强口腔护理,用制霉菌素和鱼肝油口腔护理,每日3次,用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
2.4 临床观察 剥脱性皮炎早期症状一般只表现为皮肤红肿、疱疹,容易按普通的皮肤感染就诊,因此,早期诊断及护理时,要注意观察患儿身上皮肤红肿或疱疹的形态、部位等,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测体温,记录24h出入量,保持内环境稳定。患儿出现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高热时,要警惕败血症的发生。同时,注意监测肝肾功能,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2.5 出院指导 指导患儿家长,出院后居住环境温度适宜,通气良好,患儿被服应煮沸、暴晒消毒处理,尽量使用柔软透气度好的棉质衣被,天气炎热时,被服不宜过多、过紧,每日温水沐浴,尿布勤换洗,喂奶少量多餐,保证充足的营养,避免易感人群特别是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家属尽量少接触或避免接触患儿。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性疾病,如不及早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易引发感染性皮肤病或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在护理过程中,分别从预防护理、中西医结合皮肤护理、饮食护理、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并对患儿家长进行宣教。本组15例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患儿的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所采取的临床护理措施及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护理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具有借鉴作用。
[1]张青,秦挂秀.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临床与免疫[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2,2(2):105-107.
[2]张德春,武艺,陈俊龙,等.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6):345.
Neonatal Exfoliative dermatitis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冉宪俊(1975-),女,河北,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R473.72,R58.5+9
B
1002-6975(2014)13-1246-02
201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