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2014-03-28 13:14:49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
关键词:脉冲序列医学影像胰腺

何 楠

(锦州石化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何 楠

(锦州石化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 探讨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胰腺疾病临床诊断正确率。方法 对51例胰腺疾病进行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检查以及CT临床医学影像检查,记录两种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两种方法诊断胰腺疾病正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51例胰腺疾病患者经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检查与CT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CT检查差异更为明显。结论 临床应用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检查胰腺疾病具有较为准确的诊断率,是临床手术病理证实前诊断胰腺疾病较为有效的临床医学检查手段,能够使患者进行手术病理证实前得到及时的治疗干预,从而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MIR;不同脉冲序列;胰腺疾病;诊断价值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51例胰腺疾病患者给予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MRI诊断病情,从而探讨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胰腺疾病临床诊断正确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胰腺疾病患者51例,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为21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3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46.31±1.0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疾病,其中胰腺癌患者为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1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为28例。

1.2 方法

对51例胰腺疾病进行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检查以及CT临床医学影像检查,记录两种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两种方法诊断胰腺疾病正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2.1 3.0T MRI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igna Exeite HD 3.0T MR扫描设备对51例胰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辅助成像为8通道相控阵线圈,对51例胰腺疾病患者进行横断面双回波序列(T1WI)、横断面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PGR)、横断面脂肪抑制序列(FSE)以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各序列参数如下:①T1WI:患者取卧位屏气后实施检查[1],将仪器同相位TR设定为224 ms、TE设定为2.4 ms,反相位TR设定为224 ms、TE设定为5.8 ms,实施扫描时层厚为5 mm,间隔1 mm,矩阵为272×192,视野为380 mm×380 mm;②FSPGR:脂肪抑制T1WI TR设定为200 ms、TE设定为2.7 ms、扫描所需层厚为5 mm,间隔1 mm,矩阵为288×224,视野为380 mm×380 mm;③FSE:T2WI序列TR设定为6000 ms、TE设定为106.5 ms,扫描时所需层厚为5 mm,间隔1 mm,矩阵为288×224,视野为380 mm×285 mm,患者实施扫描时由呼吸门触发扫描开始[2];④MRCP:采用两种检查技术,即3D-非屏气冠状面脂肪抑制快速SE序列重T2加权成像(TR 3158 ms,TE 617.2 ms,矩阵为320×256,视野为350 mm×350 mm,扫描所需层厚为3 mm,扫描时间根据患者呼吸频率确定,约为3 min,多层面采集技术),以及2D屏气快速SE序列单次激发成像(TR 10000 ms,TE 1019.6 ms,矩阵为352×320,视野为350 mm×350 mm,扫描层厚为50 mm,单幅影像采集时间为0.9 s,采用多方位成像技术)。

1.2.2 CT检查方法

CT检查所使用仪器为Philips生产的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取标准扫描模式,I=150 mA,P=120 kW,16 mm×1.5 mm探测器组合,螺距为0.6~0.9,重建矩阵选用512 mm×512 mm,重建视野调整至250 mm,并将放大倍数调至1.2倍,调整扫描层厚为5 mm。

1.3 统计学方法[3]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1例胰腺疾病患者经不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进行诊断后,两种诊断方法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51例胰腺疾病患者经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检查与CT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差异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检查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胰腺是人体中第二大消化腺体,具有外分泌功能与内分泌功能,其中外分泌功能将产生胰液,内分泌功能将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且胰腺位于人体腹腔中,其周围分布胆总管、脾动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等重要血管及神经丛,由此可知,胰腺是人体中对消化、内分泌调节影响重要的器官,胰腺一旦出现病变,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表明[4],临床常见的胰腺疾病为急、慢性胰腺炎以及胰腺癌等,对胰腺疾病治疗重点是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措施为医学影像技术,且取得较为准确的临床诊断率。

表1 51例胰腺疾病患者不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对比分析

本文研究可知,胰腺疾病患者经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检查与CT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误诊率,但CT检查结果误诊率更高,而3.0T MRI检查误诊率较低,且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知,临床应用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检查胰腺疾病具有较为准确的诊断率,是临床手术病理证实前诊断胰腺疾病较为有效的临床医学检查手段,能够使患者进行手术病理证实前得到及时的治疗干预,从而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清娟,周荣林,靳二虎,等.3.0T MRI不同脉冲序列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5(33):245-248.

[2] 肖波,张小明.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MRI表现[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0,6(16):66-70.

[3] 汪剑,陆建平,王飞.多种MRI技术联合应用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5(7): 224-226.

[4] 李晓兵,张继斌,罗健君.MRCP结合MRI诊断小胰腺癌[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4(7):51-52.

R445;R576

:B

:1671-8194(2014)07-0180-02

猜你喜欢
脉冲序列医学影像胰腺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出版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TOA的同型雷达同源判别方法
基于脉冲序列核的脉冲神经元监督学习算法
电子学报(2016年12期)2017-01-10 07:15:25
一D-T2二维核磁共振脉冲序列改进设计及性能对比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二维反式氢磷相关脉冲序列设计及在含磷化学毒剂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2014年7期)2014-12-13 13:10:15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