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秋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有效的相关护理措施,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预后较差,威胁生命,因此对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妇产医院)体检中心2010年1月~2013年1月儿科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100例,均为本院的住院患儿,男57例,女43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年龄5岁。干预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
1.2护理方法
1.2.1干预组的护理方法 ①做好环境护理:感染支原体期间患儿更容易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做好呼吸道隔离,让患儿多休息,供给足量水分及营养。加强空气消毒,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1]。②做好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咽腔分泌物。对重症患儿咳嗽应先给做超声雾化吸入,利于痰液排出,然后再给患儿拍背。鼓励较大儿童自行咳痰,不能配合咳痰的,用吸痰管及时将痰吸出,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气道黏膜。③用药护理: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是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由于此类药物对胃肠道刺激较大,容易引起胃痉挛、呕吐,用药前向患儿家长讲清该药物副作用的具体反应,以便家长做好心理准备。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用药情况,若出现腹部不适,可轻轻按揉或用热水袋敷腹部。另外,疗程不足往往是造成此病复发的主要原因,鼓励其坚持足够疗程治疗,以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2-4]。
1.2.2对照组的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50例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
2.1详见表1。
2.2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在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
表2 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护理后在护理效果方面的比较[例(%)]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支原体的感染越来越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一半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导致患儿其病情重,且治疗时间长,而且可以引起各种肺外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对患儿及家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5],因此,配合临床治疗深入研究有效的护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从目前相关的临床实践和统计出的结果来看,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及用药等方面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消失时间两项指标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次,干预组总有效率达到94.78%,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70.89%,两组比较可看到,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不良反应减轻,对患儿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张蕾.李琳琳.范宣云.对感染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4):624.
[2] 何萍.小儿支原体肺炎85例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0):11-12.
[3] 王卫平.儿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4] 刘金娥,李颖,李静.42例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护理.吉林医学,2012,33(29):6474-6475.
[5] 姜霞.54例小儿肺炎临床护理分析.吉林医学,2012,33(24):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