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2014-03-24 03:42:40李萍牛欣欣李莉
河南建材 2014年6期
关键词:做学工程造价实训

李萍 牛欣欣 李莉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710600)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李萍 牛欣欣 李莉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710600)

近年来,建筑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关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在教育领域也是此起彼伏、众说纷纭。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满足企业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岗赛一体,做学合一”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具备工程技术和工程经济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地编制和审核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并能对造价工作进行技术与经济方面的分析,体现出“上手快、下手准、高效率、懂合作”的职业素质。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计划构建出“岗赛一体,做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加大,建筑业飞速发展,工程造价专业也发展迅速。每个工程都需要造价预算,建筑企业出于经营目标的考虑,会在扩张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产出与投入的效能比,与此相适应,建筑企业要引进大量忠于企业、懂专业、会管理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可划分为基层人才、中层人才和高层人才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基层人才需求量最大,也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培养出高质量的、满足企业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离不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是组织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和安排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学方法与测评体系,同时需要考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特点与实际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从社会需求、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及工程造价学科特点出发,对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和创新,以突出工程造价学科的特点和行业特色,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

1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我国很多高职学校都设有工程造价专业,但在培养模式上,以传统培养模式居多,即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践实训课程的课时比较少,要让学生深入掌握职业技能是不太可能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尤为明显。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上岗之时,用人单位需要他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比方说熟悉本地区的定额,会看图纸,会放线测量,会用算量、计价软件等,但事实上,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忽略了这些职业技能。对于开设时间比较长的学校来说,虽然有成熟的专业培养模式,但也主要偏重于某一块,大多数学校采用“案例教学”或“模拟工作岗位教学”等模式,很少进行系统地研究,将“做学”有机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以上种种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构建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岗赛一体,做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岗赛一体,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岗赛一体,做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造价员岗位的职业标准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每学年围绕开设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比赛项目,这些项目均由造价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成,通过比赛对接职业岗位要求,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同时,在课程教学实施中,以真实(仿真)的职业情景和项目为载体构建项目教学单元,把教学过程与仿真训练紧密结合,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最终达到“做学合一”,真正实现学生与岗位工作零距离对接。

“岗赛一体,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如图1所示。

2.1 模块教学

通过调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有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招投标代理机构、投资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主要的就业方向是概预算、招投标及合同、施工等,那么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里,设置核心课程的时候应该结合这几个就业方向,见表1。

2.2 校企结合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应当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质量,为建筑行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所以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至关重要。

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岗位的设置,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些企业长期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在开展专业活动的过程中,邀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校进行指导,以提出合理的建议;学生理论课程学完之后,校外实践时,企业可以让一些综合素质高的同学分批进企业实习。

校企合作应当把握住两条准则: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标准,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

2.3 开展比赛活动

在校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学完之后,各模块可以开展专业比赛活动,通过比赛对接职业岗位要求,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中,造价软件算量技能大赛是有效促进整体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展技能大赛,一方面,技能比赛实质就是以赛促学、学以致用,把职业岗位要求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切入点,从而真正打造能力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使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加快速适应企业需求,完成社会角色转变。

另一方面,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这个目标利用比赛这个手段将之体现得尽善尽美,对于本专业所培育的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是一次很好的实战检验,以开阔学生的专业技术眼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除以上两方面,有效地开展比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竞技舞台,同时有利于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相互间的学术竞争意识。

由于比赛是根据职业岗位的标准设置的,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甚至条件允许时,我们可以邀请相关用人企业联合办赛,无形中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2.4 实习实训

表1 模块教学的设置

图1 “岗赛一体,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的实习实训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个方面,这两方面贯穿于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始终。为了让实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2.4.1 校内实训场所建设

1)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试验室建设。为提升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扩大就业范围,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的实践教学应该推动建筑工程预算电算化进程,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专业的工程造价软件实训室。

2)系统的技能模拟培训环境。工程材料试验室、工程施工试验室,CAD试验室等的建设,除满足各项实训教学的需要外,还可以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上岗能力进行鉴定。

2.4.2 发展校外实践基地

依托地方大型建筑企业,横向联系地方各类企业,校外建成教学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基地,为工程造价专业提供实践教学的良好场所,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确保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以现场工程师为主要指导教师,由学校与现场工程师共同提出对学生的实践要求,学生实践结束后完成实践报告交回,以检查能力培养的结果。企业可以结合人才需求情况择优提前录用毕业生。

3 结语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岗位能力需求进行模块教学,开展比赛活动,加强校内外实训,以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工程造价专业“岗赛一体,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新型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开放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采用这种人才模式时,如何突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如何将模块教学的内容结合职业标准融入到比赛当中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所以工程造价专业“岗赛一体,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还有待完善。

[1]李云春,李敬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11(01).

[2]付小凤.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理论创新,2012(05).

课题:工程造价专业“岗赛一体、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编号:XTZY13J17)

猜你喜欢
做学工程造价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中职服装工艺“做学教合一”教改实践研究
知识文库(2018年9期)2018-10-20 09:37:54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做学”结合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以科技社团推动高职教改“做学”融合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工程造价之旅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