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化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模式浅析

2014-03-24 23:40:54张晓松李啸啸
大坝与安全 2014年5期
关键词:水电站大坝电站

张晓松,李啸啸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51)

流域化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模式浅析

张晓松,李啸啸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51)

随着中国水电开发事业的不断推进,一系列世界级水电工程和高坝大库逐步在国内形成,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风险和压力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为适应新的形势,水电企业有必要不断提升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大坝的安全可靠运行。笔者对国内水电企业大坝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重点汇总了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的多个案例,并开展了简要分析,认为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集中了企业内部大坝管理专业力量,优化了大坝管理资源配置,提升了工作效率,对于负责流域梯级电站群运行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博采众长,创建符合自身需求的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模式。

流域化;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管理模式

0 概述

近年来,为了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各种化石能源的使用受到了较大限制,日本“3.11”大地震、核泄露后,核电发展速度放缓。由于社会对能源的需求是刚性的,开发利用目前最有效的非化石能源——水电,已经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着中国水电开发事业的不断推进,一系列高坝大库逐步形成,与此同时,水电站大坝安全,特别是流域大坝群的安全管理风险和压力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广受关注。

2005年开始施行的《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电监会3号令)规定了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法人、水电站运行单位、水电站大坝主管单位的大坝安全管理责任,明确了国家对企业的法定要求。国内水电企业也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制定管理制度,逐级分解和落实管理责任,企业的大坝安全管理体系是大坝安全管理责任法定要求和企业自身要求的有机结合。为不断提升水电企业大坝安全管理水平,适应大坝安全从单一电站管理扩展到大坝群管理,以及电力体制改革与国家大坝安全监管等新形势,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大坝安全管理的现状和趋势,不断思考与探索,确保大坝安全可靠运行。

1 国内大坝安全管理的几种形式

电力体制改革后,国内企业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目前主要有传统管理、总厂管理和流域化(或区域化,下同)管理三种形式。传统管理是对单座电站进行的大坝安全管理形式,是一个企业管辖一座水电站的主要形式。总厂管理即一厂多站管理,是对临近的一两座电站进行大坝安全集中管理的一种形式,是一个企业管辖少量临近水电站的主要形

式。流域化管理是对企业所辖流域梯级或较大区域范围电站群进行的大坝安全集中、统一化管理的一种形式,是一个企业管理流域或区域数座水电站的主要形式。

各种管理形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职责划分、委托形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其管理形式的确定都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发展历程综合选择的结果。单电站或一厂多站管理中,单位、部门和个人的安全责任较为清晰,主管单位和运行单位间主要沿用改制前传统的关系。流域化管理中,基本思路是水电站运行单位将多个水电站的运行人员按专业化进行管理。由于大坝安全的专业特点,运行单位大多将大坝安全管理人员集中或部分集中在一个部门,或者成立公司,由该部门、公司对所有的大坝进行运行安全管理、技术管理或监督管理。

对于负责流域或区域数座水电站运行的企业,采用流域化管理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以及其他便利条件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远程诊断分析和决策支持,对大坝安全状况做出准确、及时的评价,有助于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补救措施,有利于实现大坝安全管理的层次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 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案例

2.1 黄河上游公司

黄河上游公司拥有已建的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苏只、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7座水电站,在建的有班多、拉西瓦、积石峡3座水电站,陆续筹建电站多座。这些水电站多为高坝、大库,电站均处在高地震烈度和干旱寒冷地区,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保证梯级电站坝群安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黄河上游公司在各水电站设置发电分公司作为水电站运行单位,负责发电经营、安全监督、资产管理。原黄河电力测试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为黄河上游公司的全资专业化子公司,受各发电分公司委托承担大坝安全管理和技术监督工作。2012年黄河电力测试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改革,更名为黄河水电公司大坝管理中心,大坝安全管理责任也进行了局部调整,日常水工建筑物维护工作由黄河电力检修公司承担,大坝管理中心受各发电分公司委托承担大坝安全管理和技术监督工作。

黄河上游公司作为大坝主管单位,对发电分公司的大坝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发电分公司保留水工专责管理日常工作,大坝管理中心作为生产单位向发电分公司负责,完成大坝安全管理和技术监督工作。

黄河上游公司的特点是,沿用了原有的主管单位、运行单位的管理思路,将大部分具体的大坝安全管理生产人员整合到一个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诸如工作标准不统一、人力资源浪费、技术骨干与技术分析工作被分散削弱、内部交流不充分、技术水平提高不同步等问题。

2.2 国电大渡河公司

国电大渡河公司于2011年正式成立公司库坝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大渡河已投产瀑布沟、深溪沟、龚嘴、铜街子水电站的库坝监测、泥沙分析以及水工建筑物和管辖范围内的道路、桥梁、隧洞的检修维护等工作,已进驻在建水电站开展前期生产准备工作,具有跨区域、战线长、人员分散、点多面广等特点。

库坝中心在岗人员近百人,中心下设综合处、安全技术处、监测处、坝工处和生产准备处。其中生产处室按照安全监测、检修维护两条线划分职责,监测处负责流域投产各电站的库坝安全监测及信息处理,坝工处负责流域投产各电站的水工建筑物等检修维护,生产准备处负责近年将投产的在建水电项目生产准备工作。库坝管理中心承担了所有运行单位和主管单位的管理责任,完成已投产水电站大坝的管理工作的同时,参与在建电站大坝及其他水工建筑物、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相关工作[1]。

2.3 五凌公司

五凌公司设立电力工程公司(包括机电工程分公司和土建工程分公司),实行“集中经营、分片服务、资源共享、修试结合、属地管理”的流域管理模式。通过合同委托方式由电力工程公司承担各水电厂的检修和技改工程,下设土建维护中心和大坝监测中心,分别负责水工维护、改造、土建施工具体实施,以及大坝安全监测的运行和维护、改造工作。

大坝监测中心承担12个水电站大坝的监测工作,根据已建电厂分布情况设4个分部,分别为五

强溪分部,管理五强溪、凌津滩和碗米坡电站;三板溪分部,管理三板溪、挂治和洪江电站;马迹塘分部,管理马迹塘、东坪和株溪口电站;黑麋峰分部,管理黑麋峰和近尾洲电站。大坝监测中心设置了监测室,具体负责流域各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及数据分析工作。

大坝主管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由五凌公司生产技术部承担。电厂为运行单位,大坝安全管理职责归于安全生产部,负责水工建筑物维护、改造、大坝安全、监测的日常管理及大坝巡检、水工技术监督工作。

2.4 清江公司

清江公司于2001年成立了清江流域水库大坝管理专门机构:库坝中心,在国内较早实现了流域水库大坝的集中统一管理。库坝中心主要负责清江干流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三座水电站大坝、厂房等水工建筑物的运行、维护、监测以及库岸稳定监测管理等工作。

根据清江流域库坝管理的特点,库坝中心下设综合部、安生部、水工部和监测部。其中,安全生产部负责安全、防汛、标准化及注册定检工作;水工部负责流域水库大坝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监测部负责流域水工建筑物的所有安全监测工作。清江公司库坝中心承担了运行单位所有的大坝安全管理责任,还承担了一部分属于主管单位的责任,比如定检工作[2]。

2.5 雅砻江公司

雅砻江公司按照国家授权负责实施雅砻江水能资源开发,全面负责雅砻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和管理。雅砻江干流规划开发21级电站,规划可开发装机容量3 000万kW。按照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四阶段”战略,目前已投产发电的包括二滩、官地、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水电站。下游桐子林水电站,中游两河口、杨房沟、卡拉、牙根等水电站,上游新龙、甲西等水电站正在建设或开展前期工作。

雅砻江公司按照“流域化、集团化、科学化”发展与管理理念,于2011年成立大坝中心,定位为公司本部化管理的二级单位,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大坝安全管理工作。大坝中心职责主要包括通过制订和监督执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司流域各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建设流域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和进行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大坝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有效控制重大安全风险;通过组织定期检查、安全注册等管理手段,发现并消除重大工程隐患;通过对重要水工设施维护项目的技术管理,提升大坝安全健康水平。

雅砻江公司各电厂为驻水电站现场运行管理机构,电厂按照“四部一室”进行设置,包括综合办公室、安全生产技术部、运行部、检修部和水工部。大坝现场管理的归口部门为水工部,主要负责水工建筑物及观测设施的运行维护等日常工作。

雅砻江公司将主管单位的大坝安全管理责任和部分运行单位的大坝安全管理责任划归到大坝中心,大坝中心的主要工作具有非现场、重技术、标准化等特点。

3 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3.1 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模式归类

大坝安全管理工作大致可分为监督、管理、技术、生产四部分内容,四个部分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目前国内企业大坝安全管理责任情况,监督工作主要由主管部门承担,内容主要是对各责任体的大坝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制订管理制度,审批和审查生产计划、长期规划、防洪调度方案、应急预案、项目实施方案、专题报告等,组织安全鉴定和定期检查。技术工作主要是指编制计划和规划、防洪调度方案、应急预案、项目实施方案、专题报告等,组织和管理项目实施,完成大坝安全信息化、培训、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异常现象和险情等工作。生产工作主要是日常巡查、监测,维护监测系统、维护水工建筑物和金属结构等。

根据监督、管理、技术、生产四项大坝安全管理工作内容的分工等情况,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模式可归纳为生产集中型、管理技术集中型、完全集中型三种基本类型。

3.1.1 生产集中型

该模式下,企业成立专门机构,承担多个运行单位的生产任务,大坝安全责任主体仍然为电站运行单位,监督与管理职能主要由主管单位来承担。

这种模式是适应一个公司下有多个运行单位的历史情况产生的,本质上其大坝安全管理责任还是按传统的方式划分,但将生产人员和部分技术力量集中起来,完成水工维护、安全监测等日常工作。这种模式继承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也体现了集中管理的思想,实现了流程化、标准化滚动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资源,对大坝安全管理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该模式的一种延伸方式是承担生产工作的专门机构转变为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司,依据合同受运行单位委托承担各电站生产工作。随着国家对企业采购与招投标工作的逐步规范,这种方式在市场竞争方面受到了一定制约。

3.1.2 管理技术集中型

该模式下,企业将多个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的大部分管理和技术工作集中到一个内设流域机构,对流域多电站进行统筹管理;电站的现场生产工作保留在运行单位,运行单位各专业技术的职能仍基本齐全,部分职能进行了弱化;监督职能主要由主管单位承担。该模式对传统主管单位的监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强化作用,建立了大坝安全远程管理与现场工作相结合的流域化体系,适应大型水电站的管理,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标准化作业等方面具有较大意义。

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技术工作分工,流域大坝管理机构与主管单位、运行单位的工作有一定交叉,需要特别注意强化分工和界面管理,避免大坝安全管理责任出现不清晰的情况。

3.1.3 完全集中型

该模式下,企业所有大坝安全管理工作集中到一个流域专业机构,由流域机构内部来划分监督、管理、技术和生产工作,集中化管理的优势较为显著。该模式中,大坝安全管理人员集中程度较高,一般由于下辖的水电站区域跨度大,会将相对集中的几个水电站划分为一个片区管理,同一个片区员工相对固定,总体具有典型的专业管理加片区集中的管理特点。

该模式中,运行单位各专业职能可能会被多个流域管理机构分别承担,对各流域机构的协作和安全责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涉及多专业的防洪度汛、水库调度、定期检查、水工金属结构检修等,对主管单位的要求也比较高。

3.2 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成效

各种流域化管理的模式体现了各公司管理理念和对大坝安全工作理解的不同,均包含了管理创新的思想,不同程度起到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管理规范性和标准化等作用,提高了大坝安全管理水平。

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模式的产生适应了流域水电企业统一管理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为企业解决了以下问题:统筹计划各电站年度大坝安全工作,平衡轻重;统一管理制度和标准,通过各电站横向对比提高大坝管理业务水平;大坝安全信息集中管理,规范化作业并及时传递,及时分析和发现问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专业骨干服务于多个电站;专业仪器集中使用,利用率高;符合远程集中监控要求,充分考虑偏远电站和小型电站的人员配置与流动等问题,体现以人为本。

4 结语

近年来,通过改革发展和发电企业资产重组,水电站资产不断壮大并有所集中。企业逐步实行或考虑对水电站进行集中运行,流域化管理成为水电站群大坝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但是,没有一个流域化的管理模式是万能和可复制的,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广大流域水电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决策,通过合理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充分发挥集中大坝管理专业技术力量的优势,不断优化大坝管理资源配置,创建符合自身需求的流域化大坝安全管理模式,这对提升大坝安全管理水平和大坝运行安全具有较大意义。 ■

[1]张泽彬,黄会宝,沈定斌.谈谈梯级水电站库坝管理中的科技创新——以大渡河梯级水电站为例[J].水电与新能源,2012,(6):5-8.

[2]贡建兵.清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大坝与安全,2012,(1):52-5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industry,some world-class hydropower projects and high dams are built which brings higher risk in dam safety management.Thus,it’s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level.By review of some dam safety management modes,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nagement mode in the basin has focused on management expertise in enterprise and optimize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So,the work efficiency is improved.For those enterprises which control a number of hydropower stations in the basin,they can establish a suitable management mod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basin;hydropower station;dam safety management;management mode

TV697.1

A

1671-1092(2014)05-0006-04

2014-03-13

张晓松(1979-),男,山东滨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大坝安全监测与大坝安全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mode of dam safety in the basin//by ZHANG Xiao-song and LI Xiao-xiao//Yalo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猜你喜欢
水电站大坝电站
里底水电站工程
西北水电(2022年1期)2022-04-16 05:20:06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54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百科知识(2018年6期)2018-04-03 15:43:54
帮海狸建一座大坝
大坝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探讨
溪洛渡水电站
正式挡水的马来西亚沐若大坝
中国三峡(2013年11期)2013-11-21 10: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