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平+梁秀生
【摘要】 目的:探讨长托宁作为老年患者ERCP麻醉前用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2月本院90例在静脉麻醉下行ERCP手术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长托宁组30例,阿托品组30例,生理盐水组30例,三组分别以长托宁,阿托品,生理盐水作为麻醉前用药。比较三组患者在麻醉给药后不同时间点SBP、DBP、HR以及唾液分泌量的变化,并比较三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血压变化均平稳,长托宁组患者心率变化较阿托品组平稳,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长托宁组患者唾液分泌量明显少于阿托品及生理盐水组。阿托品组患者在给药前后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在应用于老年ERCP术前麻醉时,对老年患者的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在抗胆碱作用时比阿托品效果更持续,并能够有效的控制围术期间呼吸道分泌物,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老年患者麻醉前用药。
【关键词】 长托宁; 老年患者; ERCP; 麻醉前用药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由于患者为俯卧位,吸引分泌物困难,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带来不便,可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导致急性缺氧、二氧化碳过高蓄积,对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有很大影响。长托宁是新一代抗胆碱药对M1、M3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对M2受体作用较小[1]。其半衰期长,对腺体分泌抑制作用强大持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等特点。现将本院90例老年患者ERCP麻醉前用药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在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行ERCP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为三组,长托宁组30例,阿托品组30例,生理盐术组30例。三组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7.3±3.6)岁,ASA Ⅰ~Ⅱ,所有患者均无心肺功能不全、青光眼和心律失常等疾病,无药物过敏史。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8 h,禁饮6 h,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扩容,60 min内输注完毕。按组别分别在麻醉前静注生理盐水2 mL,阿托品0.01 mg/kg,
长托宁0.012 mg/kg,10 min后,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上好心电监测等,开始麻醉静脉给药,都给予丙泊酚2 mg/kg,芬太尼2 μg/kg,静脉推注时间为30 s,麻醉维持以丙泊酚4~7 mg/(kg·h)静脉泵注。根据手术需要,术中调整丙泊酚用量,退镜时停用丙泊酚。术中采用鼻导管持续吸氧,口中预先放置牙垫并用胶布固定,备好吸引器、麻醉机、喉镜、气管内导管等抢救设备和药品。
1.3 观察指标 以惠普多功能监护仪于用药前、用药后5 min、10 min、40 min及术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口腔分泌情况。口腔分泌量的测定方法:将医用棉签放在口腔舌体下1 min,取出放于40层吸水纸中间,上下均放置玻璃片,由同一人用力挤压30 s,数被浸湿的吸水纸层数。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比较 三组在各不同的时间点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长托宁组在给药10 min和给药后40 min时心率明显低于阿托品组(P<0.05),且心率变化平稳,虽呈有所下降趋势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时点三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三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2.2 三组唾液分泌情况的比较 三组给药前唾液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 min,长托宁组及阿托品组唾液量均减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min和40 min时,两组唾液分泌量减少更明显,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盐水组分泌物增多,明显多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麻醉前注射抗胆碱药,为了降低患者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腺体的分泌,以保证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以及抑制在手术过程中因为牵拉或者刺激迷走神经的兴奋[2]。
ERCP操作需要患者采取俯卧位,操作时间较胃镜、肠镜的时间都长,镜头、镜体对咽部和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腺体的分泌显著增加且常有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呛咳等,由于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吸引分泌物较困难,可因气道口腔分泌物阻塞导致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不利于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影响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目前常用的抗胆碱药阿托品对M受体的三个亚型(M1、M2、M3)无明显的选择性,其中M1受体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脑和神经突触前膜,M3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和腺体。阿托品在作用予M1和M3受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和腺体分泌抑制,同时也作用于M2受体,引起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在老年患者该副作用易使其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从而增加了心肌耗氧,易诱发心肌缺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本研究老年患者也证实阿托品组心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及其基础值。长托宁又名盐酸戊乙奎醚,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研究所设计合成的新型抗胆碱药,它对胆碱能受体M受体亚型具有选择性,和目前国内外术前常用的抗胆碱药阿托品(对M受体亚型无选择性)相比,在多方面具有优越性,表现在比阿托品毒副作用少或轻,有效剂量小,抗胆碱作用强而全面,持续作用时间长,本研究也证实术毕时段长托宁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明显,与阿托品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药理学显示其作用的半衰期约为阿托品的2.5倍(约为10.35 h),对心血管功能干扰轻,且具有强大的腺体分泌抑制、中枢镇静及稳定心率作用[3-4]。当长时间手术时,阿托品的药物作用高峰将过或已过,而长托宁此时的血浓度还保持较高水平,可减少术中追加抗胆碱药,无疑长托宁是最佳选择。有报道长托宁可广泛应用阿托品禁用患者的麻醉前用药,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首选,对心率存在双向中枢性反馈调节机制的保护作用,应用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5-6]。因此,术前静脉使用长托宁,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对心脏作用较弱,有效避免了心率增快导致的心肌耗氧量增加,稳定了心血管系统功能,并且药效强、持续时间长,较之阿托品有更大的优势,更有利于围术期呼吸、循环管理。老年患者在进行ERCP麻醉前应用长托宁是非常有必要的,是一种理想的老年患者麻醉前用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涌鸣,朱慧琛,王祥瑞.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59-60.
[2]戴体俊.麻醉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7.
[3]喻淑庆,叶小丰,余凌.长托宁在全麻下小儿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术前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67-3768.
[4]吴秀英,张妍,李姘.长托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氧代谢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7,33(6):622-623.
[5] Chemic D A, Gilling S, Laine H, et 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observes Assessment of Ahrtness/Sedation scale: Study with intravenous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J]. Anesthesiology,2003,10:245-256.
[6]段世明.麻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
(收稿日期:2013-08-19) (本文编辑:王宇)
【摘要】 目的:探讨长托宁作为老年患者ERCP麻醉前用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2月本院90例在静脉麻醉下行ERCP手术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长托宁组30例,阿托品组30例,生理盐水组30例,三组分别以长托宁,阿托品,生理盐水作为麻醉前用药。比较三组患者在麻醉给药后不同时间点SBP、DBP、HR以及唾液分泌量的变化,并比较三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血压变化均平稳,长托宁组患者心率变化较阿托品组平稳,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长托宁组患者唾液分泌量明显少于阿托品及生理盐水组。阿托品组患者在给药前后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在应用于老年ERCP术前麻醉时,对老年患者的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在抗胆碱作用时比阿托品效果更持续,并能够有效的控制围术期间呼吸道分泌物,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老年患者麻醉前用药。
【关键词】 长托宁; 老年患者; ERCP; 麻醉前用药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由于患者为俯卧位,吸引分泌物困难,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带来不便,可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导致急性缺氧、二氧化碳过高蓄积,对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有很大影响。长托宁是新一代抗胆碱药对M1、M3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对M2受体作用较小[1]。其半衰期长,对腺体分泌抑制作用强大持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等特点。现将本院90例老年患者ERCP麻醉前用药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在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行ERCP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为三组,长托宁组30例,阿托品组30例,生理盐术组30例。三组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7.3±3.6)岁,ASA Ⅰ~Ⅱ,所有患者均无心肺功能不全、青光眼和心律失常等疾病,无药物过敏史。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8 h,禁饮6 h,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扩容,60 min内输注完毕。按组别分别在麻醉前静注生理盐水2 mL,阿托品0.01 mg/kg,
长托宁0.012 mg/kg,10 min后,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上好心电监测等,开始麻醉静脉给药,都给予丙泊酚2 mg/kg,芬太尼2 μg/kg,静脉推注时间为30 s,麻醉维持以丙泊酚4~7 mg/(kg·h)静脉泵注。根据手术需要,术中调整丙泊酚用量,退镜时停用丙泊酚。术中采用鼻导管持续吸氧,口中预先放置牙垫并用胶布固定,备好吸引器、麻醉机、喉镜、气管内导管等抢救设备和药品。
1.3 观察指标 以惠普多功能监护仪于用药前、用药后5 min、10 min、40 min及术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口腔分泌情况。口腔分泌量的测定方法:将医用棉签放在口腔舌体下1 min,取出放于40层吸水纸中间,上下均放置玻璃片,由同一人用力挤压30 s,数被浸湿的吸水纸层数。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比较 三组在各不同的时间点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长托宁组在给药10 min和给药后40 min时心率明显低于阿托品组(P<0.05),且心率变化平稳,虽呈有所下降趋势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时点三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三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2.2 三组唾液分泌情况的比较 三组给药前唾液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 min,长托宁组及阿托品组唾液量均减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min和40 min时,两组唾液分泌量减少更明显,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盐水组分泌物增多,明显多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麻醉前注射抗胆碱药,为了降低患者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腺体的分泌,以保证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以及抑制在手术过程中因为牵拉或者刺激迷走神经的兴奋[2]。
ERCP操作需要患者采取俯卧位,操作时间较胃镜、肠镜的时间都长,镜头、镜体对咽部和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腺体的分泌显著增加且常有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呛咳等,由于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吸引分泌物较困难,可因气道口腔分泌物阻塞导致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不利于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影响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目前常用的抗胆碱药阿托品对M受体的三个亚型(M1、M2、M3)无明显的选择性,其中M1受体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脑和神经突触前膜,M3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和腺体。阿托品在作用予M1和M3受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和腺体分泌抑制,同时也作用于M2受体,引起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在老年患者该副作用易使其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从而增加了心肌耗氧,易诱发心肌缺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本研究老年患者也证实阿托品组心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及其基础值。长托宁又名盐酸戊乙奎醚,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研究所设计合成的新型抗胆碱药,它对胆碱能受体M受体亚型具有选择性,和目前国内外术前常用的抗胆碱药阿托品(对M受体亚型无选择性)相比,在多方面具有优越性,表现在比阿托品毒副作用少或轻,有效剂量小,抗胆碱作用强而全面,持续作用时间长,本研究也证实术毕时段长托宁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明显,与阿托品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药理学显示其作用的半衰期约为阿托品的2.5倍(约为10.35 h),对心血管功能干扰轻,且具有强大的腺体分泌抑制、中枢镇静及稳定心率作用[3-4]。当长时间手术时,阿托品的药物作用高峰将过或已过,而长托宁此时的血浓度还保持较高水平,可减少术中追加抗胆碱药,无疑长托宁是最佳选择。有报道长托宁可广泛应用阿托品禁用患者的麻醉前用药,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首选,对心率存在双向中枢性反馈调节机制的保护作用,应用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5-6]。因此,术前静脉使用长托宁,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对心脏作用较弱,有效避免了心率增快导致的心肌耗氧量增加,稳定了心血管系统功能,并且药效强、持续时间长,较之阿托品有更大的优势,更有利于围术期呼吸、循环管理。老年患者在进行ERCP麻醉前应用长托宁是非常有必要的,是一种理想的老年患者麻醉前用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涌鸣,朱慧琛,王祥瑞.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59-60.
[2]戴体俊.麻醉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7.
[3]喻淑庆,叶小丰,余凌.长托宁在全麻下小儿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术前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67-3768.
[4]吴秀英,张妍,李姘.长托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氧代谢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7,33(6):622-623.
[5] Chemic D A, Gilling S, Laine H, et 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observes Assessment of Ahrtness/Sedation scale: Study with intravenous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J]. Anesthesiology,2003,10:245-256.
[6]段世明.麻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
(收稿日期:2013-08-19) (本文编辑:王宇)
【摘要】 目的:探讨长托宁作为老年患者ERCP麻醉前用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2月本院90例在静脉麻醉下行ERCP手术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长托宁组30例,阿托品组30例,生理盐水组30例,三组分别以长托宁,阿托品,生理盐水作为麻醉前用药。比较三组患者在麻醉给药后不同时间点SBP、DBP、HR以及唾液分泌量的变化,并比较三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血压变化均平稳,长托宁组患者心率变化较阿托品组平稳,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长托宁组患者唾液分泌量明显少于阿托品及生理盐水组。阿托品组患者在给药前后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在应用于老年ERCP术前麻醉时,对老年患者的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在抗胆碱作用时比阿托品效果更持续,并能够有效的控制围术期间呼吸道分泌物,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老年患者麻醉前用药。
【关键词】 长托宁; 老年患者; ERCP; 麻醉前用药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由于患者为俯卧位,吸引分泌物困难,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带来不便,可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导致急性缺氧、二氧化碳过高蓄积,对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有很大影响。长托宁是新一代抗胆碱药对M1、M3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对M2受体作用较小[1]。其半衰期长,对腺体分泌抑制作用强大持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等特点。现将本院90例老年患者ERCP麻醉前用药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在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行ERCP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为三组,长托宁组30例,阿托品组30例,生理盐术组30例。三组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7.3±3.6)岁,ASA Ⅰ~Ⅱ,所有患者均无心肺功能不全、青光眼和心律失常等疾病,无药物过敏史。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8 h,禁饮6 h,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扩容,60 min内输注完毕。按组别分别在麻醉前静注生理盐水2 mL,阿托品0.01 mg/kg,
长托宁0.012 mg/kg,10 min后,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上好心电监测等,开始麻醉静脉给药,都给予丙泊酚2 mg/kg,芬太尼2 μg/kg,静脉推注时间为30 s,麻醉维持以丙泊酚4~7 mg/(kg·h)静脉泵注。根据手术需要,术中调整丙泊酚用量,退镜时停用丙泊酚。术中采用鼻导管持续吸氧,口中预先放置牙垫并用胶布固定,备好吸引器、麻醉机、喉镜、气管内导管等抢救设备和药品。
1.3 观察指标 以惠普多功能监护仪于用药前、用药后5 min、10 min、40 min及术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口腔分泌情况。口腔分泌量的测定方法:将医用棉签放在口腔舌体下1 min,取出放于40层吸水纸中间,上下均放置玻璃片,由同一人用力挤压30 s,数被浸湿的吸水纸层数。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比较 三组在各不同的时间点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长托宁组在给药10 min和给药后40 min时心率明显低于阿托品组(P<0.05),且心率变化平稳,虽呈有所下降趋势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时点三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三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2.2 三组唾液分泌情况的比较 三组给药前唾液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 min,长托宁组及阿托品组唾液量均减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min和40 min时,两组唾液分泌量减少更明显,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盐水组分泌物增多,明显多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麻醉前注射抗胆碱药,为了降低患者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腺体的分泌,以保证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以及抑制在手术过程中因为牵拉或者刺激迷走神经的兴奋[2]。
ERCP操作需要患者采取俯卧位,操作时间较胃镜、肠镜的时间都长,镜头、镜体对咽部和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腺体的分泌显著增加且常有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呛咳等,由于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吸引分泌物较困难,可因气道口腔分泌物阻塞导致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不利于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影响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目前常用的抗胆碱药阿托品对M受体的三个亚型(M1、M2、M3)无明显的选择性,其中M1受体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脑和神经突触前膜,M3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和腺体。阿托品在作用予M1和M3受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和腺体分泌抑制,同时也作用于M2受体,引起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在老年患者该副作用易使其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从而增加了心肌耗氧,易诱发心肌缺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本研究老年患者也证实阿托品组心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及其基础值。长托宁又名盐酸戊乙奎醚,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研究所设计合成的新型抗胆碱药,它对胆碱能受体M受体亚型具有选择性,和目前国内外术前常用的抗胆碱药阿托品(对M受体亚型无选择性)相比,在多方面具有优越性,表现在比阿托品毒副作用少或轻,有效剂量小,抗胆碱作用强而全面,持续作用时间长,本研究也证实术毕时段长托宁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明显,与阿托品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药理学显示其作用的半衰期约为阿托品的2.5倍(约为10.35 h),对心血管功能干扰轻,且具有强大的腺体分泌抑制、中枢镇静及稳定心率作用[3-4]。当长时间手术时,阿托品的药物作用高峰将过或已过,而长托宁此时的血浓度还保持较高水平,可减少术中追加抗胆碱药,无疑长托宁是最佳选择。有报道长托宁可广泛应用阿托品禁用患者的麻醉前用药,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首选,对心率存在双向中枢性反馈调节机制的保护作用,应用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5-6]。因此,术前静脉使用长托宁,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对心脏作用较弱,有效避免了心率增快导致的心肌耗氧量增加,稳定了心血管系统功能,并且药效强、持续时间长,较之阿托品有更大的优势,更有利于围术期呼吸、循环管理。老年患者在进行ERCP麻醉前应用长托宁是非常有必要的,是一种理想的老年患者麻醉前用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涌鸣,朱慧琛,王祥瑞.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59-60.
[2]戴体俊.麻醉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7.
[3]喻淑庆,叶小丰,余凌.长托宁在全麻下小儿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术前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67-3768.
[4]吴秀英,张妍,李姘.长托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氧代谢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7,33(6):622-623.
[5] Chemic D A, Gilling S, Laine H, et 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observes Assessment of Ahrtness/Sedation scale: Study with intravenous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J]. Anesthesiology,2003,10:245-256.
[6]段世明.麻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
(收稿日期:2013-08-19)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