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纸媒用视频解读APEC
——《法制晚报》APEC系列视频“雁来东方”的全新探路

2014-03-16 01:38:35鲁艳华
中国记者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报人演播室

□ 文/鲁艳华

当纸媒用视频解读APEC
——《法制晚报》APEC系列视频“雁来东方”的全新探路

□ 文/鲁艳华

与采写编不同,制作新闻视频时,需要的不仅仅是现场采访。从《法制晚报》的视频报道发展路径中,不难窥看纸媒视频报道共有的困窘与希望。

借助APEC会议这一契机,《法制晚报》的“雁来东方”系列视频报道在全报社人员的努力下面世。作为这一项目的“监制”“导演”,我和几位同事亲历了这8集纪录片后的种种辛苦,更品尝到其中的喜悦滋味。那么,作为“外行人”,我们是如何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的?

导演,一声“action”

一个不足20平米的小屋、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四五盏灯、一块绿色幕布、一架相机,五六个工作人员包揽了导演、摄像、化妆、主持、剪辑,“雁来东方”八集系列视频报道就在报社的一个角落里出炉了。

说老实话,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因为,没有任何关于电视操作的经验,要“整”此类高端会议的视频,到底行不行?!既然接到这个任务,就要圆满完成。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我们搭建演播室,进行主持人选秀,确定分集提纲和稿件,进行棚内棚外拍摄,梳理补充素材,制作片头片尾动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个人都拼了。

每当小小演播室门口的牌子翻成“录制中”,记者的使命感就油然而生。主持人正襟端坐,摄像师校准镜头,导演盯着监视器,一声“action”,录制开始。每天一集的播出频率,使APEC假期化作《法制晚报》报人的APEC视频时间,演播室不时传出来的“NG”笑场是我们最大的调剂。虽然过程紧张忙碌,但最终呈现的效果让人非常满意,我们受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认可,还有人笑称“法晚太高大上了”。

不管这一步走得是否漂亮,《法制晚报》报人在《甲午遗证》(《法制晚报》此前制作的甲午海战120周年纪念系列视频)取得成功后,向视频报道进发的又一步。

从零开始,“考”的就是智慧

系列视频的参与人员,没有一个是电视专业出身,大家一边实践,一边不停地学习,这次的视频拍摄再一次证明,报人都是善于打硬战的战士,在新媒体环境下不会输给任何人。

演播室从零开始,没有地方,领导贡献出一个小会议室;没有相关设备,我们在最节省经费的情况下置办了整套设备,还特别用心地制作了带有“法晚”logo的话筒,随时随地都强调品牌意识;没有主持人,我们采用选秀的方式,选出新闻素养高、上镜端庄美丽的本报报人张雅娟和刘晓雪,她们总能在最短时间内顺完整个串词,为负责剪辑工作的安鑫省出剪辑时间;没有化妆师,美术编辑许彦明就来客串,在她的一笔笔描绘下,镜头中的主持人逐渐有点“央视主播范”;没有机会做系统地视频拍摄,就要求每位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去做每一项探访的时候都要拍大量视频,特别是摄影记者刘畅和曹博远,想方设法拿到了第一手素材。大家齐刷刷地为他们“点赞”。没有明星背书,请来了相声演员曹云金出镜,刚好在怀柔拍戏的他成为了视频中的大牌明星,由他讲述出怀柔因APEC发生的改变更有说服力,更能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

当然,最让我自己得意的是系列视频的题目——“雁来东方”,这刚好契合习近平主席在会议致辞中用大雁来比喻亚太经合组织的21个成员之间互信互通的关系。他说,亚太经合组织的21个成员就好比是21只大雁,“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面对“雁来东方”,深感我们这些制作视频的报人也好似一只只大雁,一个人孤立无援,但一群人便能撑起一片天。

“创意”带来大收获

8集的正片加4集广告片是系列视频“雁来东方”的配置。这次我们主要在凤凰视频落地、微信推广,每一集的点击量平均超过3000次,最高一集达到了7000多次。

与众不同的是这4集广告片——“小光带你去看APEC”,产生了效益。这是法制晚报社视觉中心图片编辑高瞾想出来的策划案,做一回“追风少年”。开着赞助品牌的车拍摄前往雁栖湖的沿途美 景。

高瞾和摄影记者付丁分别开一辆车,带着文字记者任一陆、武文娟,视频编辑安鑫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跑遍了雁栖湖周边的风景,农家院民俗、古镇影视城、欧洲风情街,一草一木,一街一景,都记录在了视频之中,展现着怀柔因APEC会议的点滴改变。

寻找到时下热点与广告的恰当契合点,成为这4集广告视频拍摄的最成功之处。广告“自由光”视频最终点击量过亿,这是我们在制作之初怎么也无法预想的天文数字,厂商很满意,报社也收到了实质回报,也增强了视频制作人员的信心。

做视频不同于“采写编”

推广面太窄

虽然系列视频的点击量整体近3万,但回忆过程,仍有反思之处:推广面依然太窄。就报人制作视频而言,是否该确立一个系统,整体向外界推介?例如,如何借力纸媒自身的官网专题页、官方微博微信的每日推荐,是否应该在主页挂置顶,合作网站的全面推广等等。我们这次系列视频的操作中有些脱节。

素材需积累

与报人常接触的采写编不同,剪辑视频时,需要的不仅仅是现场采访,很多空镜头的运用、拍摄手法的变换、烘托主题的相关拍摄、甚至是后期动画的制作,都需要每一个人紧密配合。先期的素材必须是海量而且角度多样,这才能让报人拍摄的视频显得丰富,立体。采取仅仅依靠后期补充的方式不可取,这一方式势必拖慢视频出品时 间。

硬件问题

(作者是法制晚报社视觉中心总监)

系列视频“雁来东方”在演播室内的拍摄中遇到一个大问题:音频。由于此前没有系统学习这方面知识,直接导致录音效果有问题,必须通过后期降噪、调整才可以播放,所幸网络播放效果要求不高,才得以勉强过关。这个问题加大了后期剪辑的工作量,带来了不必要的延时。而且在一两次上传后,仍然发现问题,致使不得不撤回视频,然后重新发布。所以,录音设备必须提高。

APEC结束了,但法晚演播室才刚刚起步。目前,包括技术设备等原因,还做不到现场直播。但大型策划报道、小型持续性新闻,都可以从小小的演播室走出去。目标是每个报社成员都为此集思广益,让演播室能够“REC”灯常亮,终有一天亮出《法制晚报》自己品牌的“电视台”。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

猜你喜欢
报人演播室
欢迎订阅《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中国地市报人》征订单
中国地市报人
《中国地市报人》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中国地市报人》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52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3:54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台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实践
《难忘王府井》:藏书家姜德明的报人情缘
天一阁文丛(2014年1期)2014-10-13 08: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