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网络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促进了广播电台节目制作播出。网络技术的大量使用,使广播电台制作播出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电台节目制作过程速度加快,节目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利用网络技术制作电台节目,从根本上为节目带来了安全保障。伴随着网络发展不断更新的趋势,广播电台制作播出需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对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网络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未来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网络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主要技术;功能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2-0126-02
在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中采用网络技术是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广播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广播电台节目的准备、录制、存储到播出,网络技术都在进行参与,现代的广播电台节目播音已经由过去单一的操作设备的工作形式逐渐转变为网络化的节目传播。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不在是相对独立的广播节目制作,而是通过对节目的定位建立的广播网络模式,通过网络技术参与广播电台节目制作播出,有效提高了广播节目质量。而网络技术促使广播节目制作流程更简洁、更高效,也提高了广播电台节目制作播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采取网络技术,从根本上是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更好的为广大听众服务。尤其是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优质的广播电台节目可以为老百姓提供重要的信息,可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台制作播出已经逐渐开始进入真正的全数字音频节目制作播出阶段,全过程都利用数字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交换,并提供高品质的广播质量。全面推进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网络技术,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节目成本的必要要求。
1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采用的主要技术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中采用的网络技术都是以音频节目为基本出发点,围绕音频节目的资料收集、节目制作、播出等,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节目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网络技术还为节目的制作提供监控、存储等安全性工作,提高了广播电台节目的安全可靠性。广播电台制作播出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从节目最初的定位一直到节目的制作播出,个个环节都有涉及,是保障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的关键技术。
1.1 节目定位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多种多样,收听广播电台的听众群体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大众化转向特殊人群化,现在收听广播的多是出租车司机、老年听众以及农村偏远地区听众。这就需要重新定位节目。如何定位,就需要采用网络技术了解这些人群对节目的实际需要,并按照这些人群的需求进行节目的选择。
1.2 节目源的存储技术
通过数据矩阵排列等形式进行信息的存储。节目信息的存储分为本地存储、近线存储和离线存储等形式。本地存储主要是应用在线存储设备进行存储,一般都是采用大型的数据出设备,这样储存的内容较多。磁带机、光盘塔等用作访问较少的数字信息的近线存储。而软盘、光盘、U盘等可以存储完信息后随身携带。
1.3 信源采录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数字、模拟或文件格式对信息源进行收集和记录。在信源采录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设备完成信息的采录,比如采访机、录音机、闪存设备、数码产品等,而信源采录的传送可以应用光纤、有线、无线等进行传输。
1.4 节目制编技术
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或设备对收集到的广播信息材料进行编辑的技术,利用技术完成特效、节目合成制作,这也是广播电台制作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播节目播出前,需要采用网络技术把节目使用各种音频编辑软件程序进行加工完善,通过后期的效果处理,最终完成音频文件编辑的整个过程。
1.5 播出分发技术
由于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跨度较长,不可能每个节目都进行直播。这时就可以应用播出分发技术,对要播出的节目提前做好录制,之后采取定时播放、自动播放、手动播放、链接播放等多种形式。播出分发技术主要是应用数据库技术对播放信息进行控制,并采用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通过播出分发技术在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台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节目播出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6 音频节目传输技术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中的音频节目的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各种网络类型的格式转换,使单一的模拟或数字音频网络通过网络技术转换成为需要的数字音频数据,也可以实现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的双向转换和分配。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方便数字音频格式管理和传输的编辑存储。网络技术的使用,可以使音频节目传输以及音频输入信号切换更流畅,实现轻松地自由调配。
1.7 制作播出的网络系统安全技术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促使电台节目播出过程必须要稳定、安全、可靠。安全技术是网络技术的一种,是利用各种防火墙、防毒软件等对广播电台的网络系统进行防护,这样就从根本上确保了电台节目制作传播的安全。但是这种安全是相对而言的,网络的不断发展也促使安全技术不断进行更新。
2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网络的功能特点
2.1 具有安全可靠性
节目具有安全可靠性是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网路技术的重要特点,也是保障广播电台节目制作播出的生命线。只有广播电台制作播出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且有系统全面的应急处理预案,才能确保节目制作播出的稳定。
2.2 具有高效实时性
广播节目为了吸引听众,就要为听众提供最新的信息,这也就要求广播电台节目要追求高效实时的广播效果。而要实现高效实时的效果,就需要采用大量的技术手段,才能满足节目播出的需要。网络技术恰恰就具有这个特点。endprint
2.3 具有运行可控性
运行可控性就是对广播电台制作播出运行状态过程的监控、分析、控制,也是实现广播电台节目制作安全播出的必要条件。
2.4 具有资源共享性
网络化的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使广播节目的播出渠道变得越来越广,网络实时播放、手机广播收听、车载广播播放等成为广播节目收听的新形式。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为广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方便,可以使听众随时随地收听节目,而且还可以把喜欢的节目下载。
2.5 实现节目的流程化操作功能
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广播电台制作播出更迅速,以太网链接模式确保广播网络和服务器处理能力得到提高,使听众访问和使用资源更快捷。大量的网络技术在节目制作播放中的应用,使节目制作数据管理的全过程的多个环节更清晰,编制分工更明确,工作效率更高。通过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实现节目的流程化操作功能,实现节目制作的高效率。
3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网络化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技术在广播节目制作中的大量应用,显现出了网络化对于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的重要性和先进性。尤其是网络化对广播电台制作播出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广播电台为听众提供了更好的服务。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未来的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广播电台制作播出工作中,要不断创新,注重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应用,不断采用先进的网络化技术,以适应新的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事业发展形势。
3.1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需加快数字化进程
未来的广播电台数字化是建立一个播出与录制物理上隔离的数字音频系统,加强技术和经济指标的评价,以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广播技术,把广播电台的内容生产、运营和管理等综合业务融为一体,建立能够适应未来媒体发展需求的广播台网构架,使广播电台的发展趋向于新理念和高质量。
3.2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要采用“云计算”模型设计
“云计算”是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的方式。在音视频相关处理要求下,还需要客户端进行数据的辅助处理,所以未来广播电台的制作系统要在借鉴“云计算”的理念的基础之上进行研发设计。
3.3 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的制作系统采用多层架构
未来广播电台制作播出采用多层架构,既符合SOA规范,又可以保证业务基于服务实现。未来的制作系统摒弃了两层架构而采用多层架构,通用应用服务器的引入将系统的耦合度从紧转松,安全性大大提高,对复杂网络的适应能力也较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在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中的大量应用,促进了广播电台节目制作的质量,确保了节目播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了运行的稳定,提高了制作的工作效率,对于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保障广播电台的安全优质播出、保证电台的整体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广播电台制作播出要紧抓时代脉搏,提高网络技术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把握网络化发展的新趋势,努力提高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的质量,进而提升广播电台的核心竞争力,为广播电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杰.广播电台音频节目制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传媒科技,2010(11).
[2]陈月昌.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网络技术和网络化发展趋势[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08).
[3]曾铭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台自动化播出系统中的应用[J].电声技术,2002(04).
作者简介
殷秀芹(1968-),女,河北抚宁人,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制作播出技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