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代文书档案制度》

2014-03-12 12:12:26谢丽荣
档案与建设 2014年4期
关键词:清王朝秦国文书

谢丽荣

(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2013年岁末的一天,我来到位于故宫的紫禁城学会,见到学会顾问、明清档案专家秦国经先生,他送我《清代文书档案制度》一书。

《清代文书档案制度》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是秦国经从事明清档案整理和研究的又一成果。

全书由绪论开始,共16个章节。绪论首先回顾了中国历代文书档案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从夏代的典、谟、誓,到明代的诏、诰、制等,从形式到文种,从行文到传递,从收集到保管,都一一作了简明的介绍,使我们对历代的文书档案有了概念性的了解,从而对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民族、宗教、宫廷、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状况也有认识。书中第一章《清王朝及其国家机关的特点》,概述了清朝专制制度特点:首先皇帝专制独裁制度发展到历史的最高峰。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和准绳。其次清王朝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封建政权,其国家机关凸显民族歧视和民族统治的特点,即重要的岗位都是满族人承担,既便设满汉复职,也是满官主政。第二、三章介绍清代文书档案制度的三个阶段和文书处理机构设置。第四、五、六章分别论述了诏令文书、题奏文书、中央和地方官署来往文书制度。第七到九章分别论述了清代文书的保密和稽查制度、公文驿递制度、印信制度。第十到十二章分别论述了诏令文书、奏疏文书、官署来往文书的格式。第十三章论述了司法、科举、金融、外交等专门文书制度。第十四章专门论述了清代档案制度。第十五章介绍了清代档案的典藏。第十六章介绍清代利用档案撰修史籍制度。书后附有清代文书档案工作常用名词术语,收录相关名词术语306条,简要介绍了其含义和用法,对读者阅读和正确理解清代的档案文献很有帮助。

本书结构严谨,文字凝练,实践性强,不仅有研究中国文书史、档案史、清代政治史的重要参考价值,而且是广大青年档案工作者、文史爱好者阅读古代文献、从事历史文书档案整理和研究的必读工具书。

清王朝中央集权、皇帝专制达到了顶峰,为维护其封建统治,建立起一套庞大的国家机器,而这个机器中心就是皇权,整个国家机关都是围绕皇帝运转的。秦国经同我讲:我国古代文书档案,清代留下的最多也最完整,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典藏的清代档案就有900多万件。秦国经正是从浩瀚的清代档案中勘查它的脉络,深入到档案中梳理它的规律,研究它的内容,理清它的问题,总结编纂出《清代文书档案制度》一书。它为我们解读了清代文书档案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而了解整个清代的国家机器是如何运转的,皇帝是如何治国理政的。它为世人提供了了解和利用清代文书档案的基本线索,是我们今天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可借鉴和参考的重要历史资料。

秦国经还特别提到,当年周恩来号召“档案工作者应该向司马迁学习”。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的曾三为了贯彻执行周恩来的指示,提出:档案馆要熟悉档案内容,汇编档案史料,参加历史研究。秦国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利用长期从事档案整理、保管和研究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先后汇编很多部有价值的档案史料,而且还写出《御笔诏令说清史》《乾隆皇帝与马嘎尔尼》《紫禁城·皇家生活全书》,以及《乾隆皇帝治理宫廷的功绩》等历史论著。秦国经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从事整理研究明清档案几十年,充分体会到总理的号召和曾老的指示的重要意义,受益匪浅。档案的重要作用,也正是编纂历史,以充分发挥档案是第一手史料的功能。研究档案大有作为,在当前我们要利用档案,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中国梦服务。”

我们今天要继承发扬古代文书档案制度中严谨等可借鉴的部分,同时也要剔除它过于格式化、繁琐的一面。我们反对文山会海,但也不能该以公文形式发文的不用公文,用简单的工作形式来替代公文,这样势必失去公文的法律意义。

秦国经说:“我前半生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整理、研究明清档案。”写到这里,想起档案学家吴宝康前辈说过:“深入到档案的内容中去研究,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清王朝秦国文书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五张羊皮
秦国的“拐点”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20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18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瞒天过海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西夏学(2019年1期)2019-02-10 06:22:40
农耕文明的科技历史呈现
青年时代(2017年35期)2018-01-09 19:33:30
浅析张之洞与清朝的世代交替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清王朝的没落对当今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