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云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往往是一个走出与走不出的过程:走出了失败的阴霾,走不出成功的荣耀;走出了英雄气短,走不出儿女情长;走出了红尘喧嚣,走不出山林寂寞;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洪荒,走不出天道自然的制衡……
对此你有何感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抓住材料的中心主旨句“人生往往是一个走出与走不出的过程”立意即可,基本不存在离题问题。主旨句后的句子起到具体阐释主旨句的作用,意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当然,学生也可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立意。
1.人生或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其实就是“走出”与“走不出”交替的进程。
2.许多时候,“走出”与“走不出”往往是相对而言的,应辩证地从不同角度看待。
3.所谓“走出”,只不过是人类自身狂妄的偏执,人类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自我与宇宙的牢笼。
例文
走出与走不出
□黄鹏伟
黄昏后,我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太阳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撒下万道金光,田野中劫后余生的嫩草正迎风而立。我不禁感慨:小草依恋着阳光正如人依赖着水,它终其一生也走不出太阳的东升西落。
我常活在矛盾之中。人是否该吃饭?若吃了,终究不过还是要死。同样的问题却是几百万年前原始人所不曾想过的。他们走不出对食物的渴求,因而也不会走出生活去质疑。它们由猿到最后进化为现代人,贯穿其中的,却是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吃。为了吃,它们从采集到豢养;为了吃,它们不断大量繁衍后代,以获取更多劳动力;为了吃,它们发现了火,增添了新的生产方法;为了吃,它们建立了一种新的秩序,以达到平均分配食物,于是早期的氏族社会就这样形成了……他们永远也走不出物质生活的控制,一代又一代。可是他们又走出了,因为他们的后代创造出了有别于动物的上层建筑——艺术、宗教、建筑、法律。我禁不住感叹:他们竟这样吃出一个文明!
有人这样说:“哲学家是痛苦的,快乐的是猪。”
或许猪一生都是快乐的。但直到死亡,它也不会明了走不出低级的物质生活的悲哀。我愿今生是个痛苦的哲学家,却不愿做一头快乐的猪。哲学家走出了低级的物质生活感官享受,获得一种有别于纯粹物质的精神财富。
庄周曾说:“万事万物,方生方死。”或许人的一生无非是走出与走不出的更替。走出这个又陷入那个,但智者常常想:
走不出,是因为人无法违背规律;走得出,因为人是能动的。
评点
文章抓住材料的关键句,论证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一个走出和走不出的过程”的观点,高屋建瓴,观点全面辩证深刻。难能可贵的是,文章不仅立意高远,而且不自觉流露出一种不惧生活的艰难险阻,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胸襟和胆魄。美中不足的是,文章深度有余,广度不足:观点深刻辩证有余,用来佐证观点的论据素材却较为缺乏。此外,第一段作为引题虽然能使行文更自然,文辞也优美,但是语体风格却与整篇文章的议论文体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