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复杂设备基础预留孔洞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

2014-03-11 08:29:14姜明才李小军
建材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模子孔洞灌浆

姜明才,李小军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在水泥工业工程建设中,设备基础的预留孔质量问题是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避免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大体积的设备基础,由于孔洞很深,要求精度也高,更是难以控制,几乎每个项目施工过程中都会遇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机械设备基础的安装质量,更关系到设备今后的运行与稳定,伴随着现代化水泥项目规模的愈来愈大,以及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加大,承载大型设备基础也由于外形尺寸大、体积大,造型也越发的复杂。我们很多同行都会遇到大窑、磨机等大型复杂设备的基础质量问题,也都是在现场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补救,给施工进度和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现就此类质量通病进行归纳总结,从设计、制造、施工等管理过程,加强各方的沟通与有效的管理,从而使这些质量问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1 常见的质量问题

现将经常遇到的基础的质量问题列举如图1所示。

1)孔洞深度不足:由于设计错误和施工未能很好的控制,都会造成孔洞深度不够。设计上的差错往往不易察觉,经常见到的是忘记考虑给二次灌浆留出尺寸,或者是没有按照制造厂家提供的尺寸设计;还有是施工时操作不慎将混凝土从上口直接灌进模子里了或者是模子被振捣损坏而使得混凝土进入预留空洞当中,造成孔洞变浅,而使地脚螺栓无法正常放入。

2)孔洞胀模:这种情况是在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预埋空洞的模子的强度不够或者浇筑时被振捣破坏了,使得混凝土将模子往中间挤了,造成基础的空洞往内收缩,其收缩的变形程度远远超过了地脚螺栓的弯头直径,而导致地脚螺栓无法放入。这种模子一般是用钢筋焊接成型,然后用很细的钢丝网围两层,但是由于空洞的深度在2m左右,钢筋中间的加强筋偏少,使得强度不足;或者是由于操作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直接捣在了模子上,将钢丝网捣破了,使得混凝土进入到模子中,造成孔洞偏浅,也造成地脚螺栓无法放入。

3)基础孔洞上下产生偏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预留的孔洞模子固定不牢靠,当浇筑混凝土时受到混凝土的冲击,预埋模子产生了严重的偏移,致使孔洞向一边偏斜,多数情况下是上口偏移较少,而下口偏移很大,基础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设备的地脚螺栓无法放入。由于模子的长度一般都在2m左右,无论哪种模子,如果固定不可靠,或者施工时没有仔细操作,都有可能使得模子产生偏斜,结果是孔洞不合格,地脚螺栓无法正常放入。

4)孔洞位置错误:设计和施工如果没有很好的进行控制,都会使得预留的孔洞产生错误,而使设备无法进行正常安装。

5)基础偏高现象:由于基础施工时没能够控制好基础的标高,过多地浇筑了混凝土,使得基础上表面高出设计要求,多数情况下是将设备的二次灌浆层的高度尺寸挤占完了,在后续的设备安装过程中,如果该尺寸小于3cm,二次灌浆就很难施工且也很难保证二次灌浆的质量,这时要返工设备基础就将变得非常困难,往往是不得已而抬高设备,但是在这尺寸链上的设备都要同时抬高,非标设备也要进行变更,以消除尺寸偏差。一般产生基础偏高或者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错误造成的,而且往往是没有将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层留出来,使得设备无法进行正常的安装;当然也有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施工时未能控制好造成的。

由于孔洞过深而不能修改,只能在设备安装上想办法进行补救。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安装施工人员也只是采取敷衍的处理方法,且由于不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往往是简单处理了事,对于事后的质量控制非常困难,也给设备今后的安全稳定的运行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2 施工难点的分析

由于产生基础质量问题主要是出现在土建基础施工阶段,有时也会在设计阶段产生,在安装阶段才会发现,所以要力争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减少损失和不必要的浪费。目前,对于基础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还是比较粗放,不外乎木模板、泡沫板、钢板模、预制模等。但是,用木模和泡沫板的小型的设备基础可以使用,对于大型的设备基础就不行了,因为孔洞过深而无法将模板和泡沫板取出来,而且由于强度也不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时往往变形严重。所以施工一般都不采用,而是用3mm的钢板制作的模子,一但成型就很难返工,而且一般为了能够保证质量,最好是制作成上口小的锥体,直口的以后容易出现质量隐患,为了防止地脚被拔出,还是制作成椎体的为好,所以就要在事前进行严格的把关。近来国外出现了用压型钢板卷成的管子作为预留空洞的模子,而且在施工完成后不需要取出,直接进行一次灌浆就可以,并且由于有压型的槽,施工质量有保证,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引进该技术应用。

3 施工的改进及建议

质量的事前控制,对于负责设备安装的工程师来说,首先要核对图纸资料,将到场的设备图纸与工艺图纸进行核对,以便发现问题;如果条件允许,将到场开箱设备的底座或者地脚螺栓孔的实际尺寸进行测量,并且与设备图纸和工艺图纸进行仔细核对。在土建基础施工前,一方面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同时技术人员更应核实好图纸等技术文件,以便于尽早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设计变更,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在设备基础验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前,能够与负责土建的工程师共同进行基础的验线,也能够发现专业图纸之间的差错;尤其是标高和预留的孔洞支模的固定,因为标高一般要负差,并且要留足设备二次灌浆层的厚度,在基础周边的模板上留下浇筑控制红线,以方便施工人员的操作与控制。负责设备的工程师还要特别查看孔洞支模的固定情况,必需在纵横两个方向与周边模板牢固地固定。

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着手进行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在质量事故发生前进行管理,努力把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可以控制的状态。首先是人的因素:选派技术水平好的施工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基础施工的难点和关键点,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控制与操作;在材料方面,严格把握进场材料的质量,坚决制止不合格的材料用到工程当中;在利用方法上,尽可能的利用钢制的预留箱盒,并且必须保证在浇注混凝土时箱模不会移位和破损;在隐蔽前进行多专业的共同检测与验收,尽力把问题消灭在图纸上,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经过具体的施工实践,在施工前对施工的班组长进行了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同施工人员共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在模板的上面画上浇注混凝土的高度标记线,施工操作工人就会按照该划线控制好浇筑量,很好的避免了标高超高问题;在绑扎钢筋和放箱模阶段,让施工操作人员利用电焊将箱模与基础的布筋牢固地连接,有效地防止了箱模的偏移,另外也要提醒操作人员,一定要把箱模的上口封堵好,防止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等杂物的落入;在验筋阶段与土建、监理和机械工程师共同进行检验,实现了不同专业共同协作,能够有效地发现图纸当中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浇注混凝土前防止由于设计的原因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4 结 语

通过以上具体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基础预留孔洞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施工的过程流畅。问题自然是越早发现越好,能够及时解决,需要项目各方多进行沟通与协调,并且在浇注混凝土前的检查验收,最好能够多专业联合进行检查,这样把问题在事前发现和处理,交安过程也就变得比较轻松容易。

[1]江正荣.大型设备基础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

[2]熊会思.新型干法烧成水泥熟料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与使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3]彭 寿,王 军.大型水泥厂生产装置及其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

[4]朱昆泉,许林发.建材机械工程手册[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5]李建峰.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刘继鹏.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模子孔洞灌浆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14
一种面向孔洞修复的三角网格复杂孔洞分割方法
女儿节
孔洞加工工艺的概述及鉴定要点简析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22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7:06
一个模子里刻出来
特别文摘(2017年18期)2017-11-13 22:20:51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玻璃浆料键合中的孔洞抑制和微复合调控
冲击加载下孔洞形成微射流的最大侵彻深度
计算物理(2014年1期)2014-03-11 17:00:29
灌浆法在路面抢修中的应用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