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谢光义
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虽然已初步实施农村养老保险,但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比重的10%,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3.7%,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加剧以及农村打工者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如何解决农村人口的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农民收入还是普遍较低,难以承担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的保费。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5%,但受观念、制度、经济条件的制约,约有80%以上老年人没有参保。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投保的农民多,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投保少,而且投社会养老保险的人群主要是中青年,绝大多数老人没有被纳入社会化养老体系之中。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养老保险覆盖面小,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瓶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65岁以上特别是高龄的老人成为增长最快的又一个群体。农村老年人一无储蓄,二无收入,而这些高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医疗费用高,患病率也高,部分老人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在洗澡、穿衣、上厕所、吃饭等方面,16.7% 的人或多或少需要他人的帮助,5.1%完全依赖他人。而且农村青壮年大量涌入城市打工,这对农村养老保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养儿防老,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将越来越多的农村子女与其父母所在地域分开,同时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也使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农村逐渐出现“421”的家庭、“丁克”家庭,传统的养老模式已难维持,农村的养老观念也在日益改变,养儿防老的思想传统也在逐渐变化,这迫切需要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各省市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已经筹集的农保资金主要集中在东部少数几个发达省市,这些省市经济发达,财政收入多,财政支持多;而中西部多数地区经济落后,财政难以提供有力的支持。从保险基金规模上看,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保险基金占全国农保基金总额的70%以上,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保险基金总额占全国农保基金的比重还不到30%。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个人缴纳一部分;企业缴纳一部分,国家给予适当补贴。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不高,农民无力承担过多保险费;而且大多数企业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更多补助,并且国家财力有限,投入很少,这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严重不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
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虽然由各个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管理,但在许多县级单位,基金管理职能还没移交,社保基金依然由民政部门管理。保险基金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很难对其有效的利用,不能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一些地方政府挪用、盗用的保险基金现象屡见不鲜,从而破坏了保险基金的完整性。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广大农民习惯于“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障的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养老保险可买可不买,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地宣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
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时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同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原则;二是要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三是同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必须从我国农村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各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项目、范围和具体标准的确定,必须与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要理顺养老保险管理体制,首先要统一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的人、财、物。要改变现有的县级统筹与管理的模式,统一由省级单位来进行统筹与管理。国家制定基金运营管理方法,运营管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并对统筹单位负责。其次要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力度,积极催缴企业拖欠的养老基金,对有能力而长期拖欠保险费的企业进行曝光,必要时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三是严禁滞留、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确保基金的完整性。最后要加强基金运行的监管,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是政府的一项责任,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成本支出。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将农村养老保险纳入法制轨道,要明确其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并形成长效增长机制。现阶段,政府应把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制度,兑现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有:个人、企业、国家,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单靠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支持力度来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问题,这不太现实,因而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缴纳保险费的能力;二是鼓励农民购买商业保险,提高农民风险保障程度;三是要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力度,积极催缴企业拖欠的养老基金,对有能力而长期拖欠保险费的企业,进行曝光,必要时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对缴费情况好的企业,政府可给予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积极缴纳保险费;四是在保险基金投资方面,除了购买债券,储蓄以外,还可以进行股票投资,不动产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率;五是必要时发行社会保险福利彩票。在现阶段,发行社会养老保险彩票,可以解决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
[1] 史锦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路[J].开放导报,2007(6).
[2] 史维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7(6).
[3] 李逸波,胡灵红.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4] 彭典.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9(6).
[5] 成海军.中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J].广东社会科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