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钢
传承“军工魂”实现“军工梦”
■ 方 钢
在江南还有很多像杨芳、尹波这样的员工。他们坚信时间和耐心能够把桑叶变成云霞般的彩锦;他们的基因里既有“军工魂”又有“军工梦”;他们早已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了企业的梦想之中。
江南新一代军工人用实际行动实现着“军工梦”
几天前,我在公司的桥头公园遇到了退休职工周宪。我们聊了一会儿后,话题自然就谈到了他舅舅吴运铎的事迹上。周宪给我讲了一些吴运铎鲜为人知的故事,吴运铎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是我们江南公司的第一任厂长。
其实在几年前,我就看过《吴运铎》这部电影,英雄吴运铎是个有梦想的人,他的梦想就是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制造出好用的武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把一切献给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梦想的实现,吴运铎多次在生死关头抢着做试验,拆炸弹;他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伤口达100多处;他左眼失明,右腿炸残……这些付出让他成功研制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枪榴弹、平射炮等新武器。他的精神凝聚成了“军工魂”。他是军工人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1952年,江南厂成立,吴运铎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名军工人怀揣着建立强大军工的梦想汇聚于江南,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智慧、血汗甚至生命,研制、生产出了一系列能够克敌制胜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在抗美援朝战争,珍宝岛的自卫,中印边境的争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进入了和平时期,我们公司走上了一条军转民、军民品相结合的道路。这一时期,新一代军工人在继续传承“军工魂”的同时,更是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力度,他们要在新的时期去构筑“军工梦”,追逐“军工梦”,实现“军工梦”。
今年5月11日,《湖南日报》以《铣床边冒出的“数控专家”》为题,刊发了我公司杨芳在工作中的创新事迹。1986年,年仅16岁的杨芳进入了江南公司,走上了铣削加工岗位,通过多年的磨砺,她成为了兵器集团公司的关键技能带头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杨芳在工作中有着这样的“霸气”:即使自己在科研试制过程中走进了死胡同,也要纵身一跳跃上墙头,从高处寻找加工技术上的出口。正是这种“霸气”和拼劲让这位“女汉子”形成了独特的数控加工技术!近年来,杨芳先后承担了航母某部件制造工艺等五十多项科研试制生产任务,她采用一系列独创性的方法解决了加工中的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英名从来立于劳。5月29日,以杨芳名字命名的国家级工作室——“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江南,这里即将成为“金色蓝领”的培训基地。
在“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公司之前,江南还有一家劳模工作室,它的主人是尹波。尹波是江南的一名科研人员,也是兵器集团的首席专家。尹波在电气自动化行业潜心工作了二十多年,已在该领域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设计、制造的智能低电阻测量仪已从第一代发展至第五代,第五代产品即将用于某型运载火箭。这印证了一句话:好东西是聪明人用“笨办法”做出来的。
必须拥有竞争的“核武器”,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使公司在高科技领域从过去的跟跑变成未来的领跑。这是尹波的肺腑之言。2000年,公司为了提高科研生产的能力,决定装备一台多轴联动的数控缠绕机。当时国内没有生产,而西方国家又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怎么办?尹波和他的同事协同作战,研制出了具有核心技术的多轴联动数控缠绕机并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
回想起研制的那段时光,尹波说他和同事们是合伙奋斗的“群狼”,“群狼定能胜虎”。是啊,在2006年的哈尔滨项目招标会上,江南公司生产的数控缠绕机击败了跨国公司德国百事达的同类产品,获得了较大的产品订单,江南制造因此声名鹊起,并在业内赢得了敢踢“百事达屁股”的赞誉。
其实,在江南还有很多像杨芳、尹波这样的员工。他们坚信时间和耐心能够把桑叶变成云霞般的彩锦;他们的基因里既有“军工魂”又有“军工梦”;他们早已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了企业的梦想之中。
就在几天前,《亚太防务》、《文萃报》等媒体以较大篇幅详细介绍了一种威震全球的武器装备,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文章介绍的正是我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中的一种。
当年,该产品与美国一家公司出品的同类型产品同场竞技,比试过程中,江南生产的产品如同针尖穿过针鼻一般,准确击中目标,最终以5比3完胜美国公司的产品。那一刻,参试的“军工人”沸腾了热血。静水深流,我公司生产的这款产品经过厚积薄发,终于脱颖而出,从此名扬全球。
江南人,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制造”毫不逊色欧美制造甚至优于欧美制造。江南人,用实力证明了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传承“军工魂”,实现“军工梦”,江南的明天会更好。
江南新一代军工人用实际行动实现着“军工梦”
(作者单位:江南工业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