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事

2014-03-03 21:32:33
新民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婚育民政局户籍

婚育证明

柴会群(上海,记者)

近几年,我的收入当中悄悄增加了一项:计生奖。数额大概在一千块左右的样子。但前提是要交几份材料。有的同事嫌麻烦,一直没交。但大部分人跟我一样,在这笔奖金的诱惑下,开始与原本陌生的计生部门打交道。

我看了一下单位通知,材料共需这么几项:婚育证明、父母光荣证、孩子出生证、结婚证、准生证、管理卡。对于我这样的未婚人员而言,事情要简单很多,主要就是要一个婚育证明。

其实,类似证明我两年前办过一次。基本程序是这样:先到我在上海的集体户口挂靠地即某人才中心开一个证明,然后拿着这个证明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再拿着户籍证明去街道计生办,他们会免费发给我一个绿皮本,名称似叫“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按单位的说法,这个本现已过期,我需要重新办。

于是,我再次来到人才中心,拿着他们开出的证明到派出所,由派出所开出户籍证明后,再拿着户籍证明来到街道计生办。但接待我的大妈说,政策变了,他们不再发“绿皮本”。像我这样的男性未婚人士,要获取计生办的证明,还需走两个程序:先到区民政局开一个“未婚证明”,之后再回人才中心开一个“未育证明”。拿到这两项证明之后,再到他们这儿来。

我不禁疑惑:只拿到“未婚证明”还不够?如果我未婚,怎么可能生孩子呢?这还要证明?大妈似乎就等着我这么问,一句话把我给呛了回去:“张艺谋没结婚吧?不也生了孩子?”

最后,跑过区民政局、人才中心后,我又回到街道计生办。这次,我的材料终于齐了。共包括四项:派出所户籍证明、区民政局的证明、人才中心的证明,外加身份证。在我写好第三份“未婚未育未收养”的承诺书后,终于换来了大妈盖的一个“计划生育专用章”。后来我知道,单位要的就是这个。

记一次难忘的展览

金 娜(北京,作家)

在我的老家福建石狮,家和房屋都被称为厝。2013年,因为老厝要被拆迁,我想策划一个展览,纪念那些每分钟都在流逝的中国图景。最早在网上呼应我的是摄影家颜长江,他很悲壮地表示,愿意捐赠他的代表作《纸人》系列给我,如果坚持要拆的话,他请我在老厝焚烧他的作品,作为献给老厝的祭品。我与颜长江素不相识,但他却因为一条微博而做出如上决定,这让我大大地动容了。

此前,为了祖宅,我深夜愤懑,写了几段东西,一觉醒来获得新浪网友十万次转发,超过三千万人次的阅读。那瞬间,我知道,我触到了大家的痛点。在筹展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展览起于私人,展览也在私人空间,更获得许多艺术家私人支持,但却绝不是为了私人,更无一个参与者为了私利。

我在网上喊了几声,果然应声如雷。很多艺术家慷慨地说:我捐给你,如果,老厝能留下,就当是送给老厝的藏品,让她更富足。如果留不下,就把作品钉死在墙上,推土机来的时候,就让作品陪着老厝一起走吧。中国人说陪葬,或者说祭祀,随便了,总之,我们愿意与她共存亡。粉身碎骨也好,挫骨扬灰也好,总之,我们认了。

我请了曾璜先生作为这次特别的展览的学术主持。他让我收藏Ernst Boerschmann19世纪拍摄的《中国建筑与景观》,放在老厝。我觉得特别好。

这是一次动人的展览,在中国影像艺术展览史上堪称独一无二,参展艺术家随意请出几位即可搭建一个顶级摄影节的评委阵容,他们第一次集体将作品放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村庄,一栋此前默默无闻的老厝。参展的艺术家都是自愿的,他们都知道这栋老厝的故事,都明白她朝不保夕的境况,他们愿意参展的初因,皆因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温柔又坚决的心灵。endprint

猜你喜欢
婚育民政局户籍
青年群体婚育意愿图景勾勒及因应策略
社会组织变更登记的主要法律问题——董某某不服某县民政局行政登记行政诉讼案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1:24
杜撰婚育史应该被解雇吗?
公民与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 00:57:22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YOU’VE GOT QUESTIONS?SHE’SGOTANSWERS (BUT YOUPRO BABLYWON’TLIKE THEM)
汉语世界(2020年4期)2020-08-11 08:38:18
未婚育女性也要防乳腺炎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13
北京市工程咨询协会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5A级社会组织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2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