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飞
不久前,不少媒体纷纷转载成都商报记者采访近来名噪一时的北京庆丰包子铺副总经理徐林的一则消息,引人注目的标题是“庆丰包子铺收藏起主席用过的餐桌餐具”。
看到这则消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35年前与之非常近似的那则消息:1978年底,中共中央党校组织学员到北京市郊红星养猪场参观机械化养猪,大家看到在该场的会议室内,将曾经来场视察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那里用过的物品,如热水瓶、茶杯、椅子等陈列在特意制作的玻璃橱柜中。学员王立本于1978年12月29日给华国锋同志写信批评这种做法。他在信中说:“今后,您还要到千千万万的基层单位视察工作,假如也都模仿起来,在人们精神中会产生什么影响?”王立本建议:“从今以后,对健在的党、国家和人民的领袖,不要用这种方式表示敬爱。”华国锋同志1979年1月16日给王立本写信答复,信中说:“你提的意见很好,我已托北京市委领导同志对红星养猪实验场的同志们做了思想工作,将陈列物品撤去,以后如有类似情况都照此办理,以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国内多家媒体曾对此事作专门报道。
以上两则消息,一则发生在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时,一则发生在改革开放已历35年之后,但其核心情节及其蕴含的价值取向却惊人的相似。这从一个侧面使人感慨历史的进步是何等缓慢!
历史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第一,肃清封建主义思想遗毒仍然任重道远。“庆丰包子铺收藏起主席用过的餐桌餐具”,这样的事,以前在中国曾出现过许多事例,特别是在“文革”期间。九大时毛主席用过的杯子、笔、纸都曾被代表们争先恐后地珍藏,毛主席赠送工宣队的芒果复制品更是被各地千万人列队迎接。我们国家有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历史,社会大众中,都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受到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再加之在社会建设上长期缺乏坚定的、深刻的、有效的肃清封建主义思想遗毒的教育,这就使得至今在社会生活中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忽隐忽现。
第二,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难以掩饰现代文明及公民意识的匮乏。改革开放35年,GDP成几何级数增长,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相比之下,社会和公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却并没有相伴而行,其提升的速度已经远远落在物质文明的后面。领袖人物吃过的东西,就趋之若鹜,领袖人物用过的东西,就视若珍宝,这种现象仿佛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令人忧虑的是,我们对提升包括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在内的现代文明,还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三,媒体和宣传还缺乏积极的引导。稍加注意就会明显感受到,对两个同一类型的事件,35年前后媒体和宣传的反映却很不一样。35年前,媒体对养猪场收藏主席用品的报道,是鲜明地表达了解放思想、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价值取向,对社会进步起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而35年后媒体对包子铺收藏主席用品的报道,更多的是为吸引读者眼球的直观表述,价值取向含混不清。是媒体的认知能力和思想水平下降了呢,还是对媒体的管理和指导需要改善呢?
第四,有关部门还缺乏积极的作为。既然35年前党的领袖人物就有“以后如有类似情况都照此办理,以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的意见,那么,对35年后的“类似情况”,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参照办理,对群众的热情加以引导呢?广大人民群众对习主席力行群众路线,厉行党风政风规定措施衷心称赞,对反腐斗争的决心和魄力寄予厚望。及时加强对类似“庆丰包子铺收藏餐桌餐具”现象的舆论引导,无疑是新世纪的一次生动的民主意识、公民意识的教育,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