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伟黄莺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我国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血液。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追求最大化的利润无疑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流程还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财务核算水平低的问题,尤其是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种类很多,它们从之前单一的民营企业逐步扩展成包括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多种形式。
首先是中小企业未安排专门的成本核算财务员工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少,会计人员数量也不多,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有时要全权负责所以财务相关的工作。财务管理没有做到明确的职能划分,财务人员所负责的工作基本都相同,这样不仅会导致财务管理效率低下,还会额外的增加企业管理成本。
其次是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不规范。在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中,不管企业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同种类产品的整合后计算出的产品消耗是大体一致的,但是却不能确保各种产品的销售价是一模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出的产品数量、利润值、损耗值都无法准确的展现出企业实际的成本情况,进而也就无法为企业的日常运营和高层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等。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部分成本较低的中小企业应用的成本管理手段与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不符合,他们缺乏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管理手段。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还处在探索时期,还未形成满足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机制,他们多数引用其他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这对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产生严重的制约。
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正常情况下是要科学、有效的控制企业实际产生的损耗。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没有明确成本预算标准,因此企业实际运营中产生的不正常损耗也很不容易被发现,进而影响企业高层对于财务真实情况的了解。此外,这种不正常损耗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纠正和规范,久而久之,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损失。成本核算无法在企业的经营中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此外,很多中小企业中还存在从编写、篡改成本核算手册等现象,这样会导致信息的严重失真,进而间接影响到企业以成本为根基的各种管理活动。
中小企业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度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这样可以有效跟踪成本管理资金的各项支出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确保财务相关资料的准确性,确保财务管理中的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高层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不同的企业的生产产品不同,其生产管理也就必然存在区别。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不仅要符合企业生产的特点,还要符合企业加强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针对同一产线上的不同产品,应当将每一种产品确定为成本计算的对象,使用“品种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然后采用“系数法”进行同一类型不同规格产品成本的核算。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成本核算对象才可以确保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进而为企业的战略性决策等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强制性的成本核算机制的成效一般都不是长期的,因此加强成本核算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全体员工自发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此外,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有可能出现成本核算不真实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完善成本监督机制。首先,企业应当成立专门的成本核算监督队伍,确保他们都了解成本核算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方法,这样有利于他们对于成本核算中出现的虚假行为可以有效的辨别。其次,企业内部可以采用经验判断法、耗材核对法、摊提标准法、费用验算法对于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中小企业的员工中不是所有的人都对成本管理有准确的认识,他们的行为对成本管理可能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向企业的所有员工普及成本管理意识,强化他们成本管理理念,将成本管理变成多数人员参与的管理活动。此外,企业应当加强成本管理培训,注重培养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确保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
我国的中小企业应当发挥自身的长处,规避自身的短处以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掌握和应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长远发展都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还应当学习其他企业好的成本核算理念并将其发展成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创新理念。
[1]董云杰.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1).
[2]刘可可.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