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不当挂名主编

2014-02-24 09:25:22文彦群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1期
关键词:编务重庆出版社书系

文彦群

1992年,重庆出版社曾编选出版了一套大型丛书:《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共9编22卷,1000余万字,大32开精装本。由林默涵领衔总编,魏巍、张学新、沈世鸣任副总编,协助总编处理各种具体编务工作。总编之下,各卷另设有主编 1人,多为延安时期解放区革命文学的老人。丛书各编的具体选编任务,主要由天津社科院文学所的部分学者承担,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19个解放区,精选以上各类文学作品,共2000多篇,作者1000人以上,可谓皇皇巨著,盛极一时。

笔者虽然不曾见过此书,因缘巧合,却从天津学者孙玉蓉的文章里知道了它的存在。据孙玉蓉在一篇文章中讲,丛书小说卷的主编人选,当年重庆出版社首先考虑的是老作家孙犁,并派出版社的负责人,千里迢迢,前往天津登门拜访,以示郑重聘请,不料却被孙犁婉言谢绝,不留商量的余地。孙犁的举动,令圈里人士大为惊异,表示不能理解。

大家知道,孙犁也是一位从延安过来的解放区资深老作家。1945年春天,孙犁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之时,他的小说名篇《荷花淀》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还有《芦花荡》等一系列《白洋淀纪事》作品,令读者耳目一新,在当时的根据地和国统区,都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得到过中央最高首长的肯定,也就此奠定了他在解放区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此说来,编选解放区文学,约请孙犁担纲小说卷的主编,当是众望所归的不二人选。

孙犁谢绝重庆出版社的聘请,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大家都明白,像这种大型丛书的编选出版,是需要多人共同操作完成。所谓主编之职,既是个人名望资历的所在,也是文学实力的呈现,只需出谋划策,指导指点即可,至于繁琐具体的编务工作,则会安排他人来做。此外,出版社还会付给主编一笔相当优厚的报酬。对于一般人来说,此等美差,正是求之不得之事。

事后不久,孙玉蓉有一次拜访孙犁,两人谈及此事。据孙玉蓉回忆,孙犁曾这样解释说:“正因为这样,我才不能答应。”他说在30年代,鲁迅、茅盾、朱自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之时,都是亲力亲为,自己动手搜集资料,阅读作品,最后还要写出长篇《导论》。至于《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道理也是一样,如果答应,就应亲自动手,但现在自己身体不好,深感力不从心。孙犁坦言:“既然干不了,就不要答应,挂虚名的事,我是不会干的。”

孙犁所言,当是实情。1992年,孙犁年满80岁,真正进入到了人生的晚途,健康状况已大不如前,心脏、肠胃,都有问题,常感不适。次年春节过后,病情一度恶化,不得已住院进行手术,切除了胃的大部分(病症为胃癌)。病后每天仅可看看报纸,不能做其他稍费脑力的工作,直到1994年才逐渐有所恢复。再说以孙犁耿介傲岸的性格,拒绝这样的虚名浮利,也符合他一贯的作风。

孙玉蓉的这篇文章题为《老作家的风范》,写于1992年6月。如今,斯人不再,风范长存。联想当下文坛、学界某些乱七八糟的现象,不由人会生出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慨叹!

(责任编辑:齐风)(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编务重庆出版社书系
提高编务质量?推动行业发展
文化产业(2024年7期)2024-04-05 16:03:52
气场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艺术评论(2019年6期)2019-01-30 09:00:58
论编务人员服务意识对科技期刊发展的促进作用
天津科技(2019年10期)2019-01-19 02:45:37
哲思
哲思
读者(2017年11期)2017-05-16 18:28:04
高校学报编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春风十里,不及捧你在手
——热销书系“恋恋中国风”再度强势来袭
编务主体意识初探
《大宋状元冯时行》
文学自由谈(2016年1期)2016-03-16 19: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