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萨马依观“柳”

2014-02-24 21:38:45刘是何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哈巴河县风沙胡杨

刘是何

被称为西北边陲生态第一县的哈巴河县,山清水秀,绿林成荫,是新疆生态最好的县市之一。走进哈巴河,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巨型的生态公园。特别是哈巴河县境内古老原始的千年柳林,不仅记录了哈巴河千年生态的历史,也为这个西北生态大县增色不少,更体现了当地各族人民强烈的生态意识。

2013年秋天,我和友人从哈巴河县城出发,一路向北,柏油马路走到了尽头,我们乘坐的越野车驶上了凹凸的泥泞路,手机的信号也消失了。车子爬上一个小头后向左一拐,驶向一条不算大的山沟,向前行进了5公里多,我们来到了萨马依沟,一棵棵出现在面前的大柳树,让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也为眼前这么大的柳树感到吃惊,这真是深藏山间人不知啊。

看到眼前的这些大柳树,让我想起了新疆的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胡杨是在2500年前,安家落户到新疆境内,被人们称之为“沙漠勇士”。因此,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的诗人、摄影家、画家、作家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赞颂胡杨,宣扬胡杨精神。而眼前的这些柳树呢,它们同样默默地守护着青山绿水,守候着人们的生活乐园,它在新疆生长的年代可追溯至万年以前,怎么就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呢?

其实,柳树属落叶大乔木,具有耐寒、耐涝、耐旱等特点,在全世界约有520余种,我国就有250余种,遍及全国各地,早在2000多年就有人工栽培柳树用于绿化、观赏的历史。在许多诗人、画家的眼里柳树是柔弱的,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古至今,有多达数以百计的诗人描写柳树,但大部分都是赞扬柳树柔弱的一面,很少有人像描写胡杨那样去赞扬柳树。

而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柳树,在战风雪、斗风沙的战线上一点都不比胡杨逊色,也许是生长在大西北的缘故,它展现给我们的形象是苍劲的,是刚毅的。在这些柳树的身上找不到一点人们描写的那样柔弱,它们都像是一个个高大的武士、更像是一个个巨人守候着这里的幸福与安宁。

眼前这些柳树有着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虽断臂折腰,仍挺立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遍体,仍显现着那一腔硬朗的本色。它们始终用自己的躯体挡起风沙,为我们保住了一处处青山绿水。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催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为了固牢脚下的土地流失,它将根茎延伸到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同时包容了天与地,包容了人与自然。无论是城市乡村、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大漠戈壁都能见到柳树的身影,无怨无悔地挺立在风沙之中,一看到它们,就会想起岳飞等无数中国古人的气节,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凛然气节。其实,在中华大地上,总有那么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总有那么一批无私奉献的中坚,总有那么一批淡泊名利的名仕,如中流砥柱,撑起江河大川。不被人知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同理,不被人知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平凡。

看到眼前这些引人入胜、让人深思的柳树,自己也仿佛走进了金戈铁马的沧桑岁月,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远古的时代。

一阵轻风吹来,自己如梦方醒。突然一下又回到了现实,再看看眼前的这些柳树,它的存在就是对一个地方的守卫,就是一种奉献,敬佩之情也因此油然而生。驱使自己拿起手中的相机,拍摄下它们雄伟的英姿。在这里拍摄、观赏这些柳树,不仅仅是一次精神享受,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洗礼!

猜你喜欢
哈巴河县风沙胡杨
千年胡杨
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30
大美胡杨
北广人物(2020年47期)2020-12-09 06:24:12
风沙地区公路路基防护措施初探
工程与建设(2019年3期)2019-10-10 01:40:40
东明县风沙化土地监测与治理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3
家风伴我成长
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思考
绿色科技(2017年3期)2017-03-14 20:11:52
胡杨颂
甘肃林业(2016年4期)2016-11-07 08:57:01
高考试题中“风沙、河沙”知识点的解读
地理教学(2015年15期)2016-01-06 12:00:14
基于遥感的草地信息提取及动态监测研究:以新疆哈巴河县为例
草食家畜(2012年2期)2012-03-20 13:22:38
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