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猪场仔猪暴发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2014-02-15 06:15:56王洪光汤德元李春燕曾智勇
猪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渗出性革兰氏皮炎

王洪光,田 芬,汤德元*,李春燕,曾智勇,刘 建,郝 飞,李 达

(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六盘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六盘水 553000)

仔猪葡萄球菌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于哺乳及断奶前后仔猪[1]。2013年9月,贵州省某养猪场饲养的新生仔猪发生以头面部鳞片状结痂及四肢出现烂斑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为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该猪场30多头新生仔猪全部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面部、腹部及四肢等处出现黑色丘疹,有的出现水泡,溃烂后形成黑色结痂(见图1)。仔猪于4~5日龄开始发病,有的十几天后可自行康复,但使用青霉素和黄芪多糖治疗后病程缩短。

2 实验室诊断

2.1 染色镜检

无菌取心脏及肝脏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组织,分别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染色结果见图2。

图1 病猪面部和四肢临床症状

图2 染色镜检结果

2.2 分离培养

将病猪心脏及肝脏分别接种血液琼脂平板和普通琼脂平板,37 ℃培养24~48 h,可见血液琼脂平板中生长的细菌多数形成明显的溶血;普通琼脂平板中形成轮廓清晰,表面光滑隆起,边缘整齐、不透明的白色圆形菌落;挑取并稀释血液琼脂平板中溶血菌接种于加有青霉素的普通琼脂平板,37 ℃培养24~72 h,未生长出任何菌落;挑取普通琼脂平板中菌落进行涂片,并作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成对或呈葡萄串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2.3 生化鉴定

生化试验结果为: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过氧化氢酶及凝固酶试验为阳性。

甘露醇发酵试验:将菌落接种于甘露醇发酵管中,于37 ℃分别有氧和厌氧培养24 h。结果可见有氧条件下可分解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为阳性;厌氧条件下不分解甘露醇,为阴性。

过氧化氢酶试验:取少量3%过氧化氢注入清洁小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少量细菌,插入过氧化氢液面下。结果有气泡产生,为阳性。

凝固酶试验:取1∶10的兔血浆1 mL于清洁小试管中,加入5~10滴细菌悬液,摇匀,置37 ℃培养,定时观察至6 h。结果可见试管呈现胶冻状,为阳性。

2.4 动物试验

取普通琼脂平板中培养的菌落制成悬液,0.2 mL接种于生长条件相同的3只小鼠。接种一段时间后小鼠出现精神不振,采食、饮水减少;被毛耸立,肛门周围有污秽物粘连,蜷于一角,24~48 h小鼠均死亡。剖检发现,小鼠肺脏、肝脏淤血,肿大;脾脏肿大、坏死;肾脏有出血点;胃黏膜水肿增厚,黏膜下或表面出现脓性溃疡灶;肠黏膜有小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取病变脏器,组织触片,染色镜检发现大量呈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

3 确诊

根据临床典型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实验,确诊为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病。

4 治疗

用3%~5%龙胆紫溶液对皮肤的损伤处进行处置,同时采用全身治疗,控制炎症,防止继发感染形成脓毒败血症,临床上选用青霉素配黄芪多糖等药物进行饲喂治疗;加强消毒管理,病猪排泄物及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食槽等,用2%~4%火碱溶液或l0%~20%石灰乳进行彻底清洁并消毒,猪舍地面、墙壁、饲槽用火碱、生石灰、复合酚等消毒。

5 讨论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初步判断该猪场发病仔猪疑为细菌感染,经组织触片染色、细菌培养并涂片染色、生化鉴定及动物试验等过程鉴定该猪场仔猪为革兰氏阳性的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因此,该猪场应根据场内情况,对猪舍及猪群进行全面消毒,及时隔离感染猪并使用青霉素与黄芪多糖等药物配合进行防治,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和猪群的卫生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继发感染等造成经济损失。

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又名猪油皮病或“煤烟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常发的一种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泡形成以及体表痂皮结壳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在未断奶和刚断奶仔猪中,该病呈急性和超急性感染,而在成年猪中,该病为慢性感染[3]。该病以3日龄后的仔猪和3~5周龄刚断奶的仔猪易感,一般呈散发,患猪常出现全身性油脂样渗出性皮炎,呈现油腻、黏湿、污秽、棕红色或棕褐色痂皮的皮肤,但无瘙痒特征。葡萄球菌可导致仔猪发生渗出性皮炎和关节炎,严重影响了猪只的生长发育,甚至可成为僵猪,引起死亡,已经成为猪场常见传染病之一,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4]。

猪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常寄居于皮肤和黏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损伤时,病菌便乘虚而入[5]。因此该病宜采取合理饲养管理,科学预防。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积水和尿粪,以防滋生病原菌,降低猪体抵抗力;保持地面平整,避免猪体摩擦受损或被尖锐物品刺伤;还应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特别是仔猪出生和断奶时的管理,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以增强其抵抗力;同时还要搞好环境卫生,对猪体、圈舍和场地定期进行彻底消毒,杀灭病原。一旦猪群发病,应立即重新消毒并给与体内体外结合治疗。

[1] 江梅.一例仔猪葡萄球菌病的诊治[J].中国畜禽种业 ,2012,8(7):111.

[2] 张玉玉,吴家强,郭立辉,等.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 [J]. 济南大学学报 ,2011,25(3):269-273.

[3] LAMMLER C.Staphylococcus hyicus.the cause of exudative epidermitis of swine[J].Bed Munch Ticrarztl Wochenschr,1990,103:60-63.

[4] 刘振春.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27(4):154.

[5] 蔡汝健,郝永清,宋长绪.猪渗出性皮炎[J]. 动物医学进展 ,2008,29(8):107-109.

猜你喜欢
渗出性革兰氏皮炎
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护理学与药理学探析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0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交替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例复习及其发生机理的思索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