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雪杏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连雪杏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高校是人才输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对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校;立德树人;德育;路径
目前,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亲自体验道德情感,在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熏陶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宣传道德模范平凡生活等榜样教育,让大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道德的魅力,从而自觉地做一个有时代精神的道德人。
课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主要的渠道,在思想层面夯实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从而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立德树人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过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根据教学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时充实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把理论讲明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时代和学生生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内化立德树人教育观念
实践育人是高校培养人才另外一条重要的渠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教育不仅在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同时要给学生搭建各类实践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等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地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达到内化的效果。
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弥补在课堂德育过程中所缺乏的实践性;能使学生充分地得到体验;能够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将外在的品德要求内化于其心、外践于其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受教育,长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意识,在实践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立德树人”理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积淀,要充分发挥文化对大学生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一)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加立德树人文化厚度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民族印记,是中华民族语言习俗、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主动地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同时也要不断地开展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自觉地以中华传统美德修身律己,不断地完善人格修养,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的灵魂。
(二)传承优良家风,丰富立德树人文化内涵
家庭在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文化传承与道德教育、人格培养方面更是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在一个家庭中最能体现这个家庭成员的精神面貌特征就是家风。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最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言行的一种精神支柱。
家风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更多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及长辈应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为家中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烙下家风的印记,展现出一个崇德尚善的精神面貌。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品格,那么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效果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渗透于高校的教学和校园活动中。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具有良好校风的学校,可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尚。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高校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融入到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在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宋史》曰:“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因此,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离不开榜样人物和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教师的以身作则。高校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大学生,榜样教育更应该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一)立德树人,师德为范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灵魂。教师肩负着知识传授、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生增长见识和思想进步的精神导师。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言传,更要身教,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论语·子路》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以德立教,以身作则。教师应树立起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不断地加强育人意识,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去引导学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率先垂范,增强德育的自觉性。
(二)道德榜样,传播正能量
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利用新媒体这个新兴的舆论场所,积极地传播正能量,宣传和弘扬道德模范。而道德模范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把自己的日常小事与公众分享,拉近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真切地感受到道德模范的内心世界,把新媒体这个网络平台变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道德模范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榜样教育中不是只有那些发展全面、全身都焕发出英雄本色的先进典型,才具有榜样示范的效果。小中见大,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做平凡的榜样,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需要修养和情操,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在校园当中,那些积极分子、先进分子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这些先进学生的优秀品德对其他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其教育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可行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服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作为立德树人的教育主体,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特别是公民意识和自律能力方面的培养。
(一)重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
要成才,先成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立德树人,究其根本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校的公民意识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提升学生的公民文明素质,让学生主动地担负起一位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讲美德,树立社会良好新风尚。新时期的立德树人工作应该“在德育目标上培养一个同时具备基础道德文明素养,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的共和国公民,应当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当然共识。”
(二)注重自律精神培育
高校的人才培养,除了知识上的传授,也要注重人格的培养。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的道德意识。重视道德自觉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强化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大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道德义务、责任与权利,并在实践中付诸行动,通过自我反思,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才能逐渐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它内化为自我完善的追求,做一个有时代精神的有道德的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期的教育事业更要注重学生德才的培育,以德为先,积极探索和创新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檀传宝.立德树人实践应有的三大坚守[J].人民教育,2013,(11):3.
[2]贾凤姿.思政教育重在立德树人[N].光明日报,2013-3-25(16).
[3]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25.
[4]李金杰.陈树文.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25.
[5]陈勇,陈蕾,陈旻.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20.
[6]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20.
The Analysis of Effecive Ways of Highers School’s Culturing Talents by Enhancing Morality
LIAN Xue-xing
(College of Marxism,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China)
Higher schools are important fields of talents outputting,academic researches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Exploring effective ways of culturing talents by enhancing mor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alents’cultivation and the society’s healthy development.
higher schools;morality enhancing and talents culturing;moral education;ways
D64
A
1009-6566(2014)05-0096-03
2014-09-03
连雪杏(1989—),女,广西平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