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拼图我的家乡我的年

2014-02-10 22:37:20
旅游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炮仗纸钱猪头

也就是每年春节的时候,和家人坐在一起,唠唠家常,梳理着一些碎片,编织成乡村成长的家事春秋,偶尔回想起来,又是如此的亲切……

我的家乡位于汶河的上游。村志言,刘姓祖辈爷爷,率先一人来此落脚。那个时候这是一片很湿润的地方,湿透了的黄泥沾满了祖爷爷的鞋底,让他寸步难行。祖爷爷由西往东走,走了很长的路,才发现有一片满是黄沙且地皮干爽的地方。祖爷爷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给她取名沙岭子。

家谱上没有记载祖爷爷是个杀人犯,这是个秘密。我也是在春节时,从大伯那里偶尔听到的。大伯说,祖爷爷来此之前和他的嫂嫂,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吵翻了脸,抄起小板凳就把嫂嫂的脑袋砸开了花。祖爷爷一愣,兔子一般溜走了。

多年后,我就在这片长满黄沙的村子里降生了,这时祖爷爷早就不知去了那里,连他的坟冢也已经灰飞烟灭。村子里刘姓的人,都是一个家族的,都是杀人犯的后代。我们没人能说清原委,仅仅知道村子里的人有一大部分还没有出五服(五代人)。往上推算,又不知道我们到底是杀人犯祖爷爷的第几世子孙。

请家堂

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

每当春节,长辈家里的木桌上便摆满了先人的灵位(祭祀牌),上面有他们的名字、辈分,从大到小,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只有在此时,我才知道这个家族是多么的庞大,才能分清在这庞杂的家族中哪些人还处在五服当中。

在家族里,从我记忆的零起点开始,祭祀供桌一直是在奶奶家摆设的。大伯总是在除夕那天早早地起来,仔仔细细地用火纸(纸钱)叠成三寸余宽,十公分余高,上面两公分处折成三角形的灵牌,然后用毛笔在灵位牌上写了先人姓名,接着按照辈分自右而左一字排列开来,一一地安放在灵位牌座上。灵位牌安好之后,在其前方摆上祭具,碟子、酒盅、茶碗、筷子。在碟子里放上水果,例如山楂、大枣、苹果等,将酒盅斟满好酒,把好茶倒入茶碗,摆上筷子……

到了这时,大伯就会点上三炷香,恭恭敬敬地,口中念念有词地向灵位牌作揖,之后,把香插进在祭桌最前端的香炉里,跪下来磕头,请先人们回家过年。接着,还要在院门外挡上一个与院门口同宽的木棍,点响一串炮仗。这就等于向外界宣布了我们家族已经将把先人们请回家了。

从现在起就要有专人日夜照看祭桌了。这些事情只是祭祀工作的前奏,余下的事情就是向祭桌上供菜了。供菜是由子孙们在自己家里做好后装在碗里,端到祭祀桌上的。

煮猪头

除夕的重头戏

真不知道莱芜是从哪一代开始流行在除夕煮猪头的。总之,一进入年关,家家户户都要想方设法的购买猪头。在腊月二十八前就把猪头劈开洗干净,泡在大瓷盆里等待除夕下锅。

每年除夕,父亲就早早地起来点火,将猪头下锅。等我醒来的时候,大铁锅里已经散发出诱人的肉香了。我感谢父亲,是他有先见之明,一进年关就买下了猪头,才使我们一家在除夕能闻到肉香,吃上好肉。

在除夕,母亲又是最累的。她要做油炸食品,做供菜,还要做饭,包年夜饺子,很多很多的事情归她去做。母亲在做油炸食品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这里面有很多说法的,特别是在炸的过程中,在场的人是不能随便说话的。这是从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连她也说不清原因。晚饭中,父亲总会新起一瓶白酒,让我陪他多喝几杯……

吃过晚餐,全家开始包饺子,一直包到可以吃够两天的量。在等除夕钟声敲响的过程里,家乡称之为“熬午更”。“熬午更”时室内灯光大亮,不允许关闭,不允许大声喧哗,也不允许向室外泼水,泼水会让福气趁机溜走。当除夕钟声响起,“熬午更”也快结束了。母亲便在天井里摆上一个小方桌,上面摆上几样小菜,倒上白酒、茶水,点上三炷香,开始向神灵祈福,希望一家人一年来平平安安。这个过程有的地方叫“发纸码”。祈福完毕点燃一沓纸钱,纸钱燃尽,全家磕头,点响除夕夜的炮仗。

回到屋子,母亲煮一锅饺子,一家人再吃一顿年夜饭。

初一大拜年

磕头不响不实在

大年初一一早,村子里就响起了起伏的炮仗声,谁家炮仗声响的早就预示着谁家抢到的福气多。鞭炮响过,吃完早饭,就要挨家挨户拜年了。

除夕是不允许随便拜年的,只有到了初一,本家人才可以成群结队的相互拜年。一大家族三四十口人,一起出入所有本家人家门的场面是极其宏大的。在初一,拜年的门户仅限于本家族,所以在这一天你在街上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结队而行。这时哪一支队伍最大,就会说明哪个家族人丁最旺,而这在村子里又是极为场面的事情。

只有到了初二才可以到出了五服的或外姓的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不管初一还是初二,拜年的过程中,只要是见到有祭桌的,所有的人必须跪下来向祭桌上的灵位磕头。遇到好客的主人,他们还会陪着客人向着祭桌一起下跪磕头,以示敬意。

初二送先人

各大家族的鞭炮竞赛

大年初二的下午,祭桌就该撤掉了,那些灵位牌自然也要被撤下来。它们将被放在一沓沓被打钱印(一种在一头刻有古方空钱的园木块,专门用来打印纸钱用的祭具。把它放在一沓火纸上,用重木块在一头种种一击,方空古币的印痕就出来了)打过的纸钱上。每堆纸钱周围都要画一个不大不小的圆圈,刚好把这堆纸钱圈住,再在纸钱上面放一根点燃的香,按次序放上灵位牌。接着用火柴将它们点燃,随着微风徐起,纸灰盘旋而上,这些名字和遥远的记忆又一起回到了过去。等灰烬燃尽,长辈盛出一大瓢饺子汤在每个圈的后上方浇出一条水线,就等于给他们饮马了。饮马之后,所有在场的人都要下跪磕三个响头,送他们远去。这时,嗑完头爬起来的人,就已经点响了送福炮仗,为先人们启程壮胆了。

在这里,我们不推销信仰,只想守住自己心中的一片敬意。在春节的气息里,在工作的空档期,不为求道不为仙,只为了心中这片敬意:点上三支香,过个庄严年。

猜你喜欢
炮仗纸钱猪头
第一次和父亲给先人们烧纸
草堂(2020年7期)2020-11-17 22:58:32
《炮仗花》
流行色(2019年10期)2019-12-06 08:13:28
纸钱炉
环球时报(2019-06-19)2019-06-19 08:16:57
踩纸钱
炮仗
炮仗
当众炫耀
落魄镖师
小小说月刊(2013年3期)2013-05-14 14:55:17
快乐的胖小猪
落魄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