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晓辉,夏千惠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研究①
柳晓辉,夏千惠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通过对自主学习概念的分析以及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利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网络环境;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是高校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更倾向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最开始作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出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与发展,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有很多,一般业界人士所接受的一种概念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要讲究策略性,只有使学生充分掌握从事学习活动以及解决学习困难的技巧和策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
1.2.1 构建主义
构建主义从属于认知理论,该理论基础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如今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对于英语的自主学习主要以学生为主,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在于对知识的构建,并不是单纯接纳老师的传授[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构建者,而这种构建具有的特点是:“必须由学习者自身建立,无法由他人替代。”[2]如今的网络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环境的局限性,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行独立探索,通过相关网络协作工具实现比传统课堂更为便捷的学习方式。在独自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其成为知识的构建者,而教师在此阶段应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其次,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观点,学习者主要是根据自身经验,对外界信息自主选择,通过自身的理解完善其意义。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学习者对丰富的资料和信息进行选择、吸收。英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语言学习需求,结合网络中所提供的大量文化知识及相关语言技巧,丰富自身知识,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3]。
最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大学英语学习,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在学生对于英语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地构建知识体系。
1.2.2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强调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积累过程,而是对于学习者行为、态度具有影响和改变的学习。意义学习有四个要素:学习个人参与性、学习自我发起性、学习渗透性、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而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4],在网络环境下,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如下。
首先,人本主义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需求,强调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同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对于学生需求的满足不仅仅包括对于学生知识需求的满足,更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气氛,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情需求[5]。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要注重与网络课程的关联,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力保证[6]。
其次,要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这会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责任意识,通过自我认知来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而人本主义对于学生情感、学习态度与学习理想等方面的强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人。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人文主义并不完全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是强调学生的自我发挥,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更应该发挥其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自我展示,提高学生自信心[7]。
调查对象为本校二年级本科生,包括文、理、工科10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样本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详情表
本研究所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实地观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实地观察地点为多媒体英语学习教室,问卷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5份。回收的有效问卷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的观察,力图找出影响自主学习的有关因素并提出问题和相应解决对策。实地观察情况如表2所示。表2观察结果显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网络的双面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发放的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收集整理,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英语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某种因素的平均值最大,就表明该因素的影响最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情况如表3所示。“心理目标”这一影响因素的分值最高,说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展开主要受心理目标的驱使,这就表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学生本身对于自我能力提升的愿望。而这种心理的驱动力却受“自我控制”和“外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影响[8]。这两个因素的得分较低,表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缺乏自我约束力,容易受网络中各种新鲜事物的影响,不能全心投入于学习之中。影响因素“学习意义”的得分相对较高,这表明大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持有认可态度,认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影响因素“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的得分居中,说明现阶段很多大学生对于网络自主学习英语也没有较强的规划性,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自我规划能力偏低。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升,总体的平均分偏低,虽然对自主学习表示认同,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仍缺乏自控力和完整的规划。
表2 网络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情况实地观察表
表3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情况分析表
在网络课堂的学习中,老师始终不能脱离课堂的主导者地位[9],仍然控制着整个课堂的学习动态。老师操控着主机,控制学生的电脑操作,对于每部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老师都有明确的限制,这样统一学习时间的行为,忽略了不同英语水平的同学对于自主学习的不同需求,网络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变成了形式化的学习体系。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出现两面性,这同样也是网络的两面性导致的。许多同学在进行英语学习的同时会登陆聊天软件和游戏窗口,网络中虽然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又充斥着大量的网络游戏资源,这种网络的双面性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样的环境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不如传统教学模式那样方便、直接。许多自主学习意识相对差的同学就会出现脱离课堂学习的现象。
由于受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们习惯了老师为课堂主体的授课方式,而一般的基础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10]。对于如今的网络环境,面对鲜活的语言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往往没有能力去独自选择学习内容和组织安排学习计划,只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不能体现自主学习的意义。
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只有基于教师对于自学学习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对于角色的正确转换,要从传统的课堂主导者变成课堂和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引路者。而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顺利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信心的塑造是成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由于网络的双面性,很多学生在网络课堂中出现玩游戏、看网页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首先是要调动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网络环境下,对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训,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教师应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结合网络课堂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而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成了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大学英语的学习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环境下,更突出其自主学习的意义。通过相关调查和分析研究,本文得出如下启示:(1)鉴于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帮助学习者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并适当提供更多的协助与学习空间,从而促进知识的深层次延伸。(2)由于要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开发并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
[1]Littlewood 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M].Applied Linguistics,1999 .
[2]Schmenk,Barbara.Globalizing Learner Autonomy[M].Tesol Quarterly ,2005.
[3]郭楚生.网络自主学习与听力策略训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2-65.
[4]白 莹.外语自主学习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165-168.
[5]罗 清,张 静.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246-247.
[6]刘斌贤.论英语学习策略运用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107 -108.
[7]梁 勇,马 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探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5):112-115.
[8]张家全.网络与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9]乔小六.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主导作用调查、分析与建议[J].外语界,2011(1):38-44.
[10]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校对 游星雅)
G645
A
1674-5884(2014)06-0090-03
2014-02-15
柳晓辉(1973-)男,湖南长沙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