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凤
语气词:调节交际距离的人际手段*
——电视有声语言的显性特征
■ 李小凤
电视是大众视听媒体,其语言信息的传达以声音形式为主,这种电视有声语言既非书面语体,也非口语语体。它传达的内容和语体域相当广泛,且栏目风格多样,与观众的交际距离也有“远”“近”之别。由于交际双方非面对面,在电视有声语言中,语气词除了表达应有的语气之外,传者也常常用之来建构、调节与观众的交际距离。
1.从话语方式来看
根据交际关系的远近,以远、中、近三类典型话语方式,即播音员、主持人对观众说、主持人与嘉宾对话,作考察。随机选取央视《今日关注》20期节目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表1 语气词与话语方式关联数据表
三类话语方式语气词递增。从语料看,“播音”常用语气词“了”“呢”,“主持人对观众说”常用“了”“呢”“吗”“啊”“的”,“主持人与嘉宾对话”常用“了”“呢”“吗”“啊”“的”“呀”等。可见,交际关系由远及近,语气词频次、词种递增。
2.从栏目内容、形式来看
在央视的《中国电影报道》《中国财经报道》和北京电视台的《城市》三个栏目中各随机选取20期节目,对主持人开场话语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表2 语气词与栏目内容、形式关联数据表
三个栏目的语气词递增。《中国电影报道》的形式是新闻报道,内容是电影资讯;《中国财经报道》的形式是深度调查和评论,内容是财经;《城市》的形式是深度调查,内容与市民生活相关。调查表明,栏目内容越贴近百姓生活,栏目形式离客观报道越“远”,语气词则越多。
语料调查发现,报道类的语气词一般用在设问句中,后面马上揭晓答案,目的是激发观众兴趣。调查、评论类等,除用在设问句外,还可用于停顿。越是接近百姓生活的话题,用于停顿的语气词越多。
3.从栏目风格、定位来看
从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各随机选取20条国内社会民生新闻的出镜播报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表3 语气词与栏目风格、定位关联数据表
《新闻联播》用的语气词较少,《朝闻天下》较多。前者在出镜播报时,一般只在设问句中用“呢”,陈述句中用“了”;后者还大量用于停顿。两个栏目都是新闻播报,且选取的内容相同。《新闻联播》是新闻播报中最具权威的一档栏目,《朝闻天下》与之相比,与百姓更亲近。可见,权威性强,语气词较少;亲近百姓,语气词较多。
4.总体表现
总体来看,语气词具有以下人际功能表现,如图所示:
图1 语气词调节交际距离总体表现图
齐沪扬认为语气词在情态语气范畴中的作用有:传信、传疑的表义功能,自由、粘着的完句功能,停顿、照应的篇章功能。①从电视语言来看,在语用方面,语气词还具有调节交际距离的人际功能。这与语气词的基本功能及其特点有密切关系。
1.基本功能是对情绪的表达。
王力认为语气(mood)是语言对各种情绪的表达,表示语气的虚词叫语气词。②当交际距离较远时,往往不宜表达过多的情绪;反之,情绪表达则很丰富。因而语气词作为一大词类,是交际距离的标记性特征。
2.与面对面交流具有较强关联。
语气词主要用于口语,而口语一般是面对面交流,那么,语气词与面对面交流就形成了较强的关联。因而,使用语气词,会让听读者感觉对方就在面前与自己说话,从而拉近听读者与说写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3.可以舒缓语气。
孙汝建认为语气词用在句末具有舒缓语气(也称口气)的作用。③事实上,语气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时,也常常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语气舒缓会让对方感觉更容易亲近,因而拉近交际双方距离。
4.体现主观参与性。
贺阳认为语气表达了说话人对句子命题的一种主观意识。④使用语气词,表明表达者想与对方交流信息或情感,体现交互性和主观参与性,从而使交际双方有一种近距离交流的情境,而不是说写者作为第三者客观地陈述事实。
选取《朝闻天下》栏目四个语音片断作调查,用Praat软件作语音分析,数据如下:
表4 语音调查数据表
文字材料如下:
片断1: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的发言人迈克尔·曼恩呢,14号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会采取军事行动干预马里国内的形势。(主持人:胡蝶,2013年1月15日,2分36秒-46秒)
片断2:我们继续来关注雾霾天气,连日来呢,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挥之不去,中央气象台监测到呢,昨天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呢,仍然出现了大范围的雾和霾天气。(同上,12分55秒-13分5秒)
片断3: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号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主持人:天亮,2013年1月23日,1分25秒-58秒)
片断4:据调查呢,刘育红驾驶的肇事宝马车并不是在汽车销售店购买的,而是在去年8月2号从段某手中购得,惟一一套真号牌的名字也是用段某的名字申办的,但是也早已过期了,目前刘育红因为涉嫌妨害公务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关于刘育红以危险方式顶着交警高速行驶是否涉嫌故意伤害罪,记者也咨询了法律界人士。(同上,31分32秒-58秒)
数据显示,片断1的平均音高高于片断2;片断1的最低音高低于片断2,最高音高高于片断2,片断1的音高域大于片断2;片断1的平均音强大于片断2;片断1的平均时长大于片断2,表明片断1的语速比片断2慢。片断3与片断4相比,具有相同情况。
从语料看,片断1、2来自同一期节目,同一位主持人,片断3、4也如此;不同的是:片断1、3是时政要闻,没有语气词或用得很少;片断2、4是社会民生新闻,具有较多的语气词。
为确定数据反映主持人的主观调节,以音高作检测,看音高的变化是不是受声调的影响。根据5度标调法,每个声调的音高取中间值:阴平为5;阳平为4;上声全上为2.5,变为阳平为4,半上为1.5;去声为3,读为53时为4;轻声在阴阳上去后分别为2、3、4、1。计算得出,片断1、2的平均音高分别约为3.53、3.78,片断1低于片断2。可见,片断1的实际平均音高高于片断2,很大程度是主持人主观调节音高的结果。
可见,语气词较多的材料,平均音高偏低,音高域偏窄,音强偏弱,语速较快。正因为语气词较多,拉近了与观众的交际距离,因而语音方面也表现出更亲近、放松、随意。
如果以齐沪扬归纳的语气词的语义、语法、篇章功能来看,语气词在不同交际距离中,具有以下表现,如下图:
图2 不同交际距离中语气词的语义语法篇章功能图
交际距离由远及近,语气词的表义功能则由传信至传疑滑动,完句功能由粘着至自由滑动,篇章功能由照应至停顿滑动。
冯胜利认为“调整(交际)距离无非是‘推远'和‘拉近'。‘推远'就用‘正式严肃体',‘拉近'就用‘亲密随易体'。其实,正式就是让听者产生一种距离感,只有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说话者才能矜庄、听话者才能严肃;而所谓非正式,就是要消除听者的距离感,没有距离才能让对象感到放松、亲切和随意。”⑤
电视有声语言中,权威新闻播报使用的语气词较少,正是因为要与观众保持较远的交际距离,从而确立播报内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相反,民生内容的谈话节目使用语气词较多,正是为了拉近交际距离,显得放松、随意,贴近观众。在同样正式的场合,往往首先考虑使用语气词和相应的语音手段来拉近交际距离。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气和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主要手段。电视有声语言的显性特征表明,语气词作为一大词类,在表达语气和情态的同时,还具有调节交际距离的人际功能,是汉语重要的人际手段。在人际传播尤其是大众有声传播中,可利用语气词恰当调节交际距离,合理建构人际关系。
注释:
① 齐沪扬:《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②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0页。
③ 孙汝建:《句末语气词的四种语用功能》,《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④ 贺阳:《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⑤ 冯胜利:《论语体的机制及其语法属性》,《中国语文》,2010年第5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责任编辑:赵 均】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有声语言的人际功能及语体策略研究——以电视语言为视角”(项目编号:13YJC740047)、2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支持项目(项目编号:126128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