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汗古力·开买尔江 海热古力·阿不力米提
(1 新疆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库尔勒 841000;2 新疆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库尔勒 841000)
辨证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治疗慢性盆腔炎119例
热汗古力·开买尔江1海热古力·阿不力米提2
(1 新疆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库尔勒 841000;2 新疆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库尔勒 841000)
目的 探究中医分型论治加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19例,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论治加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分型论治加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综合疗法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手段。
中医分型论治;保留灌肠;中药塌渍;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1]。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者患者身体虚弱引发,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下腹疼痛、腰酸背痛、白带增多等,病情多反复且难以治愈,严重危害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分型论治加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以期能够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预后质量,现简要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19例,年龄32~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8±5.28)岁;病程为1月~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6.38±3.17)月。依据中医分型论,其中98例患者诊断为湿热瘀结证,64例患者诊断为气滞血瘀证,32例患者诊断为寒湿凝滞证,25例患者诊断为气虚血瘀证,其中49例病情轻微,79例病情适中,91例患者病情严重。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论治加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经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致病原因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保留灌肠方法[2]对湿热瘀结证患者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拟定药方。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适当增减各味药材剂量,如热重患者应适量增加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解毒药材的剂量;对湿重患者,应适量增加山药、茯苓健脾除湿药材的剂量。
对气滞血瘀证患者治疗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拟定药方。并对偏热患者,适量增加牡丹皮、蒲黄等清热解毒药材的剂量;对偏寒患者,适量增加炮姜、乌药温经散寒药材的剂量。
对寒湿凝滞证患者治疗以祛寒除湿,活血化瘀为主,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拟定药方。并对寒甚患者,适量增加吴茱萸、炮姜等温经散寒药材的剂量;对湿盛患者,适量增加苍术、半夏等利湿药材的剂量。
对气虚血瘀证患者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瘀散癥为主,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拟定药方。并对若腹痛症状未明显缓解患者,适当增加白芍、延胡索等行气止痛药材的剂量;对虚热未清患者,适当增加生地、丹皮等清虚热药材的剂量。
带患者月经完全干净后,取140mL中药汁进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
1.2.2 中药塌渍方法[2]将中药袋妇科消瘸散浸泡于药用黄酒之中,并逐步加热。用毛巾将药袋包裹至人体适应温度后塌渍于患者下腹部,并且使用微波治疗仪进行下腹部理疗,每日1次,每次40min。每10天为一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
1.2.3 针灸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后,针刺子宫、关元穴,得气后用艾条点燃灸子宫穴 ,每十分钟用平补平泻法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后,取针;五分钟后,患者取俯卧位,针刺上骼(双)、次骼(双)、中骼(双)、下骼(双)诸穴,得气后,将艾条点燃灸八骼,每十分钟用平补平泻法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腹背穴位交替使用。每10天为一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1]。
1.3 评价标准 本研究主要考察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以及无效。痊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情无反复复发;显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偶有患者病情反复复发;无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者病情恶化。临床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包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取α=0.05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均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请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 [n(%)]
中医理论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的精华,对于各种慢性的治疗具有卓越的疗效。中医分型将各类疾病细分,有益于临床对症下药。本文中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以及气虚血瘀证等四类,并依据患者病情对症下药进行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94.12%),明显优于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85.00%),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的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中医分型论治加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综合疗法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发挥传统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1]常文明.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2]邱波,魏志立.中药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J].四川中医,2001,19(03):51-52.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2.092
1672-2779(2014)-12-0136-02
杨 杰 本文校对:杨 杰
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