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链球菌病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报告

2014-01-27 07:49:18李存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海原县肉汤革兰氏

李存杰

(宁夏海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海原 755200)

2013年12月3日,海原县红羊乡养羊户马某饲养的羊只近期陆续死亡,求诊。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后,联合县动物疾控中心及时赶到现场开展工作。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绵羊链球菌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经采取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1 发病情况

该养羊户饲养羊只大小总计350余只,品种为宁夏滩羊和杂交羊(小尾寒羊与滩羊),以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精料的经营方式,牧点位于海原县南华山草场附近,属阴湿地带。2013年11月2日开始出现发病,出现死亡。此次发病特点: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约10 h左右),截止12月3日,共发病42只,已死亡33只,其中,成年羊18只,羔羊15只,畜主用青霉素,安乃近,鱼腥草,硫酸庆大霉素治疗,效果不佳。该群羊于8月初,全群注射过羊梭菌多联灭活疫苗(青海生物药品厂生产)和山羊痘活疫苗(内蒙金宇保灵生物药品厂生产)。9月中旬,注射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内蒙金宇保灵生物药品厂生产),同时,用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复方片剂口服驱虫。

2 临床症状

哺乳羔羊,大多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现场所见3只成年患病重症羊,均精神萎靡,离群呆立,体温升高,心率不齐,脉搏增数。头部、耳朵肿大,眼结膜充血,流脓鼻。张口呼吸,口流涎液,其中,2只的口、唇和舌等处肿胀,另一只排灰绿色稀便。

3 病理变化

病死羊尸僵不全,眼结膜暗红,皮下,黏膜下组织出血性浸润,咽喉肿胀,下颌淋巴结,扁桃体肿大,有出血点,心包积液,心外膜出血,肺水肿,气肿,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坏死灶,胆囊充盈,脾脏稍肿大,边缘有出血点,切面黑红,部分胃粘膜脱落,瘤胃空虚,真胃、肠道粘膜充血,肾肿大变形,外膜出血,胸腹腔有数量不等的积液。

4 实验室检查

4.1 镜检

将肝脏、肾脏剖面作涂片,用火焰固定作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革兰氏阴性、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浓染、中央微凸的短小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多呈双球形。

4.2 分离纯化培养

无菌取肝脏,肾脏磨碎后投入血清肉汤中培养,开始出现轻度浑浊,4~6 d后管底出现粘稠沉淀、表面形成菌环。将肉汤液接种于血液培养基上后出现2种菌落:一种呈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有乳头的圆形突起微小菌落(以下简称菌落A)无溶血现象,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另一种培养物呈现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有乳头的圆形突起微小菌落(以下简称菌落B)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溶血环。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杆菌。

4.3 生化试验

A菌落的细菌在48 h可分解葡萄糖、果糖、单奶糖、蔗糖、甘露醇等,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鼠李糖、水杨苷和肌醇,产生硫化氢和氨,能形成靛基质,M·R和V-P试验均为阴性。接触酶、氧化酶试验阳性,石蕊牛乳无变化,不液化明胶。B菌落的菌能分解乳糖、蔗糖、水杨苷、不分解棉实糖、菊糖和山梨醇,不液化明胶,不能在0.1%美兰牛乳中生长,能在pH9.6肉汤和6.5NaCl肉汤内生长。

5 诊断

根据发病的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绵羊链球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6 防治

6.1 隔离、消毒

对发病羊只隔离,对全群羊只、圈舍、场地以及污染的饲草料、器具等彻底消毒,1次/d,连用6 d。

6.2 病死羊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羊只集中挖坑(坑深2 m以上)深埋处理,粪便堆积发孝,做生物热处理。

6.3 防治措施

对未出现临床症状羊只,肌注20%磺胺嘧啶钠,0.5 ml/kg体重,1次/d,连用3 d。对其16只发病羊,除肌注磺胺嘧啶钠(2次/d),肌注青链霉素,青霉素钾160万 IU,链霉素100 IU/只,1次/d,连用3 d,静注头孢菌素,600万 IU/只,1次/d,连用3 d。

采取上述措施后,1个星期内该病得到有效控制。15 d后回访,羊群状况正常,无新病例发生。

猜你喜欢
海原县肉汤革兰氏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鞋子里的老妇人
山海携手奔小康
宁夏画报(2019年10期)2019-09-10 07:22:44
变质的肉汤
海原县2017年草原生物灾害防控情况汇报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宁夏海原县草畜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
儿肉汤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19
内毒素检测在上、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