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梅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新理念抗凝溶栓法
刘军梅
在实践中抗凝和溶栓是治疗心血管疾病最为有效的措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抗凝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 一些新的药物也在不断的出现, 本文主要结合实践, 就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溶栓和抗凝药物的适应症和用法开展了分析和探讨, 以期能够更好的提升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理念;抗凝栓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包含了低分子肝素、黄达肝葵钠和华法林等。目前华法林是十分常用的一种口服的抗凝药物, 有着疗效确切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起效的时间比较慢, 代谢的过程变异比较大, 并且很容易和多种药物相互的作用, 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肝素也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疗效比较好的一种药物,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便的方面。这中间的因素主要包含了实验室监测和静脉给药等一些限制性的因素, 同时服用肝素还有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和骨质疏松。分子肝素是目前代替肝素的一种应用广泛的药物, 且疗效和安全性都要由于传统的肝素, 并且分子肝素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一般多采取皮下注射, 使用的过程较为方便, 也不要进行实验室的监测。
1.1心力衰竭 抗凝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一直都是各方研究的热点话题, 有研究发现双香豆可以很好的减少血栓事件特别是脑卒中的发生。但这些研究和目前的现实情况有着一定的差异, 当时的研究样本纳入的主要是房颤患者,和现代心力衰竭人群的特征有着比较大的差别。最新的研究发现, 不宜推荐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常规的抗凝药物开展治疗。
1.2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在临床上要治疗STEMT, 关键是要尽早的开通患者的血液, 恢复患者的心肌血流的灌注。临床上最为有效直接的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对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治疗该病抗血栓是最为重要的辅助治疗, 不管STEMT患者不管是否接受再灌注的治疗, 都应当在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基础上再进行抗凝药物。
1.3房颤 房颤患者一般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会显著的增加, 这需要开展长期的抗凝治疗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对于房颤患者所应用的主要抗血栓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和华法林, 而华法林在预防栓塞方面的效果要由于阿司匹林,但值得注意的是应用华法林患者的出血性要高于阿司匹林。
在临床上溶栓对治疗STEMT患者是最为有效的方式。目前的临床试验发现, 患者在出现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后的12 h内实施溶栓治疗可以很好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促进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开始的越早患者所能够获得的治疗效果也就会越好。另外溶栓药物对于在临床上对于血压较低、糖尿病等一些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好。
目前在医学上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采取直接PCI治疗开展的较为普遍, 这使得溶栓治疗的应用相应的减少, 溶栓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也相应的减少。但由于一些医院自身的技术和设备的限制, 目前能够全天候的开展PCI对患者实施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医院并不是很多, 这使得静脉溶栓目前仍旧是STEMT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措施。依据AHA和ACC对于STEMT治疗的指南推荐。STEMT患者在首次到达有PCI设施的医院之后, 应当在首次接触医院医务人员的1.5 h之内接受治疗。如果当患者到达没有PCI设施的医院之后,也没有办法在1.5 h内转送PCI中心接受PCI的治疗, 此时应该在患者到达医院的30 min内对患者开展溶栓治疗。对于STEMT, 指南中还推荐了有条件的救护车医务人员在运送患者的途中应当开展院前的溶栓的治疗。在患者实施溶栓治疗之后需要还需要开展PCI, 关键在于判断溶栓的临床效果和临床的一些实际情况, 如果溶栓的效果失败, 则应该积极的实施补救性的PCT治疗。实践中对患者开展溶栓治疗的主要风险在于出血, 患者如果产生颅内出血则比较容易发生死亡, 所以在考虑对患者溶栓前, 应当最大限度的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一些禁忌证, 以达到对患者的准确治疗。
医学上比较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瑞替普酶、尿激素、连激素等等。临床上除了使用这些溶栓药物对患者开展治疗之外, STEMT患者还可以通过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来进行抗血栓的治疗, 也可以获得 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医学上的一种多发病, 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本文主要结合实践, 对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抗凝溶栓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1] 李婷, 陈萱, 程天一, 许晓萍.社区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13(24):2704-2707.
[2] 钟东.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进展.蛇志, 2010(03):257-260.
[3] 傅世英, 付兵, 董礼航, 等.抗凝治疗对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栓塞的研究.黑龙江医学, 2009(10):721-723.
[4] 王平, 马长生.心房颤动的华法林抗凝治疗及新型抗凝药物.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19(04):289-292.
276300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中医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