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华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老年性精神患者1例以及护理的体会
李德华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及老年性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口的平均寿命都延长了,老龄化、心理及家庭因素多方面的原因, 导致老年精神病的患者也逐渐增多[1]。老年精神病患者在护理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存在, 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功能衰退, 生理能力下降, 心理状况发生改变而导致的, 也有部分原因是因对疾病的症状认识不清而导致误诊。
老年型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患者中要占到60%, 属于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精神活动和环境不相容。临床的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自知力, 否认自己存在疾病, 因而, 对治疗护理产生的心理反应有别于其它疾病的患者。老年性精神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患者姜某某, 85岁, 女性,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癔病史,因双目失明和重度性耳聋精神抑郁, 不能正常与人交流, 因故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 久而久之日加严重, 2010年2月,在家不慎摔倒。导致肱骨骨折, 由于惊吓过度, 导致胡言乱语, 精神恍惚, 时而神志不清, 血压忽高忽低, 和服药关系不大, 同时开始无端闹事, 谩骂家人, 拒绝就医, 犯病时面红血压增高, 180~120甚至收缩压达到200以上, 心率增快100次以上, 神志不清数小时, 强刺激有反应, 不超过4 h, 自然苏醒, 口服各种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片、施慧达等)效果不佳, 病程迁延两年之久, 时好时坏, 口服阿普唑仑片病情略好转, 但是血压控制不理想, 静滴醒脑静等各种降压药物病情为得到控制, 之后到新疆石河子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就诊, 脑CT 腔隙性脑梗死, 伴有轻度脑萎缩, 肝胆脾肾脏B超显示正常, 血清化验各项指标均正常, 心电图正常,考虑老年性精神病伴有老年痴呆症, 给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5~10 mg, 1次/d, 一周后效果很明显, 血压稳定了, 短暂神志不清明显改善, 半年病情稳定, 烦躁情绪大大改善, 两年后治愈, 血压稳定, 烦躁抑郁症状全部消失。同时给家人和社会减轻负担。同时有足够的耐心进行劝导, 精神抑郁者给予安慰和鼓励, 战胜疾病的信心。
分析 老年型精神病早期表现不是很明显, 尤其是长期孤独患者发病率突出, 经常以焦虑症治疗, 镇静药物如阿普唑仑片效果不是很明显, 但是对于阿立哌唑片临床上针对老年性精神障碍效果显著, 而此患者的血压忽高忽低, 对抗降压药效果不并不明显, 甚至无效的患者要考虑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原因不是十分明确。和体内多巴胺、肾上腺素有关?为什么引起血压不稳定而且神智不清?这有待于以后研究。
成人 口服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 1次/d。起始剂量为10 mg, 用药2周后, 可根据个体的疗效和耐受性情况逐渐增加剂量, 最大可增至30 mg。此后, 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30 mg。
服用方法 保持手部干燥, 迅速取出药片置于舌面,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在数秒内即可崩解, 不需用水或只需少量水, 借吞咽动作入胃起效, 患者不应试图将药片分开或咀嚼。
阿立哌唑属喹啉类衍生物, 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多巴胺(DA)-5-羟色胺(5-I-IT)系统稳定剂(DSSs)[2,3], 认为其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 能明显改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阿立哌唑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D:受体及5-HT受体部分拮抗作用和5-HT 2受体拮抗作用有关,其是D受体部分激动剂、D受体激动剂;即是DA突触后受体的拮抗剂, 也是DA突触前自身受体的激动剂;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 能下调亢进的DA活性, 改善阳性症状;上调低兴奋状态的DA神经元, 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
阿立哌唑所表现出的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口干、视物模糊头痛、静坐不能。转氨酶升高为偶发,对症处理可恢复正常, 未见明显心血管不良反应, 体质量增加、便秘较氯氮平少见。因此, 相比较其他药物, 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较轻, 尤其是EPS较轻, 没有一例是因为不良反应而中断的治疗的案例。这可能与此药稳定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功能有关, 同时, 阿立哌唑半衰期长达75 h, 仅需服用1次/d, 其对M受体无亲和力, 出现认知损害的可能性较少,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少, 不引起血糖、心电图的异常, 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这些均有利于老年患者长期维持治疗。阿立哌唑片抗精神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2.1老年性精神病患者护理体会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要坚持服用, 不要间断, 而面对老年精神患者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护理者要有责任感, 提高警惕度, 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坚持服用, 不能漏服, 提前做好防范, 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情况。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针对老年性精神病, 起初疗效不显著三个月后症状改善明显。所以必须有信心, 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比较特殊, 他们一般都比较失落、孤独、恐惧、猜疑和情感脆弱等, 要鼓励他们, 对治疗建立信心, 劝解和帮助他们适应集体活动并能和家人接近和交流, 能最大程度的表现出自己的思想。要多引导患者参加集体活动, 总之,要想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 提高恢复的质量, 对待患者提出的要求要适当的满足, 减少他们精神上的痛苦, 可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家庭护理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2对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2.1基础护理 阿立哌唑要注意老年人的用药量和时间,老年人整记忆力减退。有时忘记服用或者过量, 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由于老年患者活动能力差, 且害怕孤独, 因此, 这样做才能驱除老人的孤独感, 能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 让他们感觉和在家里生活没有区别。
2.2.2注意药物的正确应用 阿立哌唑长期服用要注意副作用的产生, 尤其是神经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 急性起病的老年期精神病患者, 老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差, 饮食上尤其要注意, 以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样式上最好要多样化并富有营养, 必要时, 也可以借助消化药物;如有拒食的患者,要采用集体进餐的方式, 对患者进行劝解, 必要时可采取鼻饲流汁饮食, 这样才能保持患者健康的身体体质, 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2.3精神护理 因脑细胞萎缩导致记忆力衰退, 是老年性精神病患者的主要原因, 患者的情绪不稳定, 有时会表现的焦虑和抑郁, 还有时会不听护士的劝阻甚至是对护士侮辱谩骂, 有时也会表现的自私和固执。对待这些状况, 我们要充分的理解他们并做到尊重和关心, 交流时也要耐心有礼貌,最好是和他们多进行交流, 对他们提出的比较无理的问题耐心的解释, 尽量多的安排集体活动, 营造和谐的相处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 帮助他们早日健康。
2.3对于急性发病的老年患者 护士要细心, 耐心的对待,因为这类患者比较容易惹怒, 会出现伤人的行为, 所以, 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 防治患者伤人伤己。有一些情况严重的患者, 情绪低落, 悲观厌世, 会出现自杀的想法。所以, 在平时一定要加强巡视, 格外注意这些患者, 以防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
2.3.1控制症状 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看来, 人脑经常受到体内外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其功能发生障碍之后, 也应从多种途径促使其恢复。
2.3.2去除病因 有因才有果, 找病因是治病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治疗时, 消除病因应特别重视, 应该分别采取治疗躯体疾病、抗感染、解毒、社会治疗和精神治疗等措施。对老年型患者长期有抑郁症倾向的患者是重点护理对象。
2.3.3务必听从医生的安排用药 本来老年人肝脏对药物的有毒物质难以分解, 容易沉淀在体内。再加上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的衰退造成神经细胞数量下降, 所以老年患者相对一般人来说, 他们对药物的反映更强烈。
2.3.4密切观察阿立哌唑的副作用 在治疗的过程中, 除了要留意患者是否对药物过敏或者提高患者的敏感性之外,还要注意药物是否出现副作用。
2.3.5防止患者过量服药导致自杀 在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抑郁症状的基础上, 他们一般有很强的自杀观念,具有很多的危险性, 所以, 药物的保管一定要到位, 家属给患者服药要有规律, 观察细致, 患者是否把药咽下去了, 防止患者将药藏起来一次性的大量服用而发生意外情况。
2.3.6阿立哌唑片对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具有疗效显著的作用, 作为患者家属或者医护人员都应重视全面照顾患者的生活, 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家庭护理很重要, 解除思想顾虑,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患者的心理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对患者应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针对患者的特殊心理状态, 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保证、安慰、或鼓励。良好的护理是药物治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治疗老年性精神病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又是每个儿女的责任, 所以要准确把握老年性精神病治疗时的原则, 使老人在健康有益的环境里得到更好的治疗。综上所述,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对老年人使用是安全的、有效的, 我们医护人员从各个角度应该正确对待患者, 虽然在基层乡镇医院没有精神病药物, 但是我们也必须掌握它的作用和副作用, 及时发现异常, 正确引导服用, 达到最好的疗效。
[1] 朱依谆, 殷明.药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50.
[2] 郝伟, 于欣.精神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2.
[3] 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5.
831100 新疆昌吉市佃坝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