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成霞 陈艳 刘进红 周英
心室电风暴发作期护理
熊成霞 陈艳 刘进红 周英
目的探讨心室电风暴发作期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 其中9例发生心室电风暴为对象, 回顾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抢救成功7例, 死亡2例。结论心室电风暴发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然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心室电风暴 ; 护理
电风暴是近几年来引起临床关注的一种恶性室律失常[1],心室电风暴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紧急抢救和积极有效综合护理, 可降低死亡率, 改善预后。现将本院对电风暴发作期患者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 本院抢救电风暴发作患者9例。其中男5例, 女4例, 平均年龄59岁(32~78岁), 急性心肌梗死5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 扩张型心肌病1例, 原发性高血压并心力衰竭1例, 其中伴有低钾血症4例。9例发生在气候寒冷的11月至次年的1月。
1.2结果 抢救成功7例, 死亡2例。通过6个月的跟踪随访, 抢救成功的7例中死亡1例, 存活6例。
2.1心室电风暴发作常常被护士首先发现, 心脏骤停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消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 甚至呼吸停止, 心脏骤停的抢救中应遵循现场第一目击者, 必须立即心肺复苏, 护士必须做到判断准确、动作迅速。
2.2护士快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对心室电风暴发作患者要迅速和准确施行电除颤, 除颤器充电期间应继续胸部按压, 除颤后立即恢复胸外按压, 不应使胸部按压中断超过5 s[2]。电除颤者选非同步除颤, 按所需能量充电,能量选择在单相300~3600 J。安置有起搏器的患者, 电极板距起搏器至少100 cm 。除颤后, 观察患者是否发生低血压、肺水肿、周围动脉栓塞、皮肤灼伤等并发症, 以便及时处理。
2.3仔细观察呼吸情况, 呼吸困难者迅速解开衣扣, 保持呼吸道通畅。复苏后患者使用控制性机械通气比支持性通气更合理, 可降低氧耗[3], 平时要做好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的使用准备。抽搐发作时应有专人守护, 拉上床栏, 防坠床, 同时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发生误吸。必要时用纱布包好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 以防舌咬伤。
2.4持续床旁心电监护, 调整适当R波电压, 通常用显示P波明显的Ⅱ导联,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心率报警值。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特别是在电复律或电除颤前后,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积极给予对症处理。仔细观察并记录室早、室速发生的频率和时间, 识别室速 、室颤的警告心电图, 如多发性、多源性室早, 成对室早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 发现上述警告心电图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备好急救药品、除颤器, 复苏器材为电复律或电除颤及抢救做准备。护士及时予以复查12或18导联心电图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2.5尽早建立静脉通道,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是治疗电风暴发作的常用药物。β受体阻滞剂一般使用美托洛尔, 首剂5 mg, 以1mg/min静脉注射, 间隔5 min可再给1次或2次。室颤或无脉室速的抢救时立即用胺碘酮150 mg~300 mg(或5 mg//kg)静脉注射, 以5%葡萄糖液稀释, 快速推注, 如仍无效可于10~15 min后重复追加胺碘酮150 mg(或2.5 mg/kg), 用法同前。注意用药不应干扰心肺复苏, 电除颤室颤转复后, 胺碘酮可静脉滴注维持量[6]。护士要严密观察输液穿刺部位, 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或药液漏至皮下引起皮肤组织坏死。掌握好用药速度, 注意观察用药后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 随时报告医生。
2.6心理护理 恐惧、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促发电风暴发作、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 护士要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并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抢救仪器可能出现的环境干扰, 以稳定情绪。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 保持病室安静, 保证患者休息质量。作好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以减轻焦虑心理。
2.7通过6个月的跟踪随访, 抢救成功的7例中死亡1例,存活6例。说明心脏电风暴发作期通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暂时脱离了危险、挽救了生命。但是由于基础疾病重、易再发严重心律失常, 预后差、死亡率很高。后续治疗和健康指导很重要。
心室电风暴是指持续室速或室颤、24 h内发作≥2次的,通常需要电复律[4]。主要病因是心肌缺血(如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药物诱发(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最初3个月内、其他(如近期心力衰竭恶化、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抗心律失常药物(AAD)、非抗心律失常类药物、ICD或者体外复律器械治疗、导管消融治疗、外科和血管重建治疗[5]。在对于已经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无脉性室速、室颤)病史的患者, 目前已明确心脏性猝死的二级预防应该首选ICD。在无条件或无法置人ICD的患者应该使用胺碘酮。单用胺碘酮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可以合用β受体阻滞剂[6]。随着医改的深入, 重点向农村基层倾斜, 县医院的设备虽然有了较大改观。但是目前治疗心室电风暴的主要方法仍然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电除颤及纠正心肌缺血、低钾血症等上游治疗为主。
加强对护士技术层面的培训, 对改善心肺复苏的实施,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极为重要。培训的内容有学习成人心肺复苏新指南。迅速准确评估和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脉搏、心率、心律、意识状态等, 进行心肺复苏(CPR),对危重患者进行动态心电观察, 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 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性心律失常, 了解心律失常的类型。如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或无脉性心动过速, 指导临床抗心律失常治疗。
本组病例显示老年、严寒、冬天和低钾患者更容易发生恶性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因此对以上情况更应精心护理。
[1] 朱俊.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37):559-561.
[2] 张永珍, 高炜.成人心肺复苏新指南解读.中华内科杂志, 2011(50):628-629.
[3] 高伟波, 朱继红.心脏骤停后综合征.中华内科杂志, 2010(49): 717-719.
[4] Credner SC, Klingenheben T, Mauss O, et al.Electrical storm in patients with transven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 incidence, management and prongnostic implications.J Am Coll Cardiol, 1998, 32(7):1909-1915.
[5] 刘兴鹏, 董建增, 马长生.《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脏猝死的预防指南-2006》(解读一).心血管病学展, 2007(28):195-197.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8(36):769-777.
565200 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