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华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孙爱华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5月~2011年7月, 本院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 搜集其临床治疗及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经过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一般护理等护理方法后, 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明显好转,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 d。结论严格的病情观察、积极的临床护理以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是患者缓解的关键。
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气道反应增高, 患者出现反复的喘息、发作以及胸闷咳嗽等症状, 在夜间极其严重;凌晨较为严重;患者气管壁通透性增高, 粘液分泌增多且粘稠,平滑肌痉挛。2010年5月~2011年7月,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 本院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以及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就其论述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7月, 本院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 其中男90例, 女30例, 患者年龄12~80岁, 平均年龄(45.5±1.5)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 肺部听诊出现明显喘鸣音。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指定的诊断标准[1];出现支气管哮喘的诱因有:急性支气管感染患者45例, 吸入刺激性气体的患者45例, 劳累过度患者10例, 精神紧张患者10例。
1.2临床治疗及其抢救措施 首先患者入院后, 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加强心电监护, 应用祛痰剂以及抗生素, 给予患者补充液体;对于呼吸困难较为严重的患者, 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 比如氨茶碱。激素以及肾上腺素等;很多老年患者一般在家自行治疗很多天后才来院治疗, 患者已经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 尽快补充营养液, 纠正患者酸碱平衡失调。
1.3疗效评定 显效:患者入院后12 h内, 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缺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氧分压>60 mmHg, 二氧化碳分压<45 mmHg, ;有效:患者入院48 h后, 患者呼吸音明显减轻, 哮鸣音明显减少, 患者缺氧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无效:患者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出现加重。
120例患者显效96例, 占80%, 有效24例, 占20%;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 d。
3.1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前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 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 抑郁等症状, 特别是在患者刚刚入院时,在心理上很难转变为患者的概念, 在行动上出现排斥, 出现脾气暴躁, 寻死觅活;此时护理人员的工作就极为重要, 一定要积极的劝导患者, 讲解与支气管哮喘相关的医学知识,使患者对于该病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 在心理上接纳。
3.2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护理 首先找出患者出现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诱因, 接触患者的临床诱因, 患者病房要定期进行通风消毒, 避免刺激性气体进入病房, 对于地面的消毒液选择尽量选没有刺激性味道的药物;据资料研究显示, 患者的临床体位与患者支气管哮喘发生有密切关系, 患者仰卧时,可因为气流进入受阻, 而侧卧则不会出现该状况;吸氧患者入院前, 一般很难吸入氧气, 患者入院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改变患者缺氧的状况, 依据患者缺氧以及呼吸困难的程度,改善患者吸入氧气的速度, 吸氧的时间一定要严格控制[2],吸氧后一定要进行定期巡视,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如出现加重表现时, 第一时间通知自己的上级主管医师。
3.3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患者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后, 一定要鼓励患者进行咳痰, 由于长时间缺氧以及缺水, 患者的痰液变的较为粘稠, 很难咳出, 可以进行雾化吸入, 湿润双肺, 可以有利于痰液的排除, 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气管插管。
3.4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的早期发现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一定要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出现精神症状改变, 神智改变等, 一定要严密观察并间隔一段时间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测定。
3.5临床药物应用的临床护理 支气管解痉剂,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支气管解痉药物为氨茶碱, 该药物能够明显解痉止喘, 但是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 应为该药物的治疗剂量与其中毒剂量很接近, 当用药过度时, 患者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抽搐以及心律失常等。
3.6激素的选择 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静脉注射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 在应用此药物时, 一定要在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后, 酌情进行减量, 对于结核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溃疡病患者慎重用药。
3.7饮食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情的折磨, 患者体质消耗较大, 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患者水分、蛋白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 如不及时进行补偿, 肯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富含营养的流质食物, 避免饮酒、抽烟以及饮食辛辣的食物, 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 给患者讲解饮食多于增强患者免疫力的重要性。
3.8恢复期的护理哮喘发作停止后, 应指导患者避免精神紧张和激动并保持良好的情绪, 在感到有哮喘发作征兆时,应转移注意力。避免情绪紧张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禁暴饮暴食、防止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进行医疗体操、气功、太极拳等锻炼。以增强对各种应激源的应对能力[3]。
支气管哮喘是变态免疫性反应造成的气道高反应病变,患者一般临床症状较重, 患者濒死感明显, 临床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有效的心理开导, 临床的有效治疗以及用药护理等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7, 20(5):261-267.
[2] 刘婷.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医师进修杂志, 2003, 26(10): 51-52.
[3] 陈晓颖.动脉血气分析在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3, 2(11):40-41.
262700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