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来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分析
庞来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护理要点, 为临床护理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血管出现并发症的护理过程。结果 经过护理后, 30例患者并发症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应在手术前做好准备, 术中和术后采取及时的护理措施, 这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并发症;护理
近些年,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心律失常、心悸等等, 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 使生活质量下降。介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成功率较高、创伤小的特点, 能够增加患者心肌功能, 扩张患者冠状动脉, 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1]。但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患冠心病的时间较长、病情反复发作, 术后不加强锻炼, 导致患者出现很多并发症,加强患者的痛苦, 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术后针对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对临床治疗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究介入术后并发症护理要点, 现将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 针对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分布区间为48~81岁之间, 年龄中位数为64.5岁。经过介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出血和皮下出血、动静脉血栓、造影肾病、假性动脉瘤、尿潴留等[2]。
1.2护理方法
1.2.1心律失常护理 介入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 原因一般为机械性刺激左心室内膜, 使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强。针对这一情况的护理措施包括在进行介入术后要严格监测心电仪器, 观察有无发生频发室性早搏、室颤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变化, 血压较低时要针对患者使用升压药物, 患者病床旁要安装抢救仪器并且准备好抢救药物[3]。在此过程中关注患者是否具有心绞痛的症状, 一旦发现, 要及时处理, 防止患者病情恶化。除了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仪器监测和药物护理外, 还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 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 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避免因情绪激动等原因引发心律失常。
1.2.2出血和皮下出血护理 出血和皮下出血这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与术中使用肝素、术后砂袋移位、包扎不当、术后过早活动等息息相关。另外, 患者在排便过程中, 用力过多也将导致出血和皮下出血。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在术后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大腿内侧、皮肤颜色以及温度、穿刺部位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进行监测与观察。嘱咐患者术后多饮水, 进食以清淡为主并且不宜过饱[4], 保持患者大小便通畅。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咳嗽、大小便时压迫穿刺部位, 时刻关注穿刺点的情况。针对穿刺部位进行止血时, 要注意在鞘管拔出后应立即进行压迫15 min左右, 直到穿刺部位不出血后用宽胶带进行包扎。使用砂袋将穿刺部位进行压迫5 h左右,包扎持续到10~12 h之间, 术后避免过早活动, 经常固定砂袋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若还出血, 就要重新进行加压包扎, 针对出现血肿的患者, 要进行热敷。
1.2.3动静脉血栓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等各方面呈现下降趋势, 血管本身就易形成血栓, 因此老年患者行介入术后并发症中易产生动静脉血栓。另外, 在术后针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时间过长, 患者运动减少, 也将导致动静脉血栓[5]。针对这一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凝剂, 针对患者进行按摩措施, 增强患者肢体灵活度。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对称情况, 若出现不对称情况并伴有肢体麻木、发冷等症状要及早预防血栓情况, 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穿刺部位颜色, 叮嘱患者正常休息。对已形成的血栓对症处理。
1.2.4造影肾病护理 在介入术中会使用大量的造影剂,术后需要及时排出患者体内, 防止对患者肾功能造成损害。护理人员在术后叮嘱患者多饮水, 对不能饮水的患者进行补液治疗, 促使患者排尿。如出现造影肾病, 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 使血肌酐恢复正常[6]。
1.2.5假性动脉瘤护理 患者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多为术后止血措施不当或者没有实行严格制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需要正确掌握股动脉的穿刺方法以及止血方法。如果术后患者被确诊假性动脉瘤, 应进行超声检查与处理, 针对股动脉进行压迫处理的同时也要防止静脉血栓的出现, 实行加压包扎的同时防止压力过大导致下肢缺血、坏死。
1.2.6尿潴留护理 尿潴留为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较高的病症之一。大多由于患者不习惯在床上排便、神经紧张所致, 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听流水声或者对腹部进行热敷可缓解这种状态。或者在手术之前,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 让患者练习床上排便、排尿, 进行有效护理。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治疗是临床中治疗冠心病的常见手段, 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创伤小。但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 影响患者恢复情况,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并发症的出现, 护理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使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与本领, 提高护理质量。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观察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变化, 及时作出反馈。本文选取的30例患者经过术后护理均恢复良好,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满意度较高。因此, 针对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做到及时发现、有效处理, 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 控制病情,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胡聪.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10):120-121.
[2] Ma Fenglan, Tuya.Nursing care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tervention through radial artery complications.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9, 24 (4): 457-458.
[3] 赵丽丽.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护理研究, 2006, 20(7):1799-1801.
[4] Liao Shaoqin, Wu Juxian, Li Xiaming.The intervention treatment through radial artery upper extremity hematoma caused by nursing.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2007, 22 (11): 2107.
[5] Serafin Z, 张益民.神经外科造影术后的肾病发病率.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 12(8):672.
[6] 杨爱玲, 李兴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7):1075-1077.
2014-05-26]
47500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