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护对胃脘痛寒症的干预体会

2014-01-23 06:02:28赵雪勤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护理部河南驻马店4630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调护胃脘情志

赵雪勤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护理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临床与转化医学·

辨证施护对胃脘痛寒症的干预体会

赵雪勤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护理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观察对胃脘痛寒症患者实施辨证施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辨证施护组130例采用中医外治方法、饮食调护、情志护理、征候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70例采用一般护理方法,未采取饮食、情志调护及外治方法.结果:辨证施护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3%,两组对比,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医外治方法及综合护理措施对胃脘痛寒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辨证施护;胃脘痛寒症;干预体会

0 引言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病程较长,难以治愈,经常会反复发作.自 2011年开始,我院均采取饮食调护及中医外治法等辨证施护进行干预[1],观察130例胃脘痛患者,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2013-04版,选取脾胃虚寒证及寒邪犯胃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临床表现:脾胃虚寒证者:胃痛绵绵,得食则缓,空腹为甚,泛吐清水,喜热喜按,手足不温,大便多溏,神倦乏力.舌质为淡,脉沉且细.寒邪犯胃证:呕吐清水,痰涎,胃脘冷痛,暴作,口不渴,畏寒,喜暖,苔白,脉弦紧.

1.2 一般资料 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辨证施护组130(男70,女60)例;年龄20~65(平均43.3±10.1)岁;病程5个月~35年,平均(9.3± 3.1)年.脾胃虚寒证60例,寒邪犯胃证70例.对照组70(男 50,女20)例;年龄19~66(平均 42.3± 9.9)岁;病程6个月 ~34年,平均(9.1±3.0)年.脾胃虚寒型33例,寒邪犯胃型37例.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方法

1.3.1 辨证施护组 寒邪犯胃者:给予患者良姜15 g、香附15 g,细辛 10 g、丁香 10 g.加入生姜汁调成膏,敷于穴贴上,贴于神阙、中脘、足三里、梁丘穴上,给予患者热水袋进行热敷贴药部位 30 min.1次/2 d,6 d为1疗程.脾胃虚寒者:给予患者苍术10 g、药黄芪10 g、干姜10 g,白芥子6 g、细辛6 g、肉桂 6 g,用法与上述一致.

寒邪犯胃者:在上脘、梁门、足三里、内关穴进针;艾灸中脘、足三里,并于局部热敷.也可采取胃脘部拔罐,盐炒热后熨推、熨敷胃脘部[3].脾胃虚寒者可针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热敷热熨胃脘部或胃脘部拔罐.

寒邪犯胃者宜用姜、葱、芥末、胡椒、大蒜等性温热的食物作调料,可食生姜粥、红枣粥等[3].脾胃虚寒者多食温中健脾之品,如鸡蛋、牛奶、黄鱼、龙眼、大枣、土豆等,亦可食用吴茱萸粥,以吴茱萸 3 g研末,粳米100 g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萸末,生姜、葱白少许服食.若饭前胃痛可在饥饿时稍进糕点、饼干以缓中止痛.忌食生冷瓜果及其他凉性食物.脾胃虚寒者还可饮用大麦汤《饮膳药方》[4].日常生活中可多食补中温胃之品,如:狗肉及羊肉等.

责任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同时针对患者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等不良情志,指导患者采取移情相制疗法,转移注意力,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为患者及家属介绍本病性质,指导患者掌握对疼痛的简单控制方法,从而减轻生理及心理的痛苦.

1.3.2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法,未采用中医外治方法、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等措施.

1.4 疗效标准 治愈:胃脘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胃镜检查有明显改善.未愈:不符合上述情况.总有效率 =[(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辨证施护组:治愈 90例(69.2%);好转30例(23%);未愈10例(7.6%);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治愈20例(28.5%);好转30例(42.8%);未愈20例(28.5%);总有效率71.3%.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辨证施护综合措施,是确保和提高临床疗效的保证.根据胃脘痛的不同证型,中医外治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或穴位.如寒邪犯胃证,久病则郁而化热,出现胃脘灼痛、口渴等症,故穴贴时加入黄连、栀子等苦寒药物,用治标热.脾胃虚寒证者,若温热药过多,易出现舌红、少苔及脉热等胃阴虚证,所以采用外用药时,需加入蒲公英及石斛等清热养阴的药物,不失辨证施护之原则.《外科正宗》云:“凡人无病时,不善调摄而致生百病;况既病之后,若不加调摄,病岂能得愈乎!”强调病后护理之重要.所以恰当的辨证用药,得当的护理措施,患者遵守禁忌配合正确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

[1]时晓燕.两种基本针刺补泻基本手法对于胃脘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120-121.

[2]崔雅玲.浅谈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饮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67-268.

[3]宋春辉.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J].中外医疗,2011,30(32):112.

[4]邱新萍.马万千应用通法辨治胃脘痛经验[J].河北中医,2014,(10):1449-1450.

R57

A

2095-6894(2014)06-087-02

2014-07-01;接受日期:2014-07-16

赵雪勤.本科,主管护师.E-mail:xueqinzhao112@sina.com

猜你喜欢
调护胃脘情志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4:22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14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