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亚油酸异构酶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2014-01-21 11:31:38张颜婷赵国芬
饲料工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诱导剂亚油酸菌体

■张颜婷 赵国芬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具有共轭双键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十八碳烯酸的统称。其共轭双键通常位于C9和C11位或C10和C12位,每个双键可以以顺式或反式构型存在[1]。共轭亚油酸的立体异构体多达十几种,以cis-9,trans-11-CLA(c9t11),trans-10、cis-12-CLA(t10c12),trans-9、trans-11-CLA(t9t11)和 cis-10、cis-12-CLA(c10c12)等异构体为主,其中具有生物学功能的两种异构体为cis-9、trans-11-CLA(c9t11)和 trans-10、cis-12-CLA(t10c12)[2]。研究表明,CLA具有诸多的生理功能,如抗癌、调节血糖、增强肌体免疫力、促进骨组织代谢、促进生长发育[3-8]、治疗糖尿病[9]、减少皮肤感染[10]、减少脂肪[11]和抗动脉粥样硬化[12-13]等,其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亚油酸异构酶(linoleic acid isomerase,LAI)可以专一地将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与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学异构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CLA相比,利用重组菌诱导表达并纯化产生的LAI催化亚油酸产生CLA,不仅可以获得高活性、高纯度的CLA,还解决了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苛刻、菌体生产能力局限和菌体代谢产物不易与产品分离等问题。

本试验以重组LAI工程菌为试验菌株,对诱导时机、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以进一步优化重组LAI工程菌的诱导表达条件,为后续酶的纯化、利用以及工业生产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亚油酸纯度≥99%(Sigma)、氨苄青霉素(amresco)、IPTG(amresco)、牛血清白蛋白(Scientific Research Special)、正己烷(永大试剂)、蛋白胨(环凯微生物)、酵母提取物(环凯微生物)、Tris(amresco)、甘油(永大试剂)、咪唑(Vetec)、NaCl(永大试剂)、NTA-0、100、200、400分别为浓度20 mM Tris-HCl(pH值 7.9),0.5 M NaCl及10%甘油,添加0、100、200、400 mM咪唑、JM109-pQE30a-LAI(实验室保存)。

1.2 菌种培养

将-80℃保存的重组菌接种于固体LB培养基上,划线培养,37℃静置培养24 h,挑取单菌落接于液体LB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24 h即得种子液。

1.3 诱导条件优化的单因素试验

1.3.1 诱导时机的选择

将种子液接于液体培养基,在37℃摇床中分别培养1、3、5、7、10 h,培养结束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 mM IPTG继续37℃培养15 h。培养结束后离心收菌,PBS洗涤,破碎菌体进行酶活力的测定。

1.3.2 诱导时间的选择

将种子液接于液体培养基,在37℃摇床中培养7 h,培养结束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 mM IPTG继续37 ℃培养,培养时间分别为5、10、15、20、25 h。培养结束后离心收菌,PBS洗涤,破碎菌体进行酶活力的测定。

1.3.3 诱导剂浓度的选择

将种子液接于液体培养基,在37℃摇床中培养7 h,培养结束后,向培养基中加入IPTG,终浓度分别为0.05、0.10、0.50、0.80、1.00 mM,继续37 ℃培养15 h,培养结束后离心收菌,PBS洗涤,破碎菌体进行酶活力的测定。

1.3.4 诱导温度的选择

将种子液接于液体培养基,在37℃摇床中培养7 h,培养结束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1 mM IPTG继续培养,培养温度分别为20、25、30、37 ℃,继续培养15 h,培养结束后离心收菌,PBS洗涤,破碎菌体进行酶活力的测定。

1.4 诱导条件优化的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

1.5 菌体的破碎

称菌体湿重,加入10倍体积的PBS,利用超声波破碎仪对菌体进行破碎。破碎后,离心所得的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1.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利用考马斯亮蓝法[14]对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

1.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PBS为溶剂,分别配制0、10、20、30、40、50、60、70、80、90、100 μg∕m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分别取1 ml加入5 ml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反应5 min后摇匀,测定OD595nm,以牛血清白蛋白质量(μg)为横坐标,OD595nm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6.2 样品的测定

取适当稀释后的样品1 ml加入5 ml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反应5 min后摇匀,测定OD595nm,然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1.7 酶活力的测定

1.7.1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正己烷为溶剂,分别配制0、20、40、60、80、100、120、140、160 μg∕ml的CLA溶液,测定OD233nm,以CLA质量(μg)为横坐标,OD233nm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7.2 亚油酸悬浊液的制备

取亚油酸 0.5 ml,Tween-80 0.5 ml,用去离子水99 ml,超声乳化,即得亚油酸乳浊液。

1.7.3 酶活力的测定

取3 ml亚油酸乳浊液加入粗酶液200 μl,37℃振荡培养2 h,向反应液中加入10%三氯乙酸结束反应,再加入10 ml正己烷进行振荡萃取,测定OD233nm[15]。根据下述公式进行酶活力的计算。

式中:K——稀释倍数;

G——生成的CLA含量(μg);

V——取酶液的体积(ml);

T——反应时间(h)。

1.8 重组LAI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

以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对重组LAI进行诱导表达,对诱导表达效果进行SDS-PAGE检测。

2 结果

2.1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不同浓度牛血清白蛋白与考马斯亮蓝G-250反应后测定OD595nm值,以OD595nm为纵坐标,蛋白质的质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1。

图1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

由图1可知,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方程的R2=0.997 7,标准曲线具有可信性,可以使用。

2.2 CLA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233 nm处测定不同CLA浓度的正己烷溶液的OD233nm值,以OD233nm为纵坐标,CLA的质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2。

图2 共轭亚油酸含量标准曲线

由图2可知,共轭亚油酸含量标准曲线方程的R2=0.999 3,标准曲线具有可信性,可以使用。

2.3 诱导条件的优化的单因素试验

2.3.1 诱导时机的选择

对诱导时机分别为1、3、5、7、10 h诱导表达的LAI粗酶液进行了酶活力测定,结果如图3。

图3 诱导时机的选择

由图3可知,随着诱导前菌体培养时间的延长,诱导表达的LAI的酶活力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诱导前培养时间为7 h时,酶活力最大达到3 074.5 U∕ml。由于IPTG能抑制菌体生长,过早的加入IPTG会导致重组菌菌体生物量偏低,产酶能力受限,此时诱导产生的酶活力较低;当重组菌生长进入对数期,随着菌体的快速增殖,重组菌的产酶能力升高,诱导产生的酶活力不断升高;当重组菌进入稳定期后,菌体数目不再增加,但由于菌体生长产生的代谢产物以及有害物质的积累,此时菌体的产酶能力与对数期时相比较差,诱导产生的酶活力有所下降。因此,重组LAI的最佳诱导时机为诱导前培养菌体7 h。

2.3.2 诱导时间的选择

对诱导时间分别为5、10、15、20、25 h诱导表达的LAI粗酶液进行了酶活力测定,结果如图4。

图4 诱导时间的选择

由图4可知,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诱导表达的LAI的酶活力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诱导时间达15 h时,酶活力达到最大,为3 182.3 U∕ml。由于培养时间为0~15 h时重组菌生长由延迟期到达稳定期,这一时期内LAI的诱导表达可以正常进行,所以酶活力不断上升;而随着时间的延长,20 h后重组菌生长进入衰亡期,菌体发生自溶和蛋白质降解现象,LAI也不可避免的被降解,所以酶活力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重组LAI最佳诱导时间为15 h。

2.3.3 诱导剂浓度的选择

对诱导剂浓度分别为 0.05、0.10、0.50、0.80、1.00 mM诱导表达的LAI粗酶液进行了酶活力测定,结果如图5。

图5 诱导剂浓度的选择

由图5可知,随着诱导剂IPTG浓度的增加,诱导表达产生的LAI活力出现先升后降趋势,当IPTG浓度为0.1 mM时,LAI活力最大,可达2 527.1 U∕ml。由于诱导剂IPTG对于重组菌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低浓度的IPTG对重组菌毒害作用不明显,但是对LAI诱导表达的效率也相对较低,此时LAI活力不高;随着IPTG浓度的增加,IPTG对LAI诱导表达的效率增高,LAI活力增大;而当IPTG浓度进一步增高时,其对于重组菌的毒害作用也愈加明显,导致重组菌生长受限,不能很好地表达LAI,使得LAI活力降低。因此,重组LAI最佳诱导剂浓度为0.1 mM。

2.3.4 诱导温度的选择

对诱导温度分别为20、25、30、37℃诱导表达的LAI粗酶液进行了酶活力测定,结果见图6。

图6 诱导温度的选择

由图6可知,随着诱导温度的升高,诱导表达的LAI的酶活力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温度为25℃时,LAI的酶活力最大,可达2 836.9 U∕ml。由于低温诱导酶表达时,酶可以正确折叠,但酶的表达速率低,总体表现为酶活力不高;而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表达速率加快,酶活力也逐渐升高;但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酶折叠速率加快,致使形成的酶的高级结构的错误率增高,总体表现为酶活力降低,因此,25℃为LAI诱导表达的最佳温度。

2.4 诱导条件的优化的正交试验

根据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进行L9(34)正交试验,正交试验设计见表1,试验结果如表2和表3。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由表2可知,最佳诱导条件为:A2B1C3D3,即诱导时机为诱导前培养菌体7 h、诱导时间为10 h、诱导剂浓度为0.15 mM、诱导温度为30℃,各因素对正交试验影响强弱关系为:B>D>C>A。由于最佳诱导条件在正交试验表中没有对应的试验组,在最佳诱导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验证试验,3组试验测得LAI酶活力结果分别为3 845.857 8、3 775.675 4、3 927.523 5 U∕ml,RSD=1.9741%,表明最佳诱导条件为A2B1C3D3时所得的LAI酶活力平均值为3 849.686 0 U∕ml。由表3可知,因素B、C、D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因素A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表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2.5 重组LAI的诱导表达的SDS-PAGE检测(见图7)

由图7可知,阴性对照菌JM109和JM109-pQE30a经IPTG诱导没有目的蛋白质产生,而重组菌JM109-pQE30a-LAI经IPTG诱导产生了目的蛋白质,且大小约为64 kD,与预期相符。这表明阴性对照菌本身并不产生LAI,只有转入了LAI基因的重组菌才能经IPTG诱导产生LAI,且产生的LAI大部分为可溶性的,有利于下一步亲和层析纯化LAI的进行。

图7 重组LAI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

3 结论

近年来,对于生物合成CLA的研究成为了食品和医药领域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结合基因工程和酶工程的技术,纯化出高活性、高纯度的LAI,利用酶直接催化亚油酸产生共轭亚油酸的方法,显示出了显著的优越性。本试验通过对重组菌诱导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最佳诱导条件为:诱导时机为诱导前培养菌体7 h,诱导时间为10 h,诱导剂浓度为0.15 mM,诱导温度为30℃。最佳诱导条件下,诱导出的亚油酸异构酶的酶活力平均可达3 849.686 0 U∕ml。与天然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获得LAI相比,优化了诱导表达条件的重组菌诱导表达出的LAI,具有活性高、异构体单一、利于纯化等优点,为后续酶的利用、开发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诱导剂亚油酸菌体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5:38
间歇浸没植物生物反应器培养栀子愈伤组织及产藏红花素条件研究
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菌体的分离与鉴定
NH3和NaCl对共轭亚油酸囊泡化的影响
诱导剂对乳白耙齿菌产MnP活性影响研究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中国调味品(2017年2期)2017-03-20 16:18:21
英国警示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与肝酶诱导剂联合使用可能降低紧急避孕效果
上海医药(2016年23期)2016-12-22 15:21:07
黄芩苷对一株产NDM-1大肠埃希菌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葡聚糖类抗病诱导剂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1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