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微+李静
资源成熟型城市:广元市、广安市、自贡市、攀枝花市、达州市、雅安市等
资源成长型城市:南充市
资源衰退型城市:泸州市、华蓥市
资源再生型城市:阿坝州
2013年12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熟型、成长型、衰退型和再生型4种类型。其中涉及我省13个城市。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本刊分别以广元市、南充市、泸州市、阿坝州为例,作为成熟性、成长性、衰退型、再生型城市的代表,调查他们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找到资源城市的突围与发展之道。
广元:推动成熟型“资源
城市”跨越发展
对于成熟型城市,我们要推进它跨越式发展。核心是要拉长产业链条,要培育资源深加工的企业和能力。而且在资源和环保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环境成本从一开始就内部化为企业成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
【现状】能源丰富的“国家森林城市”
广元市处于我省北部边缘,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活立木总蓄积达到5714 万立方,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2%,绿地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道路绿化率达93%,水岸绿化率达90%。近年来,广元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把城乡造林绿化和城市森林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2013年9月,广元正式跻身“国家森林城市”行列。
同时,广元也是一个具有丰富能源资源的城市。广元境内河流以嘉陵江为主干,有75条河流,水量丰富,流速急、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为270万千瓦,可开发量186万千瓦,已开发73.2万千瓦。
目前有宝珠寺、紫兰坝等大中小型水电站和即将竣工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
此外,广元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元在电源建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天然气资源勘探利用、煤炭资源整合、电网建设等能源开发供应上也取得重大进展。
【发展】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资源转化
继2013年9月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2013年12月3日,跻身全国成熟型“资源型城市”,广元再添一枚城市名片。
何谓成熟型“资源城市”?《规划》提出,成熟型城市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资源保障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是现阶段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
近年来,我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资源转化,并将广元市列为我省规划发展天然气等能源的重点地区和今后支持的重点区域。来自广元市发改委的消息,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广元将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型产业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培育一批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将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内部化,切实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镇化质量, 推动成熟型“资源城市”跨越发展。
南充:逐渐成长为推动经济
发展的“少壮派”
对于成长型城市,主要是促进它规范有序发展的问题,核心是提高资源开发的准入门槛,合理地确定开发强度。同时要严格环境影响评价。
——杜鹰
【现状】资源发展后劲足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1.25万平方公里,辖5县3区1市。南充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大。石油总储量达7779万吨;天然气储量7000亿立方米;盐岩地质储量1.8万亿吨,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盐矿;嘉陵江流经全市,水能蕴藏量达200多万千瓦。
在《规划》中,南充被划归为成长型城市,成为四川唯一的一个资源成长型城市。据南充市发改委能源建设综合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市的资源主要为盐、气、水。盐主要为井盐,分布在高坪东观一带。按照目前国家政策,井盐没有大规模开采。而仪陇、阆中、营山一带近年来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可观。嘉陵江丰富的水资源更为其梯级开发提供了保障。
相关专家认为,成长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因素较多,诸如人口质量、数量、三产与二产的比重等。南充划归为资源成长型城市,说明资源发展有充足的后劲。
【规划】进一步规范资源开发秩序
南充入围成长型的资源城市,是指该市资源开发处于上升阶段,资源保障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是国家确定的能源资源供给和后备基地。根据《规划》,国家将进一步规范包括南充在内的成长型城市资源开发秩序,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基地。提高资源开发企业的准入门槛,合理确定资源开发强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加快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积极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处理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使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
泸州:资源衰退型城市的反转之道
对于衰退型城市,我们要加快其转型发展。核心是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同时解决最突出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杜鹰
【现状】天然气资源面临枯竭
“风过泸州带酒香”,位于长江和沱江交汇处的泸州以美酒闻名于世。其实,泸州的天然气资源也是它引以为傲的资本:泸州是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四川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在20世纪70年代的产气高峰,泸州天然气年产量峰值接近30亿方,占全川供气量的一半,云贵川的大化肥企业和民用生活用气都主要依靠泸州供给。
然而,近年来,随着天然气资源的深度开采和利用,泸州的天然气资源已面临枯竭。根据《泸州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2012年-2015年)》,截至2012年,泸州累计采气已达591亿立方米,占可采储量的97%。这导致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泸天化、天华等公司及化工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其实,早在2011年11月,泸州市作为四川唯一地级市就被列入全国资源枯竭城市。此次“衰退型城市”的界定无疑又一次给泸州敲响了警钟,城市转型迫在眉睫。
【对策】建成全国资源枯竭转型发展示范城市
“这是挑战,但更是机遇。”对于衰退型城市,泸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为应对天然气资源枯竭以及关联产业的衰退,泸州将调整产品和原料结构。
按照《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15年,泸州将基本摆脱经济增长对天然气资源的依赖,建立比较完善的接续替代产业体系。预计到2020年,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成全国资源枯竭转型发展示范城市。
“泸州目前主要是天然气资源枯竭,对化工产业影响最大,我们将把天然气化工转变为煤化工,以丰富的煤资源来替代天然气资源。”泸州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办公室介绍,当前泸州天然气化工转型有两个方向:一是调整原料结构,将气头改为煤头;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精细化工,培养一批精细化工,提高其附加值。同时,泸州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实现产业发展由资源导向向技术导向、市场导向的转型,推进天然气化工转型带动酒业、能源、机械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阿坝:再生型城市如何持续发展
对于再生型城市,要引导其创新发展。核心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率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杜鹰
【现状】生态资源孕育核心竞争力
阿坝州是四川省植物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是成都平原及长江、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和著名的“珍贵生物基因宝库”,素有“天然药库”之称,野生中药材占全省的50%。
此外,蕴藏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矿种54个,金矿现已探明黄金储量约占四川省的49%,锂辉矿探明储量(矿石量)居四川省第二位。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933万千瓦,占四川省水能蕴藏量的14%;可开发量1400万千瓦,占四川省的11%。而生态资源优势是阿坝最大的优势,全州也突出生态特色,以发展为核心,以生态文化理念为引导,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发展】将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20世纪90年代初,阿坝州基本上呈现的是“粗放农牧、五小工业、木头财政”的结构特征,地方财政的80%左右依靠砍木头维持。随后,阿坝州委、州政府对这种单一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后果进行认真分析反思。“以农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水电开发为龙头带动高耗能工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被提上日程。
20 年来,阿坝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十分明显,停止了森林采伐,大力发展水电、铝、锂、硅、晶体新材料、电子磁材和盐化工等工业,着力开发旅游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天然药业和绿色食品业。无论是生态农牧业还是旅游产业,抑或是工业发展,阿坝州都注重将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被界定为“再生型城市”,阿坝州的发展模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具体来讲,阿坝州的发展有哪些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呢?
“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资源开发与培育产业发展相结合。包括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组建特色产业基地;立足旅游资源,做强做大旅游业,初步形成全域景区的旅游大格局;依附水电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带动绿色加工、生态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二是资源开发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传合组织,带动农牧民稳定增收;以资源开发促进扶贫攻坚,扎实推进民生工作;资源开发与增强地方财力相结合;资源开发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阿坝州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起以前的发展模式,阿坝州也总结了不少经验:“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阿坝州对资源开发的认识十分不全面,在开发中实际上只重视‘开,不重视‘发,关心的只是资源能不能开,而对‘开之后能不能‘发,则不够关心,或者说考虑得不多。因此,资源开发不关心市场,不重视成本核算,不重视从资源内涵和深层次上提高附加值等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才产生了‘木头财政等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阿坝“再生型城市”的定位,让阿坝极为振奋,也进一步明确了以后发展的方向。“当代的资源开发,要真正做到既开又发,为发而开,开之必发,则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十分重视资源开发的成本,重视资源开发的技术投入,尽可能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取得较大的开发成果,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以最小的生态破坏换取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和谐。”因此,阿坝州认为,必须把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建立长效补偿机制,作为资源开发的重点。(责编: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