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2014-01-13 12:38:58郭淑红胜国丽淑红兰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期
关键词:远期疗效中药熏蒸

郭淑红+胜国+丽+淑红+兰英

【摘要】 目的:评价中药熏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探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1年11月本院门诊确诊的106例患有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或静滴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中药熏蒸下腹部同步治疗,两组治疗时间相同。观察和比较两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半年和1年的回访显示,治疗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盆腔炎都有一定的疗效,但配合中药熏蒸疗法较单纯西医治疗更能有效长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药熏蒸; 盆腔炎性疾病; 远期疗效

Long-term Effect on Pelvic Inflamatory Disease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GUO Shu-hong,RAO Sheng-guo,LIU L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116-117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efficacy on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and to expl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treatment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action for the future provide a basis to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One hundred and six patients with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07 to November 2011,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for 54 cases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for 52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ral or intravenous antibiotic therapy,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under abdominal synchronization therapy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the treatment time of two groups of the same.Observed and compared long-term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wo group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Result: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in the treatment of 6 months and 1 year review,according to the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wo kinds of treatment programs for treatment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have some efficacy,bu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therapy is pur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ymptoms for a long tim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Long-term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angshan City,Tangshan 06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55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为女性常见的生殖道一级感染性疾病,临床主要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但以慢性盆腔炎居多[1-2]。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所以难以确切诊断[3-4]。若盆腔炎性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引起盆腔积液、附件炎、盆腔痛及不孕、盆腔结缔组织炎、败血症等严重后果,从而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并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家庭矛盾[5-7]。目前,单纯的西医治疗如抗生素疗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且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欠佳。本院于2007年9月-2011年11月共治疗106例患有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结合西医抗生素治疗,待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9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患有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经本院详细检查,如B超、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其症状均符合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标准[8]。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年龄24~38岁,平均(29.73±2.58)岁,病程1~4年,平均(10.52±2.72)个月,病情评分7~22分,平均(13.94±2.31)分;对照组54例,年龄23~40岁,平均(30.92±3.18)岁,病程1~4年,平均(11.03±1.59)个月,病情评分8~20分,平均(13.21±4.09)分。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或静滴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下腹部同步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程度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妇科检查:单侧或双侧子宫附件区增厚、粘连,有块状肿物伴有压痛的感觉,分泌物增多、黏稠等。患者均表现为间歇性的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部酸痛并在性交或劳累过度时症状加重,白带及阴道分泌物增多。(2)超声检查:子宫有片状增厚,宫腔内有积液或附件区有炎性包块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54例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均采用不同剂量的广谱抗生素加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替硝唑200 mL静滴,左氧氟沙星500 mg/d口服进行治疗,连续两个星期。治疗期间禁止进行性生活。

1.3.2 治疗组 治疗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中药熏蒸进行同步治疗。药用地丁、连翘、黄连、牛膝、杜仲、桃仁、土虫、川乌、红花、申姜。可利用其产生的蒸汽熏蒸下腹部,熏蒸温度为(60±2)℃,30 min/次,1次/d,连续熏蒸10 d。具体方法为:取上述中药置于中药熏蒸汽控治疗器的锅中水煎(本研究采用的是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H11S型汽控仪),注水量以淹没中药为止,开启电源开关,中药蒸气箱内加热器便开始加热,使中药蒸气输出筒对准治疗部位,随着中药蒸气锅内水的沸腾,中药蒸气便会顺着中药蒸气传输管道至中药蒸气输出筒,经过面罩的隔离,中药蒸气均匀作用于患者治疗部位。当中药蒸气温度达到温控开关最高极限值时,加热器停止工作,中药蒸气持续产生;当温度下降到温控开关设定的最低极限值时,加热器重新工作,对中药蒸气箱内水进行加热,保持中药蒸气输出量的稳定。当达到治疗时间后,定时器自动断电,切断加热器电源,治疗结束。

1.4 评分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进行分数统计,病程每增加一年加0.5分;子宫片状增厚、有肿块伴有压痛或子宫活动受限等记为5分;腰部有酸疼下坠记为3分;阴道分泌物及白带增多者记为2分;盆腔有包块者记为1分。轻度患者得分在10分以下;中度患者10~15分;重度患者积分高于15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6例患者均在半年后和1年后进行随访及医院复查,如B超检查、常规妇科检查等,治疗组治疗后半年及1年后回访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5,P=0.041;t=2.351,P=0.035),且治疗组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治疗后半年后的随访效果比较

组别 治疗前(分) 半年后回访(分) 改善率(%)

对照组(n=54) 13.21±4.09 7±2.31 56.07

治疗组(n=52) 14.94±2.31 4±1.32 89.28

表2 两组治疗后1年后的回访改善率比较

组别 治疗前(分) 1年后回访(分) 改善率(%)

对照组(n=54) 13.21±4.09 8±1.94 50.07

治疗组(n=52) 14.94±2.31 4±2.75 85.61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不孕、败血症、盆腔积液、附件炎等不良后果。西医的抗生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抗菌药物易使患者出现耐药性且病情易于复发、副作用多等。而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体质和体抗力,药性平稳,可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中药熏蒸疗法是以中医基础为基本理论,由内至外,辨证施治,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中药熏蒸疗法的作用机制是药力与热力联合发挥作用,有效使血管扩张,增加机体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排除体内废物。通过对照组及治疗组半年和1年的回访结果比较,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熏蒸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远期疗效好,方法简单可行,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子群,李旭曦,王蒙渝.276例中药熏蒸治疗盆腔炎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87-288.

[2]马仁萍,谷玉珍.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157-158.

[3]梁云花,夏令琼,王鑫,等.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098-1099.

[4]陈晓勇,顾培敏,江鹰,等.盆腔炎性疾病181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6):461.

[5]李芹,张帆.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214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17-118.

[6]牛彩琴,张新平,张丽梅,等.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0,31(2):148-149.

[7]Barb C,Mae-et M,Brack mann S,et al.Chronic pelvic pain[J].Br J Obstet Gyneeol,1998,10(5):8.

[8]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

(收稿日期:2013-07-25) (本文编辑:欧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9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患有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经本院详细检查,如B超、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其症状均符合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标准[8]。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年龄24~38岁,平均(29.73±2.58)岁,病程1~4年,平均(10.52±2.72)个月,病情评分7~22分,平均(13.94±2.31)分;对照组54例,年龄23~40岁,平均(30.92±3.18)岁,病程1~4年,平均(11.03±1.59)个月,病情评分8~20分,平均(13.21±4.09)分。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或静滴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下腹部同步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程度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妇科检查:单侧或双侧子宫附件区增厚、粘连,有块状肿物伴有压痛的感觉,分泌物增多、黏稠等。患者均表现为间歇性的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部酸痛并在性交或劳累过度时症状加重,白带及阴道分泌物增多。(2)超声检查:子宫有片状增厚,宫腔内有积液或附件区有炎性包块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54例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均采用不同剂量的广谱抗生素加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替硝唑200 mL静滴,左氧氟沙星500 mg/d口服进行治疗,连续两个星期。治疗期间禁止进行性生活。

1.3.2 治疗组 治疗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中药熏蒸进行同步治疗。药用地丁、连翘、黄连、牛膝、杜仲、桃仁、土虫、川乌、红花、申姜。可利用其产生的蒸汽熏蒸下腹部,熏蒸温度为(60±2)℃,30 min/次,1次/d,连续熏蒸10 d。具体方法为:取上述中药置于中药熏蒸汽控治疗器的锅中水煎(本研究采用的是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H11S型汽控仪),注水量以淹没中药为止,开启电源开关,中药蒸气箱内加热器便开始加热,使中药蒸气输出筒对准治疗部位,随着中药蒸气锅内水的沸腾,中药蒸气便会顺着中药蒸气传输管道至中药蒸气输出筒,经过面罩的隔离,中药蒸气均匀作用于患者治疗部位。当中药蒸气温度达到温控开关最高极限值时,加热器停止工作,中药蒸气持续产生;当温度下降到温控开关设定的最低极限值时,加热器重新工作,对中药蒸气箱内水进行加热,保持中药蒸气输出量的稳定。当达到治疗时间后,定时器自动断电,切断加热器电源,治疗结束。

1.4 评分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进行分数统计,病程每增加一年加0.5分;子宫片状增厚、有肿块伴有压痛或子宫活动受限等记为5分;腰部有酸疼下坠记为3分;阴道分泌物及白带增多者记为2分;盆腔有包块者记为1分。轻度患者得分在10分以下;中度患者10~15分;重度患者积分高于15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6例患者均在半年后和1年后进行随访及医院复查,如B超检查、常规妇科检查等,治疗组治疗后半年及1年后回访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5,P=0.041;t=2.351,P=0.035),且治疗组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治疗后半年后的随访效果比较

组别 治疗前(分) 半年后回访(分) 改善率(%)

对照组(n=54) 13.21±4.09 7±2.31 56.07

治疗组(n=52) 14.94±2.31 4±1.32 89.28

表2 两组治疗后1年后的回访改善率比较

组别 治疗前(分) 1年后回访(分) 改善率(%)

对照组(n=54) 13.21±4.09 8±1.94 50.07

治疗组(n=52) 14.94±2.31 4±2.75 85.61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不孕、败血症、盆腔积液、附件炎等不良后果。西医的抗生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抗菌药物易使患者出现耐药性且病情易于复发、副作用多等。而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体质和体抗力,药性平稳,可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中药熏蒸疗法是以中医基础为基本理论,由内至外,辨证施治,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中药熏蒸疗法的作用机制是药力与热力联合发挥作用,有效使血管扩张,增加机体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排除体内废物。通过对照组及治疗组半年和1年的回访结果比较,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熏蒸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远期疗效好,方法简单可行,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子群,李旭曦,王蒙渝.276例中药熏蒸治疗盆腔炎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87-288.

[2]马仁萍,谷玉珍.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157-158.

[3]梁云花,夏令琼,王鑫,等.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098-1099.

[4]陈晓勇,顾培敏,江鹰,等.盆腔炎性疾病181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6):461.

[5]李芹,张帆.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214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17-118.

[6]牛彩琴,张新平,张丽梅,等.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0,31(2):148-149.

[7]Barb C,Mae-et M,Brack mann S,et al.Chronic pelvic pain[J].Br J Obstet Gyneeol,1998,10(5):8.

[8]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

(收稿日期:2013-07-25) (本文编辑:欧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9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患有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经本院详细检查,如B超、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其症状均符合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标准[8]。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年龄24~38岁,平均(29.73±2.58)岁,病程1~4年,平均(10.52±2.72)个月,病情评分7~22分,平均(13.94±2.31)分;对照组54例,年龄23~40岁,平均(30.92±3.18)岁,病程1~4年,平均(11.03±1.59)个月,病情评分8~20分,平均(13.21±4.09)分。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或静滴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下腹部同步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程度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妇科检查:单侧或双侧子宫附件区增厚、粘连,有块状肿物伴有压痛的感觉,分泌物增多、黏稠等。患者均表现为间歇性的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部酸痛并在性交或劳累过度时症状加重,白带及阴道分泌物增多。(2)超声检查:子宫有片状增厚,宫腔内有积液或附件区有炎性包块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54例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均采用不同剂量的广谱抗生素加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替硝唑200 mL静滴,左氧氟沙星500 mg/d口服进行治疗,连续两个星期。治疗期间禁止进行性生活。

1.3.2 治疗组 治疗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中药熏蒸进行同步治疗。药用地丁、连翘、黄连、牛膝、杜仲、桃仁、土虫、川乌、红花、申姜。可利用其产生的蒸汽熏蒸下腹部,熏蒸温度为(60±2)℃,30 min/次,1次/d,连续熏蒸10 d。具体方法为:取上述中药置于中药熏蒸汽控治疗器的锅中水煎(本研究采用的是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H11S型汽控仪),注水量以淹没中药为止,开启电源开关,中药蒸气箱内加热器便开始加热,使中药蒸气输出筒对准治疗部位,随着中药蒸气锅内水的沸腾,中药蒸气便会顺着中药蒸气传输管道至中药蒸气输出筒,经过面罩的隔离,中药蒸气均匀作用于患者治疗部位。当中药蒸气温度达到温控开关最高极限值时,加热器停止工作,中药蒸气持续产生;当温度下降到温控开关设定的最低极限值时,加热器重新工作,对中药蒸气箱内水进行加热,保持中药蒸气输出量的稳定。当达到治疗时间后,定时器自动断电,切断加热器电源,治疗结束。

1.4 评分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进行分数统计,病程每增加一年加0.5分;子宫片状增厚、有肿块伴有压痛或子宫活动受限等记为5分;腰部有酸疼下坠记为3分;阴道分泌物及白带增多者记为2分;盆腔有包块者记为1分。轻度患者得分在10分以下;中度患者10~15分;重度患者积分高于15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6例患者均在半年后和1年后进行随访及医院复查,如B超检查、常规妇科检查等,治疗组治疗后半年及1年后回访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5,P=0.041;t=2.351,P=0.035),且治疗组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治疗后半年后的随访效果比较

组别 治疗前(分) 半年后回访(分) 改善率(%)

对照组(n=54) 13.21±4.09 7±2.31 56.07

治疗组(n=52) 14.94±2.31 4±1.32 89.28

表2 两组治疗后1年后的回访改善率比较

组别 治疗前(分) 1年后回访(分) 改善率(%)

对照组(n=54) 13.21±4.09 8±1.94 50.07

治疗组(n=52) 14.94±2.31 4±2.75 85.61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不孕、败血症、盆腔积液、附件炎等不良后果。西医的抗生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抗菌药物易使患者出现耐药性且病情易于复发、副作用多等。而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体质和体抗力,药性平稳,可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中药熏蒸疗法是以中医基础为基本理论,由内至外,辨证施治,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中药熏蒸疗法的作用机制是药力与热力联合发挥作用,有效使血管扩张,增加机体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排除体内废物。通过对照组及治疗组半年和1年的回访结果比较,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熏蒸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远期疗效好,方法简单可行,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子群,李旭曦,王蒙渝.276例中药熏蒸治疗盆腔炎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87-288.

[2]马仁萍,谷玉珍.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157-158.

[3]梁云花,夏令琼,王鑫,等.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098-1099.

[4]陈晓勇,顾培敏,江鹰,等.盆腔炎性疾病181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6):461.

[5]李芹,张帆.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214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17-118.

[6]牛彩琴,张新平,张丽梅,等.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0,31(2):148-149.

[7]Barb C,Mae-et M,Brack mann S,et al.Chronic pelvic pain[J].Br J Obstet Gyneeol,1998,10(5):8.

[8]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

(收稿日期:2013-07-25) (本文编辑:欧丽)

猜你喜欢
远期疗效中药熏蒸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上海医药(2016年22期)2016-12-13 11:42:07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中药复方参柏颗粒剂治疗阴囊湿疹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8:36:39
中药熏蒸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52:14
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临床护理体会
恶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观察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实施颈分区性清扫术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价
牵引、中药熏蒸、推拿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