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谷歌互联网卫星计划

2014-01-11 06:26:54朱贵伟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国际太空 2014年7期
关键词:频段频谱卫星

朱贵伟(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2014年6月1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长篇报道,引援相关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谷歌公司将计划耗资超过10亿美元资金,打造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为全球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同时也希望借此来解决此前气球、无人机等同类项目遭遇的资金与技术难题。这无疑是继外联网(Outernet)计划之后,互联网产业对传统卫星通信产业的又一大冲击,引起了国内外诸多企业、专家、学者与爱好者的极大兴趣。但是截至目前,谷歌官方并未就此事正式表态,而网络上流传的消息也仅仅是来自“消息人士”的说法。本文结合谷歌近年来的动作以及行业内其他的发展计划,对该事件进行简单的梳理和分析。

谷歌的互联网卫星计划将通过WorldVu卫星公司来实施,计划投入10亿~30亿美元建设180颗低轨道卫星星座,后期卫星数量可能扩展至360颗。目前,该计划已有公司支撑,并获得了频谱使用权,具备进一步开展项目的基础。在人员方面,O3b网络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及iDirect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均已经加入团队,目前规模在10~20人,其中还包括来自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的技术专家。WorldVu卫星公司已经成功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请到了原天空桥(SkyBridge)公司的Ku频段频谱资源。根据其申请文件,卫星采用800~950km的圆轨道,倾角为88.2°,预计整个系统在2019年底到2020年中期开始提供服务。

互联网卫星计划是谷歌在利用气球和无人机推动全球互联网使用的第3次尝试。在此之前,卫星宽带互联网计划就已存在,例如在21世纪前后实施的“天空桥”和Teledesic计划,目前正在开展的O3b计划,传统卫星运营商的个人宽带接入服务等等。但是谷歌的计划与上述项目并不冲突,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全球近三分之二无网络覆盖的人口,而不是地面大型电信运营商与企业,或是发达国家人口密集地区的消费者。谷歌背后的意图是通过增加互联网用户的数量,来推动其搜索引擎以及相关服务的增长。在这一点上,谷歌与脸书(Facebook)公司“连接实验室”(Conectivity Lab)计划的初衷如出一辙。

仅就互联网卫星计划本身而言,还存在诸多疑问。首先是频谱问题,虽然已申请到Ku频段资源,但是前提是不能与其他在用的Ku频段卫星发生干扰,进行全球频率协调的工作量巨大。其次是成本问题,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成本不容小觑,按单颗卫星113kg的质量来推算,目前与其较为接近的卫星是第二代轨道通信卫星,18颗星研制和发射费用接近1.64亿美元,但其能力较低,难以满足宽带互联网通信需求;而且根据以往卫星计划的经验,项目总成本总是会不断增加,例如Teledesic计划卫星数量一再减少、卫星复杂度一再降低,但整个项目成本仍高达90亿美元。第三是用户需求问题,谷歌的目标是无互联网连接的地区,造成现在的局面既有地理条件、政治背景的影响,也有需求和消费能力等经济因素的作用,例如,亚洲地区传统卫星运营商并不急于发展宽带卫星,就是考虑到地区性需求不旺盛的因素。

抛开可行性不谈,谷歌的互联网卫星计划还是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世界经济的未来是知识经济,而互联网是中流砥柱,所以,无论是气球、无人机,还是卫星,都是扩展互联网覆盖的手段,其根本目的都是扩大网络连接的人群。谷歌正是借助航天技术发展、卫星研制和发射成本大幅降低的时代机遇,提出全球互联网卫星计划,其创新的意识和理念值得借鉴。传统卫星产业应积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从而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频段频谱卫星
miniSAR遥感卫星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地震研究(2021年1期)2021-04-13 01:04:56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静止卫星派
科学家(2019年3期)2019-08-18 09:47:43
一种基于稀疏度估计的自适应压缩频谱感知算法
测控技术(2018年7期)2018-12-09 08:58:22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推挤的5GHz频段
CHIP新电脑(2016年3期)2016-03-10 14:07:52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综述
TD—LTE在D频段和F频段的覆盖能力差异
中国新通信(2015年1期)2015-05-30 10:30:46
一种基于功率限制下的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