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爱品,马 春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本文以“栓剂”教学过程为例,分析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作用,探讨教师如何做好角色转变,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栓剂”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制备合格的三黄栓,在专业能力方面,使学生掌握栓剂的制备方法、热熔法的制备流程、各步骤的操作要点,熟悉栓剂的常用基质分类,栓剂的质量要求,了解栓剂的制备原理;在社会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聆听能力、有条理表达观点的能力;在方法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总结提炼技术关键点的能力、工作程序化的能力等。任务驱动教学是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学习、掌握栓剂制备核心技能的有效方法,教学过程如下。
图1 “栓剂”学习地图
教师讲解任务的具体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1.2.1 代表小组制备三黄栓 认真观看上届学生制作的视频《空白栓剂的制备》,观察操作流程与要点。代表小组按照制备方案,完成三黄栓的制备。其他小组认真观看代表小组的操作过程,并记录。
1.2.2 课前作业展示 在等待冷却的过程中,抽签选出发言小组到讲台上汇报课前作业《栓剂的介绍》(专业海报),向大家介绍栓剂的概念、分类、应用特点、基质类型、制备方法等相关知识。其他小组认真聆听。汇报者要语言精练准确、面向听众、与听众有适当交流。聆听者完成任务单上的相应问题。
1.2.3 评价代表小组三黄栓的质量 认真观察代表小组制备的三黄栓,按照栓剂质量评价标准逐项检查,如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项目,回顾制备过程,查找原因。
1.2.4 所有小组制备三黄栓 根据代表小组制备三黄栓的过程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按照三黄栓制备方案制备合格的三黄栓。操作过程中注意实验安全、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及技术要领。
各组按栓剂质量评价标准对成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启发学生总结三黄栓的制备流程、归纳栓剂的质量要求与制备技术要点。
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从上述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通过预先设计的活动方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设计师、主持人和咨询师的角色。
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学设计尤为重要。行动导向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明确每堂课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更要明确学生以什么方式去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提高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在“栓剂”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以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并通过回答任务单上的相关问题、展示成果激励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好的教学设计还体现在教学节奏的编排、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时间节点的把控上。在“栓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地图控制时间分配;通过抽签选出代表小组,采用鱼缸演示法进行示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满足不同学习方式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主持人角色,是学习活动的发起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很好的控制作用。在“栓剂”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通过布置、解读4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时间节点控制学习进程,充当组织者,扮演主持人角色。对于学生未知的学习内容,教师不采取传统的灌输间接经验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个课堂,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及技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自行反馈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实现学习效果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步提高[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扮演着咨询师角色,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尽管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但重视在学中做、做中学。当学生完成某一任务时,遇到难以理解的理论,教师能给予解释,碰到困难或受到挫折需要帮助时,教师不仅能解答学生的疑问,而且在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时,还能及时予以纠正。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只有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完成咨询师的工作。
行动导向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教师要适应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由重结论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设计者、组织者,不断实践,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1]易洁.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高职教师的角色转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