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4-01-06 02:31:58吴珍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

吴珍

【摘 要】党员档案是党员身份的标志,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是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水平,适应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许多不规范不标准的现象,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现状,对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档案管理;高校学生;党员档案

一、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尽管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档案管理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管理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领导口头上说发展党员所形成的材料重要,但在行动上没有认真贯彻,出现“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加上很多学生党员不知道哪些材料需要归档,对应归档的材料,不及时送交党支部管理,造成党员档案归档不全,不仅违反管理规定,也给利用工作埋下隐患。

(二)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高校学生党员档案在管理上不标准、不规范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发展党员形成的材料存在诸多问题,例如:(1)归档材料手续不完备,签名签章不符合要求。比如党总支公章随意盖在党支部盖章的位置上;入党积极分子推荐表没有负责人签名;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没有培养联系人签名。更甚者,有个别支部负责人让学生干部代签名;没有支部公章的,用院系印章取而代之;学生成绩单没盖教务部门的公章,用复印件替代的也时常看到。(2)档案材料页面没有写日期,最常见没写日期的材料有思想汇报、自传等等。(3)用纸规格大小不统一。由于有时候基层党组织未说明材料所用纸张的规格,学生党员档案产生过程中,学生不明确材料纸张的标准,用纸很不规范,有的用A4,有的用16 开,有的甚至用24开。虽然这些五花八门的用纸不影响内容,但在日后人事部门对其党员档案规范整理时,却要不折不扣地接受标准化的约束,给档案整理工作增加了难度。(4)书写用笔不规范。我们在整理学生党员档案时,经常发现他们填写材料时采用圆珠笔、纯蓝墨水,不规范的书写用笔,时间长

(三)档案管理大多技术落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档案电子化、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记录党员基本信息的中国共产党党内信息系统已经基本在全国各基层党委安装使用,这个系统虽然能记录党员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籍贯、年龄、学历、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间和转正时间等等,但无法记录其思想动态,要想深入了解其具体的信息,必须查阅原始的纸质材料了解基层党组织所给予的评价,而且,一旦学生党员档案跟随组织关系的转出移交后,高校党组织部门要想回头查阅则存在较大困难。党员档案的管理模式、技术手段还滞后于信息时代。

(四)档案信息量不足。目前大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够按照要求搜集思想汇报、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预备党员培养考察登记表、在校期间所获得的荣誉以及参加社会活动后所得到的相关材料等等,但仍有少部分党员的档案 “分量”不足,无法满足用人考核单位的需求。例如,2008年和2009年自治区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政审考核时,市委组织部在查看我校学生党员档案时,就遇到了档案材料内容不够充实,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特征的情况,本来是希望能从中获悉备选学生在思想、诚信、管理能力等等能体现个人特质诸方面的资讯,但由于信息量不足,未能如愿以偿。

(五)保管条件不符合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把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放在院系, 但大部分院系都没有独立的空间存放党员档案,常常将党员档案放在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即便是有,大多也是用房狭小,档案装具也不规范,防火、防潮、防虫、防盗、防光等要求得不到很好落实,时有学生党员档案被损坏,甚至被丢失的现象发生。

(六)人员配备不齐。目前很多高校院系一般没有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由专任教师或秘书兼职管理,由于是兼职,他们的主要工作精力和时间大多还是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其他工作中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只能是“守摊式和应付式”的管理,导致部分材料难以及时、齐全和完整地收集、归档。

二、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党员档案的管理。因为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一些基层党组织认为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是学校党委组织部的事,不愿去管。然而,管理好发展党员形成的材料,各级党组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落实领导和工作责任,明确学生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为具体责任人,切实做好党员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解决制度缺失的问题。建立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①,中组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在校形成的学历、学位材料与入党材料同属于干部档案的内容②,但绝大多数党组织在党员档案管理上不够重视,因此,作为党组织主管部门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中组部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制定统一的党员档案管理办法,有效解决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制度缺失问题,从而提高党员档案管理水平,推动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③。传统的手工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员档案管理要求,高校应将党员档案管理的重心从实体管理转移到网络信息化管理上来,充分利用党内信息系统,利用“备注”项,补充完善学生党员现实表现、参加社会活动情况等相关信息,实现计算机对党员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动态管理。通过构建网上档案服务平台,把已有的档案目录数字化,建成目录查询系统,把部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档案的服务水平,促进高校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第四,扩大档案归档范围,充实档案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人才素质、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学生党员档案应该记录在这一教育变革背景下学生党员在思想上的成长历程。所以,当前应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补充、扩大高校学生党员档案归档范围从而充实档案内容。

第五,抓硬件投入,解决无处存放的问题。各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加大对党员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为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些经费紧张的学校,笔者认为可以利用院系发展基金、校企合作经费赞助等;在硬件方面, 有条件的最好有专门的办公室,要不起码要为学生党员档案的保管提供充足的档案柜架和装具, 确保学生党员档案的安全。

第六,抓人员配备,解决无人管理的问题。高校大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基本上是由专任教师兼任,身兼数职,工作比较紧张,他们往往只顾教学、科研,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有所弱化,往往是要发展党员或是有预备党员要转正时才 “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赶写材料。对此,各基层学生党组织要落实1名党员做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员,认真履行职责,管好本支部学生党员档案,确保学生党员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

总之,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必须加深认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使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素质教育浪潮中充分体现党员档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冷华毅.传承【j】2012.20

[2]中组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0.

[3]文小琼.陕西档案【j】2012.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西藏科技(2015年12期)2015-09-26 12:13:40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