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斌 高军
前言
研究二级关工委的体制机制,就要探讨其规律性的运作过程和方式,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生机活力的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使关工委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促进一代代青少年健康成长。
高校关工委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原则,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在职同志参加的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工作机构。高校关工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导离退休老同志,配合学校主渠道,着力对大学生和青少年、青年教职工等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内部体制的改革发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急需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组织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吉林大学2012年6月下发了校党办字【2012】5号《吉林大学二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要求各学院和机关党组织,均要建立二级关工委组织机构。目前,已有31个学院建立了二级关工委组织,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500余人,驻会人员19人,开辟了层次多元、双向关爱的工作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为不断深入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建立二级关工委的意义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办好大学、培养人才、发扬光荣传统、积淀人文底蕴、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和加强党的建设,都离不开关工委的工作,离不开老同志作用的发挥。二级关工委是学校关工委的基础。二级关工委的老同志不仅富有政治经验、专业威望,而且他们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是关心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力量。因此组织学院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最好体现,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二级关工委是党和国家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重视发挥老同志特殊作用的重要举措,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职责,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是弘扬中华美德的最好体现。也是老同志实现其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崇高夙愿的最佳选择。组织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既是老龄工作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全社会共同育人的需要。对关工委长效机制建设和推动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向纵深拓展和创新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二级关工委的机构设置
学院二级关工委组织建设是关心一代工作的基础。吉林大学二级关工委成立仅仅一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需要经历一个认识、实践、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从组织建设入手,调整充实二级关工委组织机构,根据《吉林大学二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二级关工委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的工作机构。二级关工委以学院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以老同志为主体,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和学校关工委指导下开展工作”。由于学校属分校区办学,因此,校关工委设立6位关工委副主任(每校区1位,均为离退休老同志),在六个校区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所在校区二级关工委工作,使学校关工委与二级关工委协调、指导、联络畅达。二级关工委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秘书长1人。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二级关工委主任,离退休老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任副主任。秘书长可由学院团委书记或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任,该同志同时是二级关工委与学校关工委的联络员。二级关工委委员应不少于7至9人,其中老同志不少于3人,二级关工委委员由学院党委负责选聘并颁发聘书,适时调整。
三、二级关工委的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关工委长效机制建设的根本。二级关工委要根据学校关工委的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学习、工作、会议、调查研究、请示汇报、总结考核等制度,并有记录、有档案,确保关工委工作运行机制的规范化。
(一)建立学习制度。二级关工委可成立理论学习中心组,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每年举办1-2次关工委工作培训;关工委成员采取自学与集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并号召老同志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每季度集中学习一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并在学习后组织讨论,交流学习体会,结合关工委工作实际,畅所欲言,为解决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出谋划策。
(二)建立计划总结制度。二级关工委每年12月底以前完成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度的计划并上报学校关工委;开展各项活动均要先写出活动计划,活动中要及时上报信息,活动后要有活动总结。
(三)建立会议制度。二级关工委工作每季度应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参加人员:二级关工委主任、副主任、委员、秘书。总结研究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关键问题;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安排下一步工作任务。
(四)建立调查研究制度。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个别谈话、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大学生中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对涉及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研究解决的方法。
(五)建立请示汇报制度。每年至少两次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学院党政全面汇报工作,重大事项和重大活动及时向党政请示,争取党政的支持和协调;服从学院党政的领导,完成学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及时汇报;完成上级关工委交办的任务,定期向上级关工委进行工作汇报。
(六)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继承创新,重要决策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减少因人员、环境变化,决策不当引起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二级关工委要重视工作档案,随时收集文字、照片等资料,并及时归档,做到规范、整齐;档案管理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制度;档案资料做到科学分类,存放有序,真实齐全。
四、二级关工委的工作展开
二级关工委是学校关工委的基层组织,二级关工委的工作展开应注重抓好以下环节。
(一)抓好入学教育,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大学生刚跨进大学门,普遍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生活不适应,二是学习不适应,三是环境不适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尽快进入角色,是摆在每个新生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级关工委可通过新生见面会等途径与新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进行专业教育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快乐融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抓好党建工作。大学生教育培养和组织发展是关工委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学院可聘请二级关工委的老同志为特邀组织员,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专业优势,帮助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追求进步,配合基层党组织抓好学生党建工作。可通过召开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为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等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党史国情教育,启发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端正入党动机,坚持与发展对象谈话、交流、沟通思想,以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
(三)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级关工委要重视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老同志们将自身对党的指导思想的领悟、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认识、对党领导下国家巨变的感受,向大学生们言传身教、倾心相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政治教育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紧密结合,
(四)关爱贫困学生,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二级关工委要把关心贫困生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了解掌握本单位贫困大学生的现状,与团委、学工及群团组织共同努力,拓宽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渠道,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
五、建立评估激励机制、确保关工委工作有效开展
关工委工作要有增强动力的激励机制,也需有导向与制约的评估考核机制。把握关工委工作的目标与任务,组织离退休老同志扬长避短,量力而为。以考核为抓手,切实发挥老同志在配合补充德育主渠道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奖励,使受表彰的同志增强老有所为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充分肯定关工委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激发老同志热爱青年学生的感情,进一步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建立起适合关工委工作特点的评估和激励机制,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使关心下一代工作长盛不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教党(2009)20号
[2]中共吉林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 校党发[2011]15号文件
[3]《吉林大学二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 校党办字[2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