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如何治疗颈椎病

2013-12-29 00:00:00刘晶
家庭医药 2013年5期

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疼痛科门诊入口处,有一个显眼的海报,上边罗列着该科室的诊治范围:

我们今天要谈的疾病,就是其中发病率颇高的颈椎病。据吴悦维主任介绍,在疼痛科门诊中,颈椎病所占比例大约为20%,是疼痛科治疗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部分颈椎病患者很适合到疼痛科诊治,但因为患者不知道或不了解疼痛科技术,所以目前和其他专科相比,如骨科,前往骨科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仍占多数。

对号入座识别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关节、软骨及其周围韧带、肌肉、筋膜等受到损伤,发生软组织黏连、疤痕、纤维化、关节增生、椎间隙狭窄或突出,从而刺激或卡压神经、椎动脉、脊髓及其周围组织,最后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症状。

颈椎病在临床上分为五型,吴悦维主任建议,读者可参照以下症状“对号入座”,先进行自我初步判断。

颈型 主要表现为颈背部疼痛、酸胀、发僵、头颈部活动有弹响等。

神经根型 主要表现为颈、肩、臂手疼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等。

椎动脉型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耳鸣、猝倒等,这些症状的表现和加重与颈部活动有密切关系。

交感神经型 主要表现为头痛、胸痛、手足发冷或发热、胸背部有烧灼感等,肢体症状多以酸胀、难受为特点。

脊髓型 主要表现为上下肢无力、麻木、活动不适、手不能做精细活等,严重者甚至会失去生活、工作能力或卧床不起。

当然,在临床中这几种型也不是严格区分的,它们是有交叉和混合的。从疾病严重程度来说,颈型是轻度的,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是中度的,而交感神经型和脊髓型则是重度的。

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的颈椎病患者,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医保守疗法,如按摩、针灸、牵引、拔火罐、艾炙、中药外敷等,早期效果明显。此外,吴主任还鼓励这类患者平常有机会尽量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放风筝、打羽毛球、游泳等运动,有益康复。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疗效肯定。缺点是创伤大、风险相对高、费用昂贵。吴主任建议,患者尽量先进行非手术治疗,若疗效不佳再考虑手术干预。

对于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患者,吴主任推荐在疼痛科采用以小针刀非手术微创技术和神经阻滞技术为主的综合疗法。这两项技术是疼痛科的核心技术。

两大核心技术

小针刀是中国专利微创技术,其形状如针灸,巧妙整合了针灸针和手术两种疗法的优势,能直入软组织的病灶,切割疤痕,松解黏连,疏通经络,疗效快,费用少,可门诊治疗,无需住院,不影响工作。除了颈椎病,小针刀技术还可广泛应用于治疗其他顽疾,如骨质增生、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则是将少量药物直接注射到神经根的周围,消除神经根水肿,降低神经根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松弛相关肌肉,从而使疼痛缓解,即应用少量药物达到最佳效果。该技术有用药少、起效快、效果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患者也不需天天治疗。

吴主任还介绍,他们大多采用综合治疗,即配合其他手段治疗。通过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大都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