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回顾

2013-12-25 05:57:31
中国治理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研讨会发展

闻 沫

“农业合作社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嘉兴召开

2012年5月20日至22日,由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厅和嘉兴学院主办的“2012国际合作社年:农业合作社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嘉兴召开。

本次会议的宗旨是进一步加强各国、各地区在农业合作经济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借鉴国际上农业合作社的最新发展成果,了解国际合作社发展的未来趋势,提升中国在农业合作经济领域中的研究水平,为中国的合作社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世界合作社运动与发展作出贡献。

与会学者先后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中国、荷兰、美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各国不同的合作社发展模式,指出农业合作社研究的未来。在2012年“国际合作社年”到来之际,此次国际研讨会为促进合作社研究的国际交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理论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第八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12年5月26日至27日,第八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共同主办。

中俄学者回顾了中俄两国近年来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双边交流与合作,认为公共外交对中俄关系进一步增强作出了巨大贡献,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两国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方便,但保护国家及个人的信息安全也成为了中俄两国间新的课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信息化、全球化与国家形象、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信息化社会与健康传播、新媒体与危机管理、社交媒体与政府公关、政治传播与社会参与、人际传播与社会共识、生态危机与环境传播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全球化时代的传统价值、德性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举行

2012年6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全球化时代的传统价值、德性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来自国内外的多位学者共同探讨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伦理问题。

与会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道德发展遭遇“无伦理”,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个人的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有了空前提升,人们的自主意识开始在道德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价值观多样化已经成为普遍事实。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的物化也日甚一日。在中国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转型时期,深入研究传统伦理无论是对于社会道德还是对于政治发展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认为,人们忧患今天的道德状况,似乎问题总存在于道德领域,也总归责于个体道德,却没有探究其背后更深刻的伦理根源。结果,虽然社会总是不断地呼吁和加强道德建设,而其效果总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在于道德背后深刻的伦理问题没有解决。解决伦理问题需要实现儒家传统德性与现代公共道德的对接,要不断强化对传统圣贤君子美德伦理的教育,不断提高现代公民规则意识和守德守法意识,将中华传统伦理与现代西方道德精神相融合,建设现代社会新道德。规则至上意识需要不断在国人中予以强化,这不仅需要德教的影响渗透,而且需要通过制度与法律来加以保证。

坦诚对话 互学互鉴——首届和平发展论坛聚焦制度文明

2012年6月12日,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首届和平发展论坛。论坛以制度文明为主题。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卡赞斯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员马丁·雅克、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台湾大学教授朱云汉等20余人出席论坛,共议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普遍性、深层次制度问题。

中西学者普遍认为,世界上有很多不同形态的制度文明,每一种都是其长期自身政治演进、经济发展、文化积淀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晶。每一种制度、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局限。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当今世界应更好地观察中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也应更好地理解自己是谁。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也可以向中国学习,可以用中国这面镜子来反思很多不同的观点。

中西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需要学习借鉴现代西方制度文明的有益做法,但最重要的是要与中国文明传统和现实需要相结合。制度建设既要考虑现代民主要求,更要顾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际,探索和总结自己的发展道路。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完善现有政策体系。加强对中国制度建设独特性和共性的研究。尽快提高与国际社会有效沟通的能力。

“基层民主治理与地方政府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2012年6月30日,由中央编译局、吉林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基层民主治理与地方政府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来自中央编译局、美国田纳西大学、克里夫兰州立大学、深圳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学者,辽宁省纪检委等地方政府创新一线实践者和《人民日报》吉林站、《社会科学战线》等多家媒体和学术期刊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地方政府创新的基层治理变革、选举与公民参与等内容展开充分讨论和交流,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与地方政府创新的一线实践者进行了广泛的意见交换和互动。

“残疾人保障国际论坛(2012)”在京隆重举行

2012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成立五周年之际,由其联合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残疾人保障国际论坛(2012)”在北京友谊宾馆和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隆重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残疾人事业是衡量国家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处于滞后状态,特别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条件下,继续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与会者认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改造不利于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的传统观念与社会氛围,切实解决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落实好残疾人就业政策,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快康复事业与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来为残疾人平等参与和融入社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运筹学协会与管理科学(INFORMS)国际大会在京召开

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研究协会(INFORMS)年会2012年7月8日在京举行,此次大会是INFORMS国际大会首度在中国大陆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承办。此次大会主题为“低碳时代的管理科学”。会议邀请到国内外多位企业界杰出领袖和学术界顶尖学者作大会报告。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千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总计安排1100多场报告,分288个分会场进行。内容涵盖能源经济、绿色供应链、决策优化、运输物流、生产运作、营销科学和服务管理等众多相关学科。

“2012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在浙江临安成功举行

2012年8月17日至19日,“2012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暨首届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学者论坛在浙江临安举行,来自全国多家学术单位的80多位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会议围绕“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学功能的提升”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

会议认为,中国社会学的希望在青年一代身上,社会学研究要实事求是,要有分析,这就要求青年学者们更要有一种理论自觉的研究态度,这也是中国社会学功能提升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临安市人民政府承办。

“反垄断与规制政策:新问题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2年8月23日,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在大连举办“反垄断与规制政策:新问题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反垄断与规制政策:新问题与新方法”。参会学者围绕语音互联结算、行业垄断与收入差距、合作研发的经济效应与反垄断政策、垄断行业服务质量规制、买方市场结构、多归属情形下产业间平台合作、电信重组中的单边效应、责任医疗组织反垄断、相关市场界定中的临界损失分析等反垄断与规制研究领域前沿问题交流了最新学术成果。

“和平、发展、合作: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国际学术 会议在吉林大学召开

2012年9月15至16日,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办,中俄友好协会、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协办的“和平、发展、合作: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召开。

会议围绕东北亚国际体系与中国东北亚战略、美国和东北亚国家的战略与政策、东北亚政治与安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地区热点问题五个单元进行。与会学者分别从东北亚地区共识与秩序构建、加强共同利益基础、寻求体系构建、加强战略互动等多个角度报告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会议还对美国以及东北亚国家的战略政策走向进行了解读,并就加强东北亚地区政治互信与经济合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中印城乡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

由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和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主办,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承办的“中印城乡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9月19日至21日在四川大学隆重召开。

会议认为,中印同时崛起是当前国际格局的突出特征,中印的发展和比较成为世界各国广泛瞩目的重要话题。中印是全球排名前两位的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正加速推进,两国千百万城乡人民的生活将因此而改变。因此,对中印两国城乡发展进行研讨对于两国、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极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会议分三个专场,围绕中印比较的宏观背景、中印城市化与发展规划、中印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文化交流与中印关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2中国传播论坛:“传播与全球权力转移”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2年10月12至1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2012中国传播论坛:‘传播与全球权力转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传播与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转移”为主题,汇集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位国际传播研究知名学者,从理论、实践和世界体系等角度,就国际传播与媒介发展问题进行了论文宣读和研讨。

“2012年国家治理与政治·社会发展研讨会暨政治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12年12月1日至2日,由北京大学中国政府治理中心和深圳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2年国家治理与政治·社会发展研讨会暨政治学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研讨会以“国家治理与政治·社会发展”为主题,围绕转型理论与国家治理范式、转型中国的国家治理与政治体制改革战略、社会发展中的地方治理等相关议题展开。来自国内14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多位政治学著名学者出席本次论坛,与会学者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中,随着政治发展、经济增长及社会变迁,诸多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急剧涌现,在此背景下,国家治理不仅是一个理论议题,还涉及经验层面与发展战略的现实探索。与会学者表示,政治与社会发展主题下的国家治理理论更具包容性和建设性,其作为反映中国独特政治实践的学术提炼不仅需要理论智慧,还需要制度发展和政策过程等领域的开创性探索。

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京举行

由《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12年12月10日在京举行。

论坛认为,中国经济论坛已经成为观测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项品牌工程。此次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与转型”为主题,探讨我国实体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引领企业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科学发展,这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震荡的大背景下,意义十分重大。

在论坛上,《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与商务部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了《2012年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这是对我国实体经济的首份年度研究报告。

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2012年12月15-16日,由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均取得重大进展并将实现覆盖全民目标的条件下,社会福利事业的滞后不仅导致城乡居民的福利诉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拖累了其他制度的健康发展并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国家应当像重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一样地重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并在加大公共投入的同时,努力吸引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的进入,在深化社会福利事业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同时,形成政府、社会、企业与家庭及个人共担责任的格局,通过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来促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持续提升。

“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2年12月16—17日,“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主办。

会议就世界政党格局的发展趋势、政党制度比较与借鉴、政党体制转轨与政治转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就汲取和借鉴当代世界政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从学术理论上阐释中国的政党制度和政党特色,推动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与统一战线领域的理论研究作出新的探索。

猜你喜欢
研讨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阿来研究(2020年2期)2020-02-01 07:13:04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28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华诗词(2017年3期)2017-12-01 02:49:20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
京剧《辛追》剧本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