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济平
(河北省唐山市第四医院护理部,河北 唐山 063000)
人性化护理的本质就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细微之处来体现人性化护理对生命健康的关爱,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1]。而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人性化护理工作的成败。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与饮食习惯、遗传、肠道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常见的主要症状是大便的性质及晚期形态上的改变。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这类手术术后有伤口出血、肠道梗阻、肛门口狭窄、压疮、肺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如肿块位置较低,在切除肿瘤时,还需在腹壁上作一个永久性的人工肛门,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而且易使患者产生悲观失望、焦躁的心理反应。因此,做好直肠癌造瘘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直肠癌患者的特点,采用人性化健康教育,对比一般性健康教育,取得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09—2013-09本院外科直肠癌住院手术患者180例,以2011-11实行人性化健康教育的时间点作为分隔线,分为2组。常规组107例,男76例,女31例;年龄,男38~78岁,女40~76岁。人性化组73例,男55例,女18例;年龄,男40~80岁,女43~78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用一般性常规健康教育,肠癌常规护理。术前术后由责任护士采用口头随机教育法进行教育,指导患者术前术后各种注意事项、检查的目的、方法等,盲目的遵从医嘱进行教育。其形式多为完成任务式的照本宣科,不能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效果。
1.2.2 人性化组 人性化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术前术后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采用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强调以人为本,因人、因时、因需进行教育[2],责任护士进行现场指导、示范、发放材料、实例介绍并及时给予评价,并由病区护士长监督考核。具体内容如下:
1.3 术前健康教育 在术前,充分考虑患者心理,采用多种方式缓解患者压力,对手术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作出估计,对相关内容提前与患者交流,使患者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
1.3.1 心理护理指导 此类患者从住院伊始就是已经确诊的病例,需要手术治疗,因此护士从患者入院的那一刻起就进行相关的手术指导,有报道显示在非治疗护理期间的教育优于治疗护理期间的效果[3]。制作直肠癌相关知识手册,内容生动活泼,在护士将患者召集在一起时,统一发放给患者。统一进行健康教育,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种疾病的患者还可以相互交流。对阅读困难的,护士将手册内容反复解释给患者听,对听力障碍的结合手势,务必使家属同时参与。这样,患者可以通过阅读缓解心理压力。和患者多交流,以掌握患者的思想活动,适时给予相应的教育,在交流中尊重患者,主动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注意交流的语言和提问的方法,围绕患者的病情、心理反应,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一定注意倾听分析患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回答的方法将教育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帮助患者掌握有效的教育内容。
1.3.2 术前准备指导 包括饮食,检查,备皮,导尿,留置胃肠减压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告知患者戒烟酒的必要性,可以将一些标志性的东西贴在床头,以示提醒,如吸烟有害的标志。给患者示范床上翻身、有效咳痰、深呼吸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年老的患者,应多次示范,直至掌握为止。一定要告知其目的,在表示对患者的尊重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能够真正明白,能够亲身体会。
1.3.3 术后健康教育 制订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根据计划,进行因时、因需的健康教育,患者床头贴上温馨小贴士,内容为术后应该注意的和必须要做的。
1.3.4 疼痛的指导 术后患者首要的护理问题就是疼痛,我们采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使其减轻疼痛,解释疼痛的原因、机制,介绍减轻疼痛的措施,如听音乐、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摩等方法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帮助患者选择正确的姿势,舒适整洁的床单位,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适宜的室内温湿度,避免噪声、强光等促进舒适的必要条件,同时可给予相应的止痛剂。
1.3.5 预防肺感染的指导 全麻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采用鼓励患者自行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同时给予雾化吸入,示范雾化的方法,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1.3.6 各种引流管的指导 术后各种引流管众多,要分别给予明确标识,方法为采用小贴纸,并配以汉字。各种引流管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患者和家属,发现错误使用的情况要及时作出纠正,态度和蔼,要讲清楚利害关系。
1.3.7 深静脉血栓预防指导 同时进行腿部被动和主动的运动,给予的计划是,术后第3 d开始进行,每日4次,每次10 min,或根据病情,直至下床活动。
1.3.8 压疮的预防指导 贯穿整个卧床期间,保持床单位整洁,无渣屑,并建立翻身卡片,按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
1.3.9 饮食指导 遵医嘱给予正确的饮食,宜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食粗纤维饮食。
1.3.10 人工肛门的护理指导 造口的护理首先要注意选好造口用品。其次,要做好造口周围及皮肤早期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有些患者担心手术后性功能减退,对于这个问题要正确引导。
1.3.11 强化保护措施 对一些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应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或表示惊慌、惋惜等情绪,但对其家属则要实事求是说明病情,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对已了解病情且较平静的患者,可介绍有关治疗的知识,使他们看到积极的一面,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离院时对患者发放的调查表所取得的数据,总结直肠癌术前术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健康教育满意度。
2.1 2组直肠癌术前术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直肠癌术前术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例(%)
与常规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直肠癌术前术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高于常规组。
2.2 2组对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2组对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 例(%)
与常规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直肠癌术前术后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高于常规组。
3.1 一般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方式较为笼统,千篇一律,急于求成或走形式、应付,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不够系统和全面,缺少实用性和个体性。灌输多,反馈少,单项传播多,双向交流少。虽然健康教育的普及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其深度和广度尚不够,教育效果不够满意。
3.2 以人为本,多从患者的角度考虑 根据整体化护理理论及人类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患者有各层次的需要,有了解病情及治疗的权利,有促进健康和维护健康的权利[4]。开展人性化健康教育也正是满足这些需要,消除对医院陌生感,缩短医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从而大大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3.3 人性化健康教育要注意交流方式的选择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5]。在健康教育中应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采取不同的交流技巧。直肠癌患者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其中一些老年患者由于文化水平低,对自己的疾病缺乏全面了解,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而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老年患者,就表现为迫切想知道自己疾病知识和手术方式的点点滴滴,不放过一点疑问,直到自己明白为止,但又固执得很,对自己认准的事情,不管医务人员如何解释也不听。对于这些情况需要医务人员以十倍的耐心向患者作解释,必要时让他们借助书本,与专家或有经验的病友共同探讨。宣教用语应通俗易懂,不必要用过多的医学术语,可以用老年人感兴趣的事物做出比喻。
3.4 人性化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 针对不同的病患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指导,护士要多做出示范;对疼痛的指导要以药物为主,以良好的氛围为辅;对一般的注意事项可以口头交流为主结合图表等。针对性的人性化健康教育的开展使患者能自觉配合医疗、护理,主动参与病区管理、自我疾病知识的学习。在开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自身素质,不仅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和称赞,也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3.5 人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护患关系 由于重视与患者交流,尊重患者,多为患者考虑,在得到患者理解的同时,也得到了患者的尊重。事实上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完善了自我。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达97%以上。实现了工作和自身的双赢。
3.6 人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医疗质量 患者在通过人性化的健康教育了解了自己疾病的特点和相应的注意事项之后,会主动做出反应。相比较以前的被动的接受治疗为主动的配合治疗,在医疗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积极,行为也更加有目的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质量,使医患双方从中受益。
3.7 人性化健康教育要求护士自身不断提高 人性化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做为实施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主体,护士自身只有不断的提高才能满足要求。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做到针对性、人性化指导,才能真正做好健康教育。
总之,行之有效的人性化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方式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扩大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职能作用,提高护士在维持健康中的地位。采用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在倡导人性化的当今社会,更加符合历史潮流。多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更能得到患者的满意,对改善护患、医患关系有积极作用。总之,采用人性化健康教育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
[1] 郭宝兰,王红玲.人性化护理在产科工作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1,(15):475.
[2] 付爱霞.感染性疾病患儿及其家属的人性化健康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0,24(3):48-50.
[3] 于卫华,李志菊.影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52-53.
[4] 翟淑娟,王春燕,胡群.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健康教育应用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311-312.
[5] 丁亚萍,许勤,戴晓冬,等.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对 Mile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