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日春,李彩红,覃小静,刘淑莹,侯 伶
口腔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有利环境,尤其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erve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重症病人由于昏迷导致口腔自净能力下降[1]、抗生素的应用等导致口腔内微生物在口腔内繁殖[2],不仅会导致病人口腔清洁度下降,增加发生口腔感染的可能性,甚至会造成误吸的发生[3],而且是气管插管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之一[4]。为了增加口腔护理清洁度,我科NICU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取代张俐等[5]使用的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和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NICU 2011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昏迷病人90例,纳入标准:①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分~8分;③X线胸片结果无异常。排除标准:①因口腔畸形、口腔严重糜烂、无牙等生理缺陷无法进行口腔护理者;②发病时有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等影响疗效观察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电动牙刷刷牙冲洗组(B组)、冲吸式口护吸痰管组(C组),每组30例,3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参与本研究的操作者进行培训 包括操作标准和观察项目的评分记录方法,计分标准进行检验者本人及培训者之间的核准实验,误差率低于15%。
1.2.2 口腔护理方法 3组病人均每8h行口腔护理1次,连续执行7d,并每次对所设定的观察评价指标进行观察并记录。A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洗法[6],即使用血管钳钳夹生理盐水棉球擦洗颊部、硬腭、舌面、舌下、牙齿各面等。B组采用张俐等[5]使用的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1名护士根据病人病情抬高床头15°~30°,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固定病人头部及气管插管,另1名护士将小儿电动牙刷用温盐水湿润后加牙膏刷洗病人右侧牙面。刷毕,用50mL注射器向病人口腔内缓慢推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边冲洗边用吸痰管接负压吸引进行抽吸至冲洗液澄清。按照同样方法进行左侧牙面口腔护理。C组采用广州维力股份医疗器械公司的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冲洗刷牙法:病人根据病情取合适舒适体位。操作者站于病人右侧,对牙关紧闭者采用开口器,用生理盐水接输液器连接到冲吸式口护吸痰管的入水连接口,用负压装置连接管接到冲吸式口护吸痰管的负压连接口,先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将现存在口腔内的分泌物及痰液吸净,再将少许含氟牙膏涂在吸痰管头的刷毛上,按正确的刷牙法,边刷边吸1min~2min,刷毕,把生理盐水调节滴数为80gtt/min,边冲边刷边吸,直至牙间隙、齿龈及舌苔擦净、软垢掏净,吸出冲洗液澄清为止。
1.2.3 评价指标及标准 ①口腔护理后观察口腔是否有牙龈磨损或出血、口臭、炎症或者溃疡。②护士劳累程度评分:每次护士操作完后选用数字评定量表(NRS)对护士劳累程度进行评分,要求护士在0分~10分中选择代表其劳累程度的数字,0分表示不劳累,5分表示劳累,10分表示非常劳累。③口腔护理全程平均时间监测:统计准备用物及实际口腔护理时间。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组口腔舒适效果及护士劳累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3组口腔舒适效果及护士劳累程度比较
2.2 3组口腔护理平均所需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3组口腔护理平均所需时间比较min
脑卒中昏迷病人由于高热、昏迷和禁食等原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口腔吞咽功能障碍,分泌物及唾液易积聚在口腔中,大量细菌繁殖分解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产生吲哚、硫氢基、氨类物质,容易发生严重的口臭、口腔炎症。
本研究的90例脑卒中昏迷病人口腔护理中,分别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法(A组)、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B组)、冲吸式口护吸痰管法(C组)。通过研究对比,C组在牙龈磨损或出血、口臭、口腔炎症或溃疡的例数明显低于A组,呛咳及护士劳累程度亦明显低于A组和B组。应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不易对口腔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棉球摩擦力小,无法清除牙间隙的残渣,同时,棉球也难以带出擦洗时掉落的残渣。采用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虽然可以减少发生口腔牙龈磨损或出血、口臭、口腔炎症或溃疡的可能,但操作起来相对繁琐,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一样容易导致病人呛咳,而且操作护士易疲劳。
在3种口腔护理方法所需时间比较,备物时间C组明显少于A组,与B组差异不大;口腔护理时间,C组的气管插管病人、气管切开病人、无人工气道病人的护理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和B组。表明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口腔护理法在备物时间、口腔护理时间两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操作起来有较高的效率。
有研究报道,用妇科棉枝进行口腔护理清洁效果优于采用棉球[7],但是用于NICU病人,大部分情况下是昏迷不能配合的,容易将棉枝头咬住或者咬断,棉絮残留在病人的口腔内,容易造成误吸。也有报道,采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进行口腔护理,不仅达到了清洁目的,同时有效预防口腔感染[8,9],但这种方法需要两个人进行配合,配合不当易引起误吸增加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可能性。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行口腔护理代替传统的方法,由一名护士操作即可,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的进水腔在冲洗口腔后及时通过吸水腔吸走,硅胶刷毛在口腔内不断刷洗,不仅能将口腔各部位以及口腔深部的各种污垢清除,而且使细菌在黏膜、口咽部及插管壁上的吸附能力明显下降,并随着不断冲洗而排出,对于消除口臭及预防口腔和肺部感染具有积极意义,不仅能提高脑卒中病人口腔清洁度,不会引起黏膜及牙龈出血,还会按摩牙龈,清洁舌苔,促进牙龈组织血液循环,增强口腔抗病作用。
总之,应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行口腔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对于提高口腔清洁舒适度方面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在口腔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病人呛咳的几率,降低护士的劳累程度,节省护士操作时间,有效地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适用于ICU的重症病人,也适用于普通病人。
[1] Fitch JA,Munro CL,Glass CA,etal.Oral care in the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J].Am J Crit Care,1999,8(5):314.
[2] 谭少屏,叶妙红,梁燕娜,等.冲洗法在经口行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36-37.
[3] 杜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41-144.
[4] 刘明华,张庆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6.
[5] 张俐,陈玲,匡飘飘.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用于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1,26(5):75-76.
[6]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6-69.
[7] 林嘉旋,黄师菊,魏钰,等.脑卒中病人采用妇科棉枝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09,7(31):2831-2832.
[8] 陈进文,杜正隆,宁成诚,等.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45-2146.
[9] 翟荣霞,苖京亚,陈燕,等.刷牙结合口洁灵冲洗法用于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7B):182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