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孟辉君
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450052)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状态。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终于开始认识到:环境是经济系统的物质支持,只有在生态资源水平良好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发展;只有对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有一个较高的认识,人类才能长久的生存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建筑设计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兴起的。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生态建筑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当今,在生态建筑的研究和发展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各国建筑师都在进行潜心研究,从建筑设计方面来看,当前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有:①将建筑融于自然。即在建筑中,将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融入其中,这样在资源的使用上就更加经济、更加有效,从而让建筑变为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在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得以减少,建筑与绿化才能真正做到融入一体,通过高技术手段,使得能量循环利用得以实现;②将自然引入建筑,通过高科技知识手段的应用,促进建筑的生态化,人工环境的自然化。在现代城市中对自然的引入,然后进行自然的再现,结合生态技术,在建筑内部引入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总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在技术方面发展的基础上,生态建筑将以人文方面、精神方面的发展为重点研究对象。这不仅是生态建筑的根本所在,更是未来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
新世纪的建筑发展方向以生态建筑为代表,在当今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更加明显。在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推行和发展上,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使整个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来与之相适应。而这样的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破坏了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盲目的、不科学的环境、建筑随着经济发展而营造,这样的营造方式,就必然会使环境遭严重破坏、资源受到大量耗损,从而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埋下隐患,成为一个恶性的循环链。例如,中国西部的荒漠化导致的沙尘暴;七大水系出现的多次污染、水土流失等,让人们感受到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这也将人们严重滞后的生态观念充分暴露出来。
2)经济合理性问题还存在生态建筑之中。目前,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上,显得非常落后,致使建筑造价过高,从而造成建筑业主对此都是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投入成本高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意冒险开发。
3)相关政策没有做到位。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发展生态建筑,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将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建立起来。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真正全面实现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远的、非常困难的理想目标。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发展,更多问题的不断涌现以及人类能力、手段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概念也必将随之发展、变化。从这一角度而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也是一项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设计科学。
[1]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2]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