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

2013-09-22 01:40:24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41
商业会计 2013年2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经营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上海2002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国民休闲计划的提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企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旅游上市公司更是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如何综合衡量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一、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相关研究有很多,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沈静宇,2004;刘海英等,2007);从多元化经营方面研究旅游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王东静,2003);旅游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问题(黄永红,2003),以及旅游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梁正宁,2000)。

在诸多研究中,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一般来说,研究主要从评价经营业绩的内容及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方面进行。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来看,大多是利用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其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张凌云,1997;温碧燕,2000),也有通过建立测评体系或模型进行分析(董观志等,2006;刘立秋等,2007),这些研究主要利用财务数据进行横向比较,数据指标的选取原则主要集中在可操作性方面,并未考虑到指标的全面性。从评价方法来看,以往研究大多利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谢平,2001;张保民,2008;胡孝平等,2010),并在此基础上扩展采用了更多的评价方法,如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许陈生等,2009;王艳等,2012)、基于可拓学的多级物元评价模型(季婷等,2010)、熵权法(舒波等,2009;王风雷等,2012)、突变级数法(张春晖等,2010;翁钢民等,2010)、模糊矩阵和聚类分析(田蕊等,2011)。虽然评价方法更具多样性,但评价内容大多未从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出发,不具有研究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总体而言,目前研究旅游上市公司业绩的方法还是以因子分析法为主,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可能会造成分析结果过于客观而不能体现评价主体的立场,也可能会造成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因此,本文在分析时选取代表上市公司各项能力的6大体系、20个具体指标,结合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理论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价体系设计

(一)主要分析内容

根据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中关于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规定,主要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对于旅游上市公司来说,盈利能力指标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反映了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是反映评价旅游上市公司资产安全性的保障和利用财务杠杆的能力,反映了公司在债务到期时偿还债务的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则可以反映旅游上市公司资产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发展能力也即成长能力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发展趋势。对于社会贡献,难以用数据指标量化,因此在选取指标体系时并未作考虑。股本扩张能力指标反映的是旅游上市公司扩大经营规模的保证,现金保障能力指标可以反映旅游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高低以及财务安全性。因此从评价的综合性角度出发,应再加上这两个指标,一起构成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

(二)构建原则及思路

1.构建原则。(1)综合性和客观性相结合。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首先应注意选取的对象及测评体系的构建需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然后再以客观的数据为主进行评价,当然在选取指标时须满足全面性的要求。(2)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指标的选择以及评价方法须以数据的可操作性为前提,数据指标可以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直接查询或计算得出,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3)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所选指标须能集中有效地反映出上市公司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表现,特别是对构建体系的有效反映,注意不同体系间的关联性,最后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形成系统性的有机整体。

2.构建思路。在构建测评体系之前,首先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各方面能力作细致研究,将有代表性的数据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把单个选取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整合。其次,遵循数据的可得性原则和普适性原则,对已经上市的31家旅游公司进行筛选,最终确定28家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研究样本。最后根据数据指标的可操作性等原则,对选取的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定20个财务指标构成本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上述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思路,在对各体系的研究分析以及数据指标选取原则的指导下,构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体系(见表1)。

该指标体系包括六个大类(Xi,i=1、2、3、4、5、6)和 20 个具体衡量指标Xij,其中Xij为直接测量指标,总变量设为F。

2.数据来源说明。截至2013年3月,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旅游上市公司(A股)共有31家,由于本文选择样本为2011年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因此除去2012年9月3日上市的“美盛文化”公司,另外,由于上市公司“大连圣亚”和“腾邦国际”数据存在缺失,因此也并未选作样本,最终将余下的2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根据公司主营业务组成,将28家公司分为3种类型:酒店餐饮类共8家;资源类共7家;综合类共13家。采取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成长能力、股本扩张能力、现金保障能力等六大指标体系的20个具体财务指标,利用金融界网站发布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和28家旅游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搜集整理原始数据。

3.数据处理。由于选取的财务指标代表不同的经济意义,因此需要在进一步分析之前对这些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主要采取数据的量纲一化处理,即各指标值都处于同一个数量级别上,以使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在具体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利用SPSS17.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表1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指标体系

4.评价方法。

(1)因子分析法。由于本文的研究包含了20个观测指标且涉及全国28家旅游上市公司,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而因子分析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到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能够有效地剔除不相关指标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并且因子分析过程可以利用SPSS17.0软件方便快捷的进行,可操作性较强,因此,因子分析法比较适合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

(2)因子模糊综合分析。第一,确定六大体系重要性顺序,旅游上市公司的指标重要性依次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股本扩张能力、成长能力、现金保障能力,每个指标体系的重要程度,如盈利能力也会依照重要性排序变得对其他指标愈加重要。第二,依据每个体系的权重经验数值,这六个体系的重要性隶属度向量为:=(1.0,0.60,0.45,0.15,0.25,0.10)。对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出各个层面所占的权重 ω6=(0.3922,0.2553,0.1765,0.0588,0.0980,0.0392)。第三,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利用算法 FT=ωT6×R(公式一),得出各个公司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分析。

三、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一)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因子分析的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模糊理论综合分析过程,将表2中各个体系得分数据组成矩阵R,代入公式一,即F=0.3922F1+0.2353F2+0.1765F3+0.0588F4+0.0890F5+0.0392F6,得出表2中的综合得分,并进行综合结果排名。

(二)分析评价

1.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分析。总体来说,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排名占优,有五家公司都列在前十位(张家界、宋城股份、丽江旅游、峨眉山A、黄山旅游),这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消费者偏好资源类的旅游景点,使得这类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而酒店餐饮类旅游上市公司有一半都排在了前十三(全聚德、湘鄂情、锦江股份、金陵饭店),这些公司大多在现金保障能力指标体系中排名靠前,如新都酒店、东方宾馆、华天酒店、湘鄂情分别排在该体系的第一、六、三、五位,说明酒店餐饮类旅游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现金保障能力。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一般具有稳定性,盈利能力整体不强,须注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成分分析。根据综合排名得分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类别的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存在差异,部分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排名可能会受到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体系的较大影响,具体到某一能力测评体系来说,可能其中的一些数据指标会对体系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都为公司经营的完善和结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从盈利能力来看,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而酒店餐饮类的盈利能力稍差一些,这可能跟酒店餐饮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有关,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大多依托景点景区,随着门票价格的提高,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的我国旅游业无疑让这些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获利增多。其中张家界虽然在2012年4月25日才刚刚脱去ST的帽子,但由于张家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景区宣传力度的加大,2011年张家界核心景区的游客增速保持在40%,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的位置,使得其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2)从偿债能力来看,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更强一些,其中世纪游轮在2011年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85%,在28家上市公司中最低,说明公司的财务成本低,尚有较大的财务杠杆空间可以使用,风险较小,偿债能力有保证,经营比较稳健。

(3)从资产管理能力来看,大部分旅游上市公司都是负值,说明旅游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其中排名靠前的大多为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如张家界、宋城股份和丽江旅游分列一、二、六位,这说明资源类上市公司在资产管理能力方面稍强于酒店类和综合类上市公司。但我们也注意到排名垫底的桂林旅游也是资源类,其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仅为0.22%、2.01%和4.72%,在样本公司中均处在倒数的位置,说明该公司需向其同行学习,以提高其资产运用和管理能力。

(4)从成长能力来看,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占据数量优势,但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却占据质的优势,排名第一、第二的张家界和丽江旅游都是资源类的,且远远领先于其他类公司,这也说明当前我国旅游发展还是主要依靠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开发。排名最后的ST东海A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均为负值,且每股收益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63.16%、-875.56%,这与公司的主营业务酒店有关,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再加上2011年公司对酒店的全面整修、新建等,使酒店经营受到影响,公司应尽快脱去ST的帽子,扭转亏损状况。

(5)从股本扩张能力来看,样本公司之间差异较为显著,其中资源类上市公司普遍不具有良好的股本扩张能力,特别是综合排名第二的张家界,股本扩张能力却排在倒数第二位,其每股净资产仅为0.87元,每股公积金为0.3元,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51元,这与公司在2011年的重大资产重组有关。

(6)从现金保障能力来看,酒店餐饮类旅游上市公司占据明显优势,新都酒店、华天酒店等公司都得到较高的分数。综合排名第二十四位的新都酒店却排在这一体系的第一位,我们注意到新都酒店在2011年的经营现金利润率为11.09%,排在28家旅游上市公司的首位,这也说明新都酒店拥有良好的现金保障能力。

表2 选取的上市公司各体系得分及综合得分表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不同类别上差异较为明显,尤其是盈利能力较强的大多为资源类上市公司,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旅游企业仍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不良现状,如何开拓更为有效的盈利模式成为资源类上市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至于酒店餐饮类上市公司则在现金保障能力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酒店餐饮类上市公司仍在盈利方面有所欠缺,利用互联网开发有吸引力的酒店产品是其在未来发展可选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类上市公司虽然经营稳定,但公司盈利能力不强,缺乏核心利润增长点。总之,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大多存在经营财务状况不佳、企业运营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改善经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经营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