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华
目前,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50% ~6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1]。高血压可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恶化,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致死最危险的因素。因此,加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及治疗等的社区护理干预是必要的。可以地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预防和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心、脑血管、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本社区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7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每3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社区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7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6~74岁,平均62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36~74岁;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38~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血糖、血压、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第3版的《诊断学基础》,正常人的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 mmol/L;高血压以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确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76例患者空腹血糖和血压均超过以上标准。
2.1 观察组
2.1.1 方法 ①建立档案:对76例患者建立微机档案: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血糖、血压、身高体重[同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身高平方(kg/m2)];患病情况,包括目前症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险因素并发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效果等。②社区护士按每个小区分片到人,每周上门访视和(或)召开社区会诊1次,指导并落实各项护理干预措施;每周1次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及咨询活动:面对面宣教和咨询,集体授课、定期发放宣传品,黑板报进行卫生宣教;并将落实情况记录在表格上。持续干预;24个月。
2.1.2 护理干预内容
2.1.2.1 心理与情绪指导 由于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终身性疾病,向患者讲解心理、情绪对血压的影响;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其应激能力,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对易激动、性情暴躁的患者给予特殊护理,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亲人倾诉,与他人交谈等,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2.1.2.2 社区运动锻炼指导 运动能降低体重,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骨骼肌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同时使血压降低[2]。指导每个 患者选择各自喜爱和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强度的选择因人而异,一般每周3次~5次,每次30~60 min,运动时监测心率,心率不宜>110/min。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餐后半小时,嘱患者不能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时应根据身体情况,坚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度[3]。
2.1.2.3 饮食行为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案,加强饮食护理尤其是伴有肥胖与高脂血症更为重要,饮食治疗的宗旨是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脂类代谢,通过合适的营养达到最佳健康状态,通过饮食控制,改变饮食结构,以降低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生物效应,既有利于控制血糖,又有利于降低血压或增加降压药物疗效。限制钠盐,每日食盐摄入量<2 g,不吃或少吃加工食品或咸肉、火腿及咸菜、腐乳等,主张多食用粗粮、杂粮、蔬菜、海藻食物及少食多餐宣传保持理想体重的益处,并指导超重者减肥。宣传吸烟的危害性,指导患者戒烟禁酒。
2.1.2.4 药物治疗指导 降糖药和降压药是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极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一般为个体化治疗方案,因此必须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改药、停药,以免发生不良后果,让患者熟悉药物名称、药物作用、使用方法及毒副作用;对年龄大记性差的患者应指导家属协助患者服药,确保用药及时、安全、有效。
2.1.2.5 监测血糖、血压训练 教会患者及其家属使用便携血糖仪和血压计,指导患者或家属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并能够根据测量结果及自身症状,有效地识别并发症先兆,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2 对照组 仅给予合理有效的常规用药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宣教,不作有关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护理干预。
2.3 评价 两组均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4个月,综合观察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变化。
观察组患者中,血糖、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的人数及血糖、血压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糖、血压变化比较(±s)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糖、血压变化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 血糖.血压控制差的 控制率(%)38 12 26 31.6 38 26 12 68.4对照组观察组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而是一个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10年有关文献报道,我国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将近9240万人[4];高血压病患者已超1亿,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5]。长期的高血糖会促使血液和组织中的某些成分糖化,加快和加重动脉的硬化;而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基础,即动脉壁增厚变硬、缺乏弹性、动脉内径变小,造成局部供血不足,反过来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6],加重糖尿病病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体会到患者在社区接受治疗与护理,一方面可减少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定期入户进行护理干预可以调动患者健康保健的积极性,可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习惯,对疾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其次,使社区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护士定期入户进行护理干预,现场指导护理知识,对提高家属的护理水平和对疾病的认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血糖及血压控制在一个理想的水平,减少了糖尿病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及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韩文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4):111.
[2] 杜娟,张素华.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内分秘学分册,2004,24(5):347-249.
[3] 张旋,姜小鹰.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5,20(11):76-79.
[4] 孙胜男,赵维刚,董颖越,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9-233.
[5] 刘彦,周郁秋.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及展望.护理学杂志.2007,22(3):76-79.
[6] 唐芝碧.糖尿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全科护理,2009,7(4):1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