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看集群事件

2013-09-18 10:10:28冯秀玥胡春妮
改革与开放 2013年13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网络媒介

冯秀玥 胡春妮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竞争与合作,集群事件在两种媒介中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也越来越多地被讨论,本文将从集群事件在两种媒介中的传播特点着手,来探究两者在集群事件中的传播过程,两种媒介的议程互动以及合作融合的进展。

关键词:集群事件,传统媒介,网络媒介,传播特点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把互联网正式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作为传输平台,以视频、语音等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的现代传播工具。它通过搜索、编辑、存贮、交换等方式,实现信息的发布、传播、利用,从而达到人际交流和大众传播的目的]。传统媒介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如果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比较,两者的相同点表现在:它们都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和工具,都是靠收集信息和发布信息来达到传播目的。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作为信息和网络舆论的传播方式,在集群事件的推广和引导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透过两者的特点来发现他们在集群事件中的传播过程的差异,以及相互融合和合作互补的过程。

集群事件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特点

1.网络媒体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在即时性和交互性上,网络媒体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集群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有如下特点:

(1)互动性强,是指网络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可以对话、交流。这种双向传播的方式,为受众主动获得个体化信息提供了条件,在集群事件中,由现实延伸到网络之上,互动的模式加速了集群事件的扩散,也为网民提供了宣泄的平台,论坛跟帖和发帖量的加大引发了全民对于事件的关注度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2)传播速度快,即时性强。网络平台之上,集群事件可谓瞬间传播,网民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进展和发生过程,同时借助微信,微博等方式,即时追踪事件,了解最新动态,接受实时直播,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网络集群事件的爆发。

(3)匿名性强。网民能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向更加自由地表达自我的想法,发布信息,参与网络平台的讨论以及群体性的活动。集群事件发生过程中,网民情绪的发泄与发泄引发了网民的积聚,带动了群体性努力;网络集群行为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相关部门对于事件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集群事件的解决。

2.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通常我们又把它们称作“平面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者是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内的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集群事件的传播特点基于传统媒介自身的条件,如下:

(1)公正,权威。传统媒体有着强大的采编力量,有经验丰富的传媒人才以及成熟的采集、编辑、制作流程和把关系统,因而其信息传播更具权威性、公信力,现实中,群体性事件一发生,传统媒介发布的相关信息和内容具有可信度和说服性,在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引导了大众对于群体事件的积极情绪反应,尤其是主流媒介的信息,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榜样作用。

(2)针对性强,引导性强。集群事件在传统媒介之上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信息的发布受编辑人的主观情绪,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会产生指向性的评论和情绪表达,大众在接受的过程中,会受到某一种行为指引和意识偏向,进而产生对集群事件的现实思考。

3.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议程互动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从本质上说,既是社会的信息工具,也是社会的舆论工具;在群体性事件中,终究是要表达民心民意,才能够获得民众的认同,才能为积极地解决问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网络舆论的形成主要通过网站以多种形式集中报道,以及网民通过新闻跟帖、论坛上贴等手段来实现的,而主流传统媒体的适时介入,将会使网络集群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这里有两种议程互动方式:

(1)由网络媒介流向传统媒介。网络论坛之上的言论以及跟帖等引发了网民及大众的关注和重视,网民集聚性追踪引发了现实中的喧嚣,传统媒介接棒,开始进行系列报道和追踪,扩大了事件的影响性,推动了事件的解决。

(2)由传统媒介流向网络媒介。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的延伸,承接了来自现实的事件现场。比较典型的诸如“云南躲猫猫”“什邡事件”“启东事件”等,由现实而来,传统媒介的涉入并未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事件的解决。而一经网媒的曝光,接踵而来的是网民对于事件真相的追踪和关注,引发网络集群性事件,扩大了事件的传播范围,由地区事件转化为全民性事件。网民大范围的参与和互动,一方面推动了政府部门的关注和事件的解决,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网络环境的混乱,引发了大众对于体制的思考和参与。

(4)传统媒介对于传播网络事件的选择

网络平台上没有规范和制度的约束,因而大部分信息质量不高,缺乏深刻性。

网络上信息多如牛毛,网络的匿名性和交互性在给网民带来自由,提供公共话语空间的同时,也降低了网民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群体事件的真实性,引发了极端性的群体性行为。

传统官方主流媒介在事件的报道上,会评估网络事件一经报道所引发的社会效果和影响,选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进行正面报道,积极引导民众对于群体事件的行为方式,将民众的注意吸引到有价值的网络事件中去。它从对社会负责任的理性态度对社会舆论进行权威性的引导,避免整个社会陷入混乱的局面[4]。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集群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合作与融合

当前形势下,在网络集群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处于相互补充,互动传播的状态。

1.权威,公信度上的互补

网络媒体拥有传播速度的优势和极强的互动性。但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网络事件的内容存在着大量的失实现象和虚假信息,这就需要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中相关内容予以及时的引导。

传统媒体具有对新闻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和深入采访的资质和能力,它能够以对社会负责任的理性态度,对社会舆论进行权威性的引导,参与网络事件的报道,以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网络群体事件传播中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避免整个社会陷入混乱的局面。

2.传播方式上的互补

传统媒介在传播方式上过于单一,趋向于单向传播;其传播形式不够多样化,无法满足各类群体的实际需求。在这一方面,网络媒介可以借助自身互动的双向传播方式,将传统新闻报道,以“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受众。两者的有机结合扩散了网络集群事件的覆盖空间,为网民提供了更加真实即时的现场报道,即时相对有效地引导了民众的集群行为和平复,避免了由于群体事件延缓报道而引发的群体极端行为。

3.网络媒介与传媒互动下集群事件的发展前景

当下,现实和网络中的集群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研究集群事件的发生发展机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议题。而作为传播媒介的传统和网络媒介对于集群事件的发布和传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采取措施更好地引导两方媒介推动和解决集群事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涣,胡泽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关系 浅议[J].新闻研究导刊,2011(12).

[2]叶小林,徐文华.传统媒体风采依旧_试论 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异同[J].新闻三 昧,2000(9).

[3]李晶.论传统媒他与网络媒他的战与合 [J].科技信息,2012(2).

[4]张正玉.论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传播的引 导[J].东南传播,2012(1).

[5]董天策,陈映.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 程互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7).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网络媒介
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内蒙古C市为例
城市老年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新一代(2019年18期)2019-11-18 11:07:35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科技传播(2016年16期)2017-01-03 21:26:00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商(2016年28期)2016-10-27 08:38:30
我国报业经营的网络媒介拓展策略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9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出版广角(2016年9期)2016-08-09 16:46:19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3
自媒体传播特点以及优劣势分析
科技传播(2016年10期)2016-07-15 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