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峻雯 (广西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明的血压升高,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了高血压新定义,认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新的定义结合了有无危险因素、疾病早期的标记物和靶器官损伤,更准确地说明了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病理异常。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笔者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社区护理,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我社区已确诊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62.5±8.5)岁;其中男58例,女42例;病程5~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
1.2 方法:给予所有患者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由专门医护小组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宣教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使患者熟悉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及治疗依从性;②心理干预:详细讲解心理、情绪对高血压的影响,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③生活习惯干预:讲解合理饮食,特别是盐、烟酒对高血压的不良影响,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④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素质;⑤家庭访视:由社区专职医护人员对患者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状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指导。每2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血压控制率等进行评价。
1.3 生活质量评定: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其中包括生理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限制、活力、疼痛、总体健康评价和以往健康相比较9大项目共36个问题。每个项目得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 15.0,计量资料采用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社区护理2年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定结果: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详见表1。
表1 社区护理2年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定结果(±s)
时间 健康感觉 工作能力 睡眠质量 社会参与功能 认知功能 性生活状况干预前 85.6±2.6 10.6±2.2 5.8±0.64 10.5±1.8 63.5±3.65.1±1.1干预后 98.8±3.2 15.3±3.1 6.1±0.84 14.4±2.6 83.7±4.18.6±1.6
2.2 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详见表2。
表2 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s,mm Hg)
表2 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s,mm Hg)
注:1 mm Hg=0.1333 kPa
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干预前151.6±10.3 95.3±6.1干预后132.4±6.2 84.2±5.4
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大一部分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在进行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的同时,通过社区护理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该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1-2]。而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通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危险因素的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健康行为指导,逐渐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从而促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经过近几年对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护理的结果表明[3-4],社区护理对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良好效果,应长期坚持并广泛推广应用。
[1] 高美金.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J].上海护理,2005,5(3):50.
[2] 张淑群,耿 坤,庞武元,等.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1.
[3] 徐学琴,马 健.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97.
[4] 李晓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