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山
心脏挫伤在闭合性胸部损伤中比较多见,发生率约为9%~76%[1]。在我国报道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对此类损伤估计不足致漏诊或误诊。而且心脏挫伤在临床表现上有特殊的发展过程,或因心肌出血和水肿引起的症状及病理学改变要到伤后相当长的时间才出现[1]。因此,认为对闭合性左胸部外伤者均应常规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3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心胸外科的心脏钝挫伤患者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30岁~65岁(43岁±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9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胸痛,多数有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性质与心绞痛、心肌梗死相似,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及呼吸困难。
1.2 诊断标准 参考Michael总结的心脏挫伤的诊断标准: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的病理性改变在胸部钝挫伤前不存在;心脏彩超确认心脏壁动力性运动异常;局部心脏壁运动异常合并有心电图异常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升高;心肌壁运动异常在最初的心脏彩超检查及随后的随访中均可见到;尸检或术中证实心脏挫伤(包括肉眼观察和组织学研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吸氧、卧床休息及监测心电图血压变化的基础上给予一般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10g/d)与丹参注射液(16mL/d)治疗。
1.4 观察指标 根据住院时间判断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心肌酶谱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住院时间13.5d±4.6 d,治疗组住院时间8.4d±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5)。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 例
2.3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改善情况(见表2)
3.1 心电图改变原因分析 心脏挫伤引起心电异常可能与心脏受钝力冲击后受到的损害有关,即心前区受力冲击瞬问,作用力同时对心肌及心脏传导系统造成损害,干扰了正常心电活动而产生一过性或持续性心律失常[2]。也有研究提示,心脏在压缩变形过程中导致心脏内压力瞬间升高,并在心室两侧形成高速一过度扩张变形区域,造成心肌纤维的部分撕裂或心脏的破裂[3],也可通过冠脉系统传导导致心脏损害[4]。心脏挫伤所致心电图异常主要指节律异常、ST-T改变,房室传导或室内传导异常。心电图也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如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心电图异常好转病例其预后好。
3.2 心肌酶谱改变情况分析 在心肌挫伤的早期诊断中,血清心肌酶检查有很高的特异性,也是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本组38例CK-MB值均高于正常值。在血清心肌酶谱中,CK-MB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检测手段,CK-MB升高幅度与心肌挫伤程度呈正相关,肌钙蛋白在心脏钝挫伤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3.3 果糖二磷酸钠用药分析 果糖二磷酸钠是存在于体内的糖代谢中间产物,外源性二磷酸果糖可提高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的浓度,促进钾离子内流,增加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抑制氧自由基和组织胺释放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减轻机体因缺血、缺氧造成的损害,尤其是对缺血性心脏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5]。
果糖二磷酸钠可以增加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更有利于促进缺血心肌细胞修复。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及左室功能受损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用FDP治疗具有有益作用[6]。有作者通过床旁SWAN-GANI心导管检查直接观察FDP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糖二磷酸钠明显增加心排血量、每搏量、心排指数和每搏指数,而对平均右房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率、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影响,具有正性肌力作用,且不增加耗氧量,明显改善缺血心肌的顺应性。果糖二磷酸钠还有利于增加红细胞韧性及其在毛细血管中的变形能力,且能抑制红细胞聚集,促进血红蛋白与组织之间氧的交换,增加氧的利用[7]。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果糖二磷酸钠主要是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减轻心肌损害,减少心肌ATP及磷酸肌酸和钾的丢失,降低心肌CK-MB[6]。
外源性果糖二磷酸钠通过与细胞膜作用恢复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使糖酵解产能恢复,同时直接激活丙酮酸激酶,恢复已被阻断的葡萄糖旁路代谢,产生较葡萄糖酵解约多一倍的ATP,改善心肌缺氧时的能量代谢[8,9]。果糖二磷酸钠还能抑制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减少,起到清除和抗氧化作用,改善动脉硬化[9]。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能缓解心脏钝挫伤症状,并改善心肌缺血,且均无毒副反应发生,是治疗心脏钝挫伤较好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心脏钝挫伤效果更显著。
3.4 复方丹参注射液用药分析 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显著抗血小板聚积作用,因而能改善心肌血供。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丹参具有抗氧化、抗血凝、抗脂蛋白、抗纤维化、抗炎、抗雌激素、抗肿瘤、免疫增强、保护细胞与线粒体膜等多种作用。
以上病例说明,心脏钝挫伤患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无论住院时间、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谱改变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减少了因心脏损伤所致的心律失常等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此外,本研究表明CK-MB升高幅度虽然与心肌挫伤程度呈正相关,但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后并未使其明显下降,而在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后,肌钙蛋白下降明显,表明肌钙蛋白在心脏钝挫伤中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为研究心脏钝挫伤中特异指标提供了依据。
总之,心脏钝挫伤是胸部损伤较常见的疾病,本病虽然预后较一般胸部损伤差,风险较大,治疗周期长,但经积极治疗死亡率可降低。尤其应用果糖二磷酸钠及丹参注射液后无论住院时间、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谱改变均明显好转,在治疗心脏钝挫伤中具有良好的作用。
[1]张素坤,申姝,王丽华.心脏钝挫伤急救治疗体会[J].医师进修杂志,2001,9:85-87.
[2]唐渝平,李昌华,赵懋铭.胸部钝性外伤致心脏挫伤的心电图改变[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00,9(4):309-310.
[3]刘宝松,王正国,翁格文.胸部撞击时胸壁的动力学响应及心脏损伤[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8,20(5):415-417.
[4]Wany ND,Stevens MH,Dety DB,etal.Bluny chest trauma:Anexperimental contusions[J].J Trauma,2003,54(4):744-748.
[5]陈春安,李明健,李红梅,等.果糖二磷酸钠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业,2004,9:63-64.
[6]王受益,戴瑞鸿,徐济民,等.1,6-二磷酸果糖治疗冠心病97例[J].新药与临床,1997,16(2):66-68.
[7]李勇,施海明,戚玮琳,等.1,6-二磷酸果糖对冠心病心功能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1997,17(2):5-7.
[8]卢卫新,戴瑞鸿.1,6-二磷酸果糖对组织缺血与缺氧的保护作用[J].新药与临床,1992;11(1):27-29.
[9]陈鲁原,杨宇,王登科,等.1,6-二磷酸果糖对冠心病患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杂志,1992,8(2):75.